Select Page
內容創作的秘密武器:分享如何用心智圖協助製作 YouTube 影片、配樂的方法與流程|適合經常感到迷惘,或是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

內容創作的秘密武器:分享如何用心智圖協助製作 YouTube 影片、配樂的方法與流程|適合經常感到迷惘,或是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

你是否曾經想過要自己製作一部影片,或者想幫你製作的影片找配樂、製作音樂?卻不知道怎麼開始…。如果你是一個音樂或影像的愛好者,你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是,因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或者是不清楚該如何開始。所以遲遲沒有踏出第一步…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跟你分享一個我自己在製作影片和配樂時使用的工具,那就是心智圖。心智圖是一種視覺化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你整理你的想法,找出你的目標,收集和分析資料,並且創造出有創意和有組織的作品。我會以我最近製作的一部環島影片為例,向你展示我是如何用心智圖來幫助我完成這個項目的。

首先,在我開始製作影片或是任何內容創作之前我會先確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也就是我的題目本質。而這次我的題目本質是記錄在今年因為寵物去世後所開啟的環島過程,以及我對於自己寵物離開時的情感變化。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具重大意義的事情,所以我想要用影片和音樂來紀錄我的心境和故事。

接下來,我會開始收集資料。收集的資料內容會包括了攝影畫面、口述、音樂等等。畫面的部分目前我會使用 GoPro 以及 iPhone 手機協助我製作在旅行時的影像素材。因此素材的部分就包括了旅行的風景( iPhone )、騎摩托車的畫面 ( GoPro )、以及跟我的寵物相關的回憶。口述的部分通常我會在心智圖製作完成後寫個大概的腳本,有時則會跳過撰寫腳本的流程,直接錄製口白。

然後再錄製完口白後我才會開始觀看我整理好的所有畫面,透過口白所提及到的一些事件去安排畫面的使用。這時有時候會因為素材不足,出現一些需要而外的後製處理協助表達。

經過一陣子的影像剪輯經驗後,我發現資料的整理與消化對於影像創作者來說相當重要。把不同的資料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並且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可利用價值對於一個影像創作者來說,可以在後期製作時省去大量的時間。比如說,我會把畫面按照不同的器材、日期、地點等等分成不同的資料夾。這樣當我拉近 Final Cut Pro 時它就會幫我根據不同資料夾的幫我進行關鍵字的標籤分類。然後我會把口述按照不同的主題、情緒、重點等等分成不同的段落(再製作配樂時)。最後,我會把音樂按照不同的風格、節奏、氣氛等等分成不同的播放清單(像這次我就獨立拉出一個配樂參考資料的播放清單)。

最後,再將所有的資料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以目前現有素材來說自己可以接受的作品。比如說,在我看完所有影像素材後,我會先製作心智圖,標記所有發生的事件,以及先後順序。然後再看著心智圖錄製口述,接著才進行口述剪輯,把不需要的或是講錯的部分剪掉。然後在剪輯影片時再把口述音檔與影像素材合在一起,根據畫面的切點和情緒來調整影片素材的長度和順序。接著才會製作配樂,把音樂和影片合在一起,並且根據影片的節奏和氣氛來調整音樂的強度和變化。

以上就是我利用心智圖來協助我製作影片和配樂的過程。心智圖是一個可以讓我更清楚大方向的一個工具。讓我了解到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該怎麼做,以及以目前的現狀我做到什麼程度?它也可以讓我更有系統地收集、整理、分析、制定一個舒暢的流程。所以我才經常分享這套工具給大家!如果你也想要嘗試用心智圖來幫助解決各種生活中的目標以及正在面臨的裝空。我希望以下的資訊可以幫助到你。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也希望你能用心智圖來幫助你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或聯絡我。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創業者的生活:如何在熱愛的生活與工作效率中取得平衡?用心智圖找出問題..確保工作目標與理想生活保持一致|#狐狸先生的腦內雞湯 Podcast 第5季 158

創業者的生活:如何在熱愛的生活與工作效率中取得平衡?用心智圖找出問題..確保工作目標與理想生活保持一致|#狐狸先生的腦內雞湯 Podcast 第5季 158

當你身處創業的旅程中,很有可能跟我一樣常常會遇到需要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多項目標以及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的挑戰。在這集的 Podcast 節目裡,我會以一個創業者十年,並且面臨到市場轉變的角色與你分享 ”我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將這些想法轉化為行動“。

1. 提高工作效率

在創業者的日常生活中,時間就是金錢。當你有多個項目需要處理時,提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

  • 優化工作流程:確保你使用適當的工具和軟件,以簡化任務。專案管理工具可以幫助你跟蹤進度,並確保不會遺漏任何事情。
  • 設定清晰的優先順序:我的話會先做能夠帶來最多改變的事情、其次是可以增加收入的事情。
  • 利用時間段:竟量讓一段時間可以同時做兩件事情,例如:運動、做家事時可以聽 Podcast 。
  • 盡量減少能量消耗:把所有能簡化的事情簡化,可以交給 AI 做的事情盡量都讓他處理,例如文章標題發想、或者是上字幕、語音轉文字檔.. 等。

不同內容的受眾有不同的期望,所以必須針對不同的受眾給予相應的內容:

  • 觀察數據:雖然我嘗試將 Podcast 與 YouTube 影像做結合,這麼做也確實帶動了點閱率,但是同時也降低了續看率;作為一個創作者,需要時刻觀察後台數據做調整、拆解數據背後的意義。這些數據提供了有關觀眾反應的寶貴信息,並指導你調整內容策略。

2. 確定目標

在創業的過程中,不斷回顧你的目標:

  • 確保你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無論你有多忙,不要忘記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找到你最想做的事情,才能堅持下去。
  • 保持平衡:不要過度工作。給自己一些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以保持身心健康。

在創業的路上,真的不是那麼容易。有很多人成功,也有很多人無法撐到最好。但我相信持續的努力和滾動式調整有助於實現你的目標。我不是什麼創業大師,但我相信成功需要堅持、跟不斷的調整。這就是這週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不管是 YouTube 頻道或是 IG 都歡迎大家分我分享你的想法。

人生方向:從 Podcast 到 YouTube,如何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人生方向:從 Podcast 到 YouTube,如何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最近我經常在想 「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對的嗎?」這種疑問一直在我的心頭盤旋。最近我開始嘗試把 Podcast 和機車旅行的影像結合並放到 YouTube 上。主要的用意是希望透過這樣將部份 Podcast 的聽眾導到 YouTube ,另外也可以同步整理一下之前拍的機車旅行影片。雖然這樣做可以滿足了目前 YouTube 頻道多數觀眾喜愛看騎摩托車的影片的需求,但透過後台數據,我也觀察到有些人可能只想看純粹的旅行影片。所以在點進來看到影片內容後,可能會因為影片的風格不適應而跳離。

因此我也在思考,是否要繼續維持這樣的影片風格?之所以會有想要結合兩種內容元素的想法是因為… 我認為:「內容是需要包裝的,合適的包裝可以幫助內容的擴散」或許這樣,YouTube 才會願意把我的影片推廣出去,讓更多擁有相同頻率的人、希望成為更好自己的人聚在一起,互相激盪,創造更多可能。

但在實務上,最近真的花太多時間在做影片了。以至於本業音樂教學的網站經營與更新同步受到影響。還記得在創業初期我每天會更新一篇文章、後來改成一週一篇文章…,現在變成可能一個月甚至更久才會產生一篇文章。

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我發現 “影片” 才是未來的趨勢。現在的人的注意力越來越短,願意看長篇文章的人也相對變少了。再加上 Google 的搜尋引擎也針對影像做的加強曝光。(相同的關鍵字,影片總是會顯示在搜尋頁面的最上方)所以漸漸地,我可能一個月甚至更久才會寫一篇網誌。這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寫網誌了,而是演算法改變了,人們的習慣改變了。做影片能更容易被看見。所以迫於無奈,即便做影片會花掉更多製作的時間,但還是得學會如何製作出好的影片。 (延伸閱圖:關於我在那些年設計網頁的心得

同時,在我所處的數位音樂製作教學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有更多的人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競爭者只會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可能會利用價格優勢來搶市場,進行價格戰。而我則選擇了另一種方式進行曝光以及品牌的個性化。會這樣做是因為…我希望自己未來可以在快樂、舒適的情況下賺取生活所需的費用。所以我依舊會維持合理的價格,專心服務那些願意相信我能提供高品質教學的學生們,同時,也在課餘時間思考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未來可能會新增網頁製作協助以及聲音後製協助等自媒體相關服務)

因為,即使教再多學生,價格也總有上限,但時間卻是有限的。我們每個人每天就只有 24 小時。想賺更多錢,就得教更多學生,這樣就會陷入無休止的循環。無法跳脫現有的生活模式與環境。

我曾經在 YouTube 影片上看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能夠影響越多人,解決越多人的問題;你的收入自然就會跟著增加。」所以,雖然目前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專心幫助少數的學生是一個很愉快的工作狀態;但為了擺脫現狀,就必須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接觸到更多的人、產生更多的價值。於是,我才開始嘗試拍攝影片,希望能夠改善現況、擴產舒適圈。

雖然製作影片的過程很辛苦,但我發現在創作的過程中,總是能從中獲得許多成就感與成長。而這樣的快樂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是一種簡單平淡的心靈滿足。讓我可以更加投入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同時擴展了我的舒適圈( 影片的拍攝、機車旅行、露營 ..這些新的體驗 )。

因此,儘管現在的生活並不是非常富裕,但透過調適和轉變心態,我更能體會了知足常樂的真諦。在這個以物質成功為主的社會價值觀下,人們往往認為高收入、大房子、名車、美女才是成功的象徵。但我逐漸體會到,真正的成功在於你是否懂得跟自己相處,而自信是帶來影響力的必備條件。

總之,這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探索事情,並與大家分享。雖然這些都只是目前的想法,在還沒成功之前我也不知道這樣的做法與調整是不是正確的決定…但我相信,透過持續的努力和創作,總有一天能夠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舒適的平衡、邁向新的的生活型態,同時影響更多人的生活。感謝大家耐心讀完我的分享!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不管是 YouTube 頻道或是 IG 都歡迎大家分我分享你的想法。

對於未來內容創作以及音樂創作環境的一些想法..不管你是個影像創作者or音樂創作者.. 你要學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Podcast 152

對於未來內容創作以及音樂創作環境的一些想法..不管你是個影像創作者or音樂創作者.. 你要學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Podcast 152

大家好,我是Wuli。我們又在 Podcast 上面聊天了。上個禮拜,因為家裡的寵物過世了,為了轉換心情…我決定騎著摩托車去環島!進行了四天三夜的旅程。

回來以後…我感覺到自己進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以後…不需要再遛狗了,也不需要再擔心她今天過得好不好…;往好的方向想,我擁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規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再也沒有任何藉口去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了。

在這集的節目內容中,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們的 Podcast 未來的內容該怎麼要調整?

每週一,我都會希望自己能夠錄點東西出來跟大家分享。但現在面臨一個問題就是 “該選擇做沒有人在做的題材,還是追逐紅利的題材?我想…也許讓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吧?

追隨自己的興趣:

我在環島旅程中思考了很多,例如:我目前同時經營 Podcast、YouTube 和 IG,這也是一個自己從頭重新學習的一個新階段。Podcast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領域,特別是一開始的主題設定是關於音樂創作、設計& 商業觀察..所以有點雜、右非常小眾..。

但我相信 “視覺設計“ 和 ”音樂“ 對於內容創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也是我 YouTube 的觀眾或是網誌的讀者。你應該會發現,我在 YouTube 和 Blog 中的每一個封面和配色都有稍微去設計一下。

跟大家聊聊,這一年來我對於音樂創作以及自媒體經營的想法..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 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摩托旅行的故事。

👇 如果你喜歡這集的影片內容 👇

♫ 音樂製作與混音相關知識分享 ♫

www.LiSWEi.com

璃思維スタジオ制作 ▸ https://www.youtube.com/c/Liswei

璃思維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liswei_music/

璃思維 FB ▸ https://www.facebook.com/LiSWEi

璃思維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swei

璃思維 LiNE ▸ https://lin.ee/vd4i1r4

創業&設計筆記|生活體驗分享✍︎

mrwuli.com

Mr.Wuli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c/MrWuliChannel

Mr.Wuli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rwuli.com_

Mr.Wuli FB ▸ https://www.facebook.com/MrWulicom

LINE@ ▸ https://lin.ee/erocsjD

為什麼你該經營自媒體?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為了這件事…

為什麼你該經營自媒體?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為了這件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創作者不斷的在上傳新的內容;所以你根本就不會缺少獲得資訊的管道!你缺的是要如何更有紀律去整理現有的資訊、執行自己訂下的目標。但多數人其實很難在非常有紀律的情況下生活。因為在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分心的事情太多了;社群軟體的通知、以及手機 App 的小圓點…總是不斷的在提醒你放下手邊的工作,滑一下手機、看一下有沒有新的資訊 ( 就深怕自己會錯過了什麼? )。但這些資訊其實你並不需要…它們都只不是過眼雲煙罷了。在你眼前流動的這些自訓,其實並沒有進入你的腦袋、也沒有對你的人生帶來任何幫助。

在過去書本的年代,每一本書都是獨立的資訊個體。在書上如果看到不懂的名詞或是事件,你可能還要再上網去查找資料,再花額外的時間跟氣力來搞懂它。然而這些不在理解範圍內的資訊,也就是你目前的知識邊際以外的資訊。它超出了現階段的知識範圍,所以你無法立即架接到現有的知識樹上。而在當下這個屏讀的時代,所有的網上資料都可以輕易的找到超連結。你可以在閱讀的同時找到相關資訊;甚至你的問 ChatGPT 讓它告訴你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但如果你真的開始使用 ChatGPT 工作,你會發現它還是滿容易出現錯誤資訊的 )那…為什麼你還是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因為主動性變少了

至從手機社群軟體興起以後,我們就被養成了被動接收資訊的樣子。社群推薦什麼給我們,我們就看什麼;如果你沒有克制或是拒絕,平台就會給你更多這樣沒有營養的東西。甚至有時候我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了?只是漫無目的的一直無斷的滑動手機,期待下一個新的刺激。

在這樣個過程中…當你看到一個不錯的資訊,也許會轉發或是發表評論、積極一點人也許會將該文章或是影片加入待看清單;但多少人會再去打開它、在之後空閒時再去消化一次呢?

所以…到最後只有 5% 在我們知識邊際內的資訊,會在被動的模式下被我們吸收。而那些 95% 知識邊際外得資訊將會永遠的待在待看清單之中。

為什麼我想要做自媒體、為什麼你應該分享

為什麼要分享?因為分享本身就是一個消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需要經過消化才能帶來養分;而你所看到、聽到的資訊也是一樣需要這樣的過程。In & Out 本身就是一個消化的過程。如果你只要輸入沒有輸出,你便無法更完整的理解知識的本質,它也會隨著遺忘曲線慢慢的淡出你的記憶之中。

但如果你不斷的分享,也許你會變得慢慢的越來越會寫文章。對於你寫出來的事物,你可以有更好的理解。你會因為分享影片到 YouTube 上,而變得懂得如何使用影像剪輯軟體。你口條也會因為不斷的製作影片而變得越來越好。

好用的資訊 = 你剛好需要的知訊

看到重要的資訊記得做筆記、點讚收藏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實踐目標

習慣性拖延無法實現目標的原因:Dr. John Demartini

  1. 目標不夠明確
  2. 沒有將目標階段性分化
  3. 目標沒有符合你的最高價值觀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先順序。比如說:親情、事業、愛情、友情、快樂、健康、財富 哪一個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根據你的權重比例、以及排列的不同,你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也會完全不一樣。

而你對於事物的價值觀不同,也會影響到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否感受到快樂?如果今天你給自己訂定的目標,並無法與你的價值觀一致的話;那麼你在執行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受到快樂;自然而然的很快的你就會放棄了。

「你只有在快樂的時候才會主動去做」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對一個課程永遠會比自己購買預錄課程來的有效率」因為一個好的老師會懂得激勵你!讓你在學習的過程種感受到成就感。並且幫你訂定階段性的目標,讓你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以不斷地感受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本身會讓你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便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我來說很多時候 ”工作不一定是為了錢“;而是不斷地跨出舒適圈,然後學會新的技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時,自然會擁有你本事內應當擁有的財富。

過去我曾經陷在不斷工作的循環當中。我賺到了錢… 卻失去了健康;而現在的我因為失去過健康,所以我懂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須先快樂,才能享受健康帶來的美好。當你擁有了快樂與健康,那才是你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即可開啟 Mac Safari 的待看清單摟 )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