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r.Wuli | 3 月 12, 2023 | 網站經營 , 網路行銷 , 閱讀學習 |
今天想來聊聊 “知識變現” 這件事。最近非常多的網紅都在開課程,不管是影片剪輯,還是網路行銷,亦或是心靈成長。總之什麼內容都可以包裝成課程。說真的在這些買課程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可以把課程看完的;又有多少人能從購買課程後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他們為什麼還會願意購買課程(商品)?
不可否認的賣課程確實是一個快速變現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做一次課程,然後享受課程自動販售後所帶來的成果。但每一個賣出的課程都代表著粉絲對 KOL 的信任,他們喜歡你、相信你;所以願意購買你的課程。就像那一句我們經常聽到的「你所騙到的每一個人,都是願意相信你的人」。所以,身為一位老師、或者是說身為一個內容創作著,如果真的在意未來長遠的發展,就應該認真看待自己產出的內容與課程。而不是為了趕進度、或者是草草了事。
個人對於線上課程與知識變現的看法
身為一位音樂製作課程的老師,從很早以前就有學生建議我可以把課程預錄成線上課程放在網路上販售。但我總是覺得時機還沒有到,因為我希望自己再多一些教學經驗,再更了解實體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哪些問題。又或者是等自己的口才在流利一點,再來製作線上課程。希望學生可以在真正購買課程後,獲得比較好的品質內容。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學生實在太多了,所有的時間都被課程佔據,常常下班回家都已經半夜 12:00 了。實在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去製作線上課程。最近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一個全新的狀態。可以花更多時間跟自己相處、創作內容,也因此有了時間可以來好好規劃線上課程這件事情。我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在你人生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你之所以會承擔這些事情,是因為上天希望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曾經在 iG 上看到一句演講影片。在影片中的演講者說:「Good times create weak people;Weak people create bad times;Bad times create Strong people;Strong people create Good Times」
VIDEO
所以我才會希望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能夠帶來更多正能量,幫助那些需要能量的人。成立一對一音樂製作課程的初衷也是如此;因為我知道有一群人,如果在適當的時機遇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他是有機會讓世界看見的。如果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到這群人少在走一些遠路,那麼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關於創作者與被創作的內容
另外,最近我也觀察到了不論是 YouTube 還是其他社群都有一個現象,就是平台會根據你現有的群眾反應去判斷你的內容是好還是壞。 如果該篇內容在現有的群眾反應不佳,那麽平台就不會讓內容推廣出去,所以假設創作者希望內容能夠被推廣出去,那麽就必須討好現有的受眾;然而受眾是嗜血的、是想要被娛樂的。因此、影片中的情緒輸出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如果創作者本身無法堅持住的話,漸漸的內容就慢慢偏向暴力、血腥、色情、謾罵…即便是想要傳遞正能量的影片也會為了博眼球,而塞一些激進的文字在標題之中;又或者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改變一下風格才行?
當然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改變需要從自己開始做起。沒有辦法改變世界,那就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吧。至少我們可以試著時時督促自己,在每一個創作內容的當下,盡量做到最好。如此以來便可以對得起自己,也可以對得起每一位願意追蹤你、觀看你內容的人。
從極簡的角度看來…專心製造對他人有益處的內容,也是一種善待時間與環境的方法。存善念、盡本分;成功與否平常心面對。
VIDEO
Doubt is such a strange thing. “He adds“ there will be times where you succeed and times where you fail, so wasting your time doubting whether you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is pointless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 。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 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by Mr.Wuli | 3 月 16, 2022 | Fina Cut Pro Tips , Mac 小技巧 |
最近我開始認真經營 YouTube 才發現即便我買到了 Mac Pro 的骨灰罈,還是沒有辦法很順的剪接影片!再剪接時還是會因為整合 Emoji 或是其他資料導致圖層太多,運算能力不足,導致在對影格的時候花費太多的時間!
於是我打電話問了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想詢問他否有改善的空間?在經過他的資訊後,我決定將素材移往 C 碟,每剪完一部影片就將資料刪除或是移轉到外接硬碟。看看這樣有沒有辦法加快我作業的速度,進而改善影片更新的時間。
關於我目前 Final Cut 的處理流程也一併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觀看 YouTube 影片
VIDEO
這集的內容是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剪輯影片的前置作業,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使用 Final Cut Pro 在剪輯影片,也許這部影片可以幫助到你!
訂閱 Mr.Wuli Channel ▸
Mr.Wuli IG ▸
FB ▸
收聽 Podcast 請參考下方連結:
Apple Podcast 收聽
Spotify Podcast 收聽
Google Podcast 收聽
by Mr.Wuli | 1 月 30, 2022 | 網站經營 |
哈囉大家好我是 Wuli,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 “關於網頁設計的一些流程” 。那會想要跟大家聊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朋友之間的介紹之下認識了一位業主,他希望我能夠幫他設計他的網站。
那我本身除了從事音樂教學相關工作以外呢,我也會自己去接寫案,例如 “做一些網頁的設計”。只是最近已經間隔了一段時間沒有再接這些案子了。今天我就來稍微整理一下,跟大家聊聊「當你想要製作一個網站的時候,通常應該要做些什麼樣子的事情?」
如果是我的話呢.. “首先我會對我的客戶進行一段深度的訪談“ ,透過這一次深度的訪談呢,引導出業主內心深處的需求。因為有很多時候想製作網站的人呢,可能只是因為別人有個網站,它也覺得自己應該要有一個網站!而想這個做網站對他來說,就是只是一個念頭。但在他的心裡其實沒有什麼想法。
這是因為他沒有經驗、所以也不知道該怎麼去釐清「自己要些什麼?」所以我認為 ”一個好的設計師、或是一個好的網站設計人員,應該要能夠引導出對方說出他內心的需求“。也能夠在設計之前了客戶的需求有更深入了解,以免你做更多的白工(例如網站都做好了,客戶才說這跟他想的不一樣)。
那我的訪問呢,大概會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接對就是 ”網站設計企劃” 的部分
第二個階段則是關於 “設計的修正” 例如:“網站運作的功能”、還有 ”網站的目的性“
網站的目的性是指 “這個網站建置好了以後需要達成的目的
首先要了解的是這個網站製作的目的!這個網站製作目的到底是要 ”提升形象“ 呢?還是要 ”增加銷售“ 呢? 是否要有購物車的功能?這些都是我們網站製作人員在開始動工之前需要了解的。
那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是這個網站的目標族群有哪些?比如說:是年輕人?還是退休人士?又或者是特定專業人士..等等。
第三個階段呢,我們會針對目標族群想出解決方案。什麼意思呢?就是假設你今天的客戶是一個
上班族,他的生活習慣是什麼樣子?身為一個網站設計師,如果我們可以了解目標族群的輪廓、生活型態,去假想針對這樣子的人呢,我們要怎麼樣打動他們?
第四個階段則是針對 “企劃與內容進行討論”
例如當我們要做這個專案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合作?對方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料?供我們在設計網站的時後可以應用。或者是說我們要怎樣配合?時程以及開會的時間..等等。
然後接著的最後一步是確認、以及了解對方對於需求內容的優先順序。什麼事情是他最在意的?
什麼事情是他可以接受的?在我們開會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需要去釐清這個部分。
那如果大家對這樣子的話題有興趣的話,接下來我會再深度的介紹關於開會以後的流程。也就是如果我們真的確定要簽約、然後要製作網站的時候會怎麼樣進行、以及在做一些調查的工作時會需要注意什麼事情?
我是 Wuli 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邊了,這篇文章呢是我一開始在錄製 Podcast 的時候想到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內容。雖然剛開始在摸索期得時候音質沒有掌握得很好,但我覺得如果把這些內容隱藏起來似乎又有點可惜,所以就寫道 Blog 當中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想要瞭解更多關於網路創業、或是如果自己架設網站這樣的內容的話,也可以關注我的網站。感謝你的收看,祝福你有個愉快的一天。
by Mr.Wuli | 5 月 24, 2020 | Facebook , 閱讀學習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facebook 演算法越來越奸詐了!不斷絞盡腦汁的把你綁在手機螢幕上,不知不覺得吃掉你 1/3 的人生。今天這邊文章就是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怎麼把虛耗你生命的 Facebook 變成幫助我們賺錢、經營品牌的工具。
首先我先自首一下… 基本上近些年來每天一起來得第一件事情,就是 “打開 iPhone 開始滑 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有時候甚至會不知不覺得就在床上滑了一個小時了,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西,這樣的習慣真的很 ”母湯“( 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多沒沒有紀律 )。
先前也成經在 Podcast 上面跟大家聊過,自己對於臉書成癮症的一些對策;而經過這些調整後,這幾週開始我發現自己的臉書內容似乎已經百分之 80 % 變成我想關注的新資訊了;而那些吃吃喝喝、腥羶色也有小幅度減少( 不小心還是會被推薦的影片 拐走… )。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改變,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作為一個參考。
取消關注不熟的朋友
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因為工作或是聚會的緣故加了不少臉書的好友,但實際上真的熟識有在交流的也不是那麼多;有時還會不小心看了某位臉友的動態,facebook 就開始不斷的推薦該臉友的最新消息。其實這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真的想關注的朋友、家人、或是新訊也會因為這樣被排除了。所以因為想更專注於工作以及好奇的資訊,我開始退關注身邊多數的好友(反正真的想看看對方最近在做什麼的時候,再去對方的版上看也是可以啊 )。
經常按讚&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臉書專頁
除了取消關注好友動態以外,我也開始養成經常按讚感興趣的動態、以及把特定的 Facebook Pages 設定成搶先看( 雖然追蹤搶先看的專頁數量有限,但也可以事後進行調整 )。而且我發現真的經常這樣 Like 想看的相關資訊後,臉書也開始向我推薦我真正需要的新訊以及貼文。
把我的珍藏設定成書籤
以前桌機會把臉書設定成書籤,一點擊連結就會跳到臉書的首頁動態,不知不覺就很直覺的開始滑起來了,腦神經與手指幾乎都已經被制約了,時間一到就想要去看看有沒有新的些什麼…。但自從今年開始書籤裡的 Facebook 已經改成自己經營的臉書專頁,這樣一來也可以改善一打開臉書就開始無限下滑的壞習慣;而再進階的設定是把桌機的 Facebook 連結設定成 “我的珍藏” ,這樣一來應該就可以慢慢開始改變習觀,讓自己在使用桌機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在通勤或是行走時想看卻沒有心情看的長篇文章。
把 “我的珍藏” 進行分類
以我的分類來說吧,基本上有 “這樣的影片才有人看” 、 “自己試著做一次” 、“學習” 、“下載” 、“想買” 、“數位音樂製作” 、“設計” 、“同業行銷文” 以及 “了不起的人生” …等分類。希望透過這樣的分類,讓自己保持在積極進取的狀態。
另外其實臉書現在也有提供 “珍藏影片” 的分類頁籤,可以幫助你在公車上觀看自己先前想看卻沒時間觀看的影片,我覺得確實是個很方便的功能,它可以讓你在想看影片放鬆、不想看文章的時候打發時間( 但卻不至於太鬆散 )。
YouTube 影片示範
VIDEO
你的節目看板 / Watch
這也是臉書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觀看你追蹤的臉書粉絲頁的影片。在電腦版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紛絲頁觀看其影片內容,但在手機上時臉書會參雜一些熱門影片給你(基本上都是會讓你忍不住觀看的影片 … );如果沒有訂閱 Netflix 的話.. 這也許是個不錯打發時間的功能?
註:但因為 Facebook 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所以如果有訂閱 YouTube Premium 方案的話;能在 YouTube 看的影片,盡量不要在臉書上看摟。
小小的總結
基本上… 稍微研究一下以後,還是覺得 “臉書” 的推薦影片太恐怖了!害我現在越來越不敢在 Facebook 上面點擊影片觀看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一兩年臉書的改變有什麼想法呢?如果你有不錯的方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說摟!
我是 Wuli ,我們下篇文章見!
by Mr.Wuli | 3 月 16, 2020 | iPhone 小技巧 , 網站經營 |
最近開始想嘗試看看 PodCast 分享方式,所以就開始著手摸了一下怎麼樣可以開始 PodCast 的節目。
製作器材的需求&選擇
也因為製作音頻的器材對我來說本來就滿熟悉的,所以在製作器材的部分我個人其實是直接挑過的。但如果你想要了解關於如何使用音訊器材來協助你完成 YouTube 或是 PodCast 的拍攝與製作的話,可以到我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去查詢更多關於錄音器材以及剪輯軟體的相關資料。
當然在此也簡單地為大家整理一下,如果你需要從事 PodCast 或是 YouTube 節目時需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音訊器材:
麥克風 ( 有分錄音室的類比麥克風 & USB 麥克風兩種)
錄音介面 ( 簡稱 Audio Interface 負責轉換訊號以及接口 )
音訊編輯軟體 (簡稱 DAW ,相關的軟體介紹會後面補上)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關於麥克風的選擇
首先關於麥克風的選擇上,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專業錄音室會使用的類比麥克風 、以及方便簡單的 USB 麥克風( 價位相對便宜,不需要連接錄音介面使用起來簡單快速)。
註:類比麥克風常見的入門選項有 Shure 的 SM58 或是 behringer 的 C-1電容式麥克風 ;但上述兩種都需要再另外購買 錄音介面 (Audio Interface)才可以連接電腦,關於錄音介面的資訊會在後面的文章提到。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簡單快速的做出選擇,在此先直接給出結論:
選項一
如果你想要製作音樂節目或是兩人以上的廣播節目,請選擇 Audio Interface 以及 類比訊號的麥克風。
選項二
如果你只是想要簡單的錄製 PodCast ,並且以單一主播的方式呈現,可以直接購買 USB 麥克風( 可省下購買錄音介面的錢 )
想了解更多關於上述器材的差異歡迎前往我的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搜尋 “麥克風” 。或是到我另一個 YouTube 頻道 “宅男開箱吧” 的播放清單觀看相關錄音器材介紹。
關於錄音介面的選擇
簡單來說 錄音介面就是一個負責轉換 類比 & 數位 聲音訊號的機器,同時它也具有轉接不同設備接頭與接口的功用。如果你使用的是像專業錄音室所使用的 “電容式” or “動圈式” 的麥克風的話,那麼你就會需要購買這項器材。
一台好的錄音介面,可以讓你獲得更好的聲音素材;但如果你有好的音頻校正技術,也可以在後期靠音頻編輯軟體做稍微的修飾。但如果不具有音頻修正相關技術的話,建議還是購買較好的 麥克風 & 錄音介面,可以節省掉你很多修正音頻的時間;當然在這邊我也幫你整理好我推薦的錄音介面,讓你可以減少踩地雷的經驗!有興趣的話請看這篇文章:『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取得免費的錄音編輯軟體
簡單且免費的音訊編輯軟體有很多,Windows 用戶我推薦使用 Studio One 這套軟體,它有很多種不同的版本可供選擇。但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只要製作 PodCast 的話 ,它的 Studio One 4 Prime 版本可以讓所有人免費註冊下載、安裝 ,而且沒有使用期限。關於不同版本的相關差異,也可以參考我另外一個網站的整理資料。
VIDEO
註:如果你有購買 PreSonus 公司所製作的錄音器材 的話,即可免費獲得進階版本的 Studio One Artist 音頻編輯軟體。
VIDEO
但如果你是蘋果電腦的用戶的話,在每一台 Mac 電腦內都會附贈一套 Garage Band ,這套軟體應該可以滿足你基本的音頻剪接需求。簡單的教學入門與介紹也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網站準備的資料。
Studio One 軟體操作入門教學影片清單
VIDEO
GarageBand 音頻剪輯快速入門教學影片
VIDEO
VIDEO
更多其他軟體的選擇以及差異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宅錄手冊:當前所流行的 DAW 軟體 2018
監聽耳機以及監聽喇叭
一般來說只要是從事音訊相關工作或是音樂製作的人,都會需要一套還算標準的監聽系統。這就好像做視覺設計的人需要一台沒有色差的螢幕一樣重要!
但為了要做 PodCast 就買監聽喇叭可能有點讓人卻步,畢竟價格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在這裡簡單的做個總結..
狀況一:
只想要先簡單的嘗試拍拍 YouTube 或是 PodCast ,可以買一台好的監聽用耳機。( 推薦機種: PreSonus HD9 或是 鐵三角 m50x )
狀況二:
有音樂製作需求,想要更精準的處理好你的影像聲音..
麥克風 + 錄音介面 +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個人音訊工作站。
如果你擔心不知道購買後要怎麼使用,可以參考我們的一對一課程 ;或是私訊找我幫你代購,這樣我會在交貨時提供你技術上的協助。
關於 PodCast 的申請方法
要聲請 PodCast 之前首先你需要先具備一個放置音訊檔案的地方( 也就是你節目內容的空間,簡稱 Host )。目前我所知道的 Host 有兩個選擇 SonudCloud 以及 WordPress。
Host 的選擇
SoundCloud 是一個國外的音訊社群平台,有點像是 “聲音版的 YouTube”,有許多音樂人會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音樂作品,當然也有很多 PodCast 的播客會將自己的音訊內容放在上面與大家分享。
WordPress 則是一個網站的後端工具,可以協助網站主更有效率的管理以及設計自己的網站。如果你沒有網頁相關技術的話,WordPress 對你來說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如果你想了解關於這方面的資訊的話,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許未來有時間的話,再幫大家整理一下關於 WordPress 的相關資訊。
關於這兩個 Host 該怎麼選擇? ( 也就是你的 PodCast 內容要放在哪裡 ) 我的建議是不管你是不是有使用 WordPress 的平台,SoundCloud 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原因是即使你要將音訊放在 WordPress 上的話,還需要再額外下載插件軟體 ( Blubrry ),同時也需要支付月租費用。然而花相同的錢..投資在 SoundCloud 上你也許因此會獲得更多的聽眾。(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果你有更好的提案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
註:目前的 SoundCloud 還沒有支援中文介面,英文不好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所整理的 “SoundCloud 快速入門手冊”
如何將 PodCast 的內容連結到 iTunes Store ( optional )
如果你希望你的聽眾可以直接在 iPhone 或是 iPad 上訂閱、收聽你的頻道的話,必須先向 Apple 提出審核聲請。
申請窗口:https://podcastsconnect.apple.com/
進入上方頁面時請登入你想要使用的 APPLE iD ( 如果沒有 Apple iD 就無法申請審核 )
登入帳號後請點選左上方的 + 鍵來新增你的 RSS feed 連結( 此連結你可以再 SonudCloud 上找到 ,如果沒有此連結就無法進行審核以及通知訂戶你有新增的 PodCast 內容 )接著按下 “Validate” 進行審核。
註:RSS feed 可以在你的 Podcast 帳戶中的 Settings > content 中找到。
按下審核後需要等待約幾天到幾個禮拜的時間,有的人會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而我的經驗則是沒有收到審核通過的信件,最後還是等了很久後,耐不住性子登入後才發現原來已經通過審核了。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我個人申請 PodCast 的經驗以及一些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身邊需要此資訊的朋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音樂製作或是網頁設計等相關的話題,歡迎來收聽我的 PodCast ~
另外我也寫了以下這些關於 Podcast 相關的文章,也許你會喜歡?
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如何在在 Spotify 以及各大平台上架你的 Podcast 節目
如何在 SoundCloud 更改你的 Podcast 節目簡介內容
PS. 如果你在申請時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是問題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我有看到的話.. 有時間再幫大家整理解決方案。
我是 Wuli ,那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聊摟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