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r.Wuli | 5 月 24, 2020 | 閱讀學習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facebook 演算法越來越奸詐了!不斷絞盡腦汁的把你綁在手機螢幕上,不知不覺得吃掉你 1/3 的人生。今天這邊文章就是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怎麼把虛耗你生命的 Facebook 變成幫助我們賺錢、經營品牌的工具。
首先我先自首一下… 基本上近些年來每天一起來得第一件事情,就是 “打開 iPhone 開始滑 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有時候甚至會不知不覺得就在床上滑了一個小時了,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西,這樣的習慣真的很 ”母湯“( 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多沒沒有紀律 )。
先前也成經在 Podcast 上面跟大家聊過,自己對於臉書成癮症的一些對策;而經過這些調整後,這幾週開始我發現自己的臉書內容似乎已經百分之 80 % 變成我想關注的新資訊了;而那些吃吃喝喝、腥羶色也有小幅度減少( 不小心還是會被推薦的影片 拐走… )。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改變,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作為一個參考。
取消關注不熟的朋友 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因為工作或是聚會的緣故加了不少臉書的好友,但實際上真的熟識有在交流的也不是那麼多;有時還會不小心看了某位臉友的動態,facebook 就開始不斷的推薦該臉友的最新消息。其實這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真的想關注的朋友、家人、或是新訊也會因為這樣被排除了。所以因為想更專注於工作以及好奇的資訊,我開始退關注身邊多數的好友(反正真的想看看對方最近在做什麼的時候,再去對方的版上看也是可以啊 )。
經常按讚&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臉書專頁 除了取消關注好友動態以外,我也開始養成經常按讚感興趣的動態、以及把特定的 Facebook Pages 設定成搶先看( 雖然追蹤搶先看的專頁數量有限,但也可以事後進行調整 )。而且我發現真的經常這樣 Like 想看的相關資訊後,臉書也開始向我推薦我真正需要的新訊以及貼文。
把我的珍藏設定成書籤 以前桌機會把臉書設定成書籤,一點擊連結就會跳到臉書的首頁動態,不知不覺就很直覺的開始滑起來了,腦神經與手指幾乎都已經被制約了,時間一到就想要去看看有沒有新的些什麼…。但自從今年開始書籤裡的 Facebook 已經改成自己經營的臉書專頁,這樣一來也可以改善一打開臉書就開始無限下滑的壞習慣;而再進階的設定是把桌機的 Facebook 連結設定成 “我的珍藏” ,這樣一來應該就可以慢慢開始改變習觀,讓自己在使用桌機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在通勤或是行走時想看卻沒有心情看的長篇文章。
把 “我的珍藏” 進行分類 以我的分類來說吧,基本上有 “這樣的影片才有人看” 、 “自己試著做一次” 、“學習” 、“下載” 、“想買” 、“數位音樂製作” 、“設計” 、“同業行銷文” 以及 “了不起的人生” …等分類。希望透過這樣的分類,讓自己保持在積極進取的狀態。
另外其實臉書現在也有提供 “珍藏影片” 的分類頁籤,可以幫助你在公車上觀看自己先前想看卻沒時間觀看的影片,我覺得確實是個很方便的功能,它可以讓你在想看影片放鬆、不想看文章的時候打發時間( 但卻不至於太鬆散 )。
YouTube 影片示範
VIDEO
你的節目看板 / Watch 這也是臉書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觀看你追蹤的臉書粉絲頁的影片。在電腦版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紛絲頁觀看其影片內容,但在手機上時臉書會參雜一些熱門影片給你(基本上都是會讓你忍不住觀看的影片 … );如果沒有訂閱 Netflix 的話.. 這也許是個不錯打發時間的功能?
註:但因為 Facebook 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所以如果有訂閱 YouTube Premium 方案的話;能在 YouTube 看的影片,盡量不要在臉書上看摟。
小小的總結 基本上… 稍微研究一下以後,還是覺得 “臉書” 的推薦影片太恐怖了!害我現在越來越不敢在 Facebook 上面點擊影片觀看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一兩年臉書的改變有什麼想法呢?如果你有不錯的方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說摟!
我是 Wuli ,我們下篇文章見!
by Mr.Wuli | 6 月 25, 2018 | 網站經營 |
在開始有了 “要認真創業” 的想法之前,我就曾經寫過一份關於網路創業的計畫書。該計畫的內容包含:”誰需要知道我是誰?” “他們要怎麼得知我是誰?” “他們為什麼需要知道我是誰?” 以及該如何建立個人或是工作室的品牌形象…等等。
但在最近看完了 “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 之後,又再一次燃起那股 “對於行銷的熱情”。就如同書中所說的:「行銷很難,而且越來越難。但我們沒有時間去緬懷過去,或自怨自哀,顧影自憐一點用都沒有」只要我們不向這些挑戰低頭,持續地保持警覺並且利用這些改變創造優勢,就能瞬間把其他行銷團隊甩得遠遠的。
沒錯,別人會追趕上你;但你得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因為你就是一個品牌,你所做的一切就代表了你自己!
所以今天抽空再次開啟 2015 年的那份計畫書,回頭檢視過去所寫下的每一字一句,思考著該如何朝下一個目標繼續前進。
關於:關鍵字 & hashtag
正因為要寫這篇文章的關係,我快速的查了一下資料:原來 Hashtag 在一開始是由一名 Twitter 用戶所提案的一項新規則 ,後來就連 Facebook 、Instagram 也都開始沿用這項功能。透過 Hashtag 我們可以標記貼文中的關鍵字,讓更多擁有相同興趣的用戶能夠探索到我們的貼文內容。有點像是 Mac 電腦裡面的 #跨資料夾標籤,可以跨越 資料夾的限制,找尋擁有相同關鍵字的資料。
而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甚至是 Twitter 中 #hashtag 都擁有跨用戶搜尋相同話題的功能。你可以透過點擊 #Hashtag 來找尋最新的相同話題,只要該貼文是以公開的形式張貼,全世界的用戶都能夠看到該則貼文。
舉例來說,如果我看到 2018 世界盃足球賽 的貼文,而貼文中也有標記 #2018世界盃足球賽 的hashtag ,只要我點擊該 Tag 的連結,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 世界盃足球賽 的相關動態消息。
多多善用 Hashtag 不但可以激發寫作靈感,還可以發現更多相似的話題與貼文動態。
但在台灣真的會利用 Hashtag 的人好像並不多,多數的人只是會在臉書的貼文上加標籤,但是真的會用 #標籤 去找資料的人好像很少,或者是說因為標籤的濫用,導致於標籤的可信度與相關性反而變得不太高。反而有點像是個人的 分類標籤 或是 加重字體、語氣。
如何更有效的使用 Hashtag ?
為了更有效的使用 Hashtag ,我上網 Google 了一下關於 Hashtag 的資料,順便了解一下,其他人 或者是 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使用 hashtag 的?
在一份 日本 的 Hashtag 文章中有寫到 Hashtag 的活用法:
同じことに興味を持った人たちと、共通の話題で盛り上がれる
( 與擁有相同興趣的人,討論共通的話題 )
他のユーザーがハッシュタグで検索することで、自分の投稿を見てもらえる
( 讓查詢 Hashtag 的用戶有機會看見自己的貼文 )
人気のハッシュタグから旬の話題がわかる
( 從人氣 Hashtag 排名中,了解最近熱門的話題 )
根據不同平台的規則不同, Hashtag 的使用上也有些許的差異;例如:雖然像 Facebook 的 # 可以使用全形字體,但是一但貼文轉到 Instagram 或是 Twitter 可能就會失效了!( 另外如果關鍵字中間插有標點符號,Hashtag 也會失效 )
以及 Hashtag 的正確使用方法:
投稿の内容に沿ったワードを選ぶこと
( 根據投稿的話題,選出相關的關鍵字來當作 Hashtag )
ひとつの投稿にハッシュタグは多くても2~3個程度とすること
( 在一篇投稿中最多使用 2~3 個 Hashtag )
長すぎるハッシュタグは使わない
( 盡量不要使用太長的關鍵字 )
以上轉載至:BIGLBE
當然所謂的正確用法,也只是該作者的個人認知,熱心的提供給各位參考。而我個人則認為關於上述的使用方法,應該可以根據國情的不同,以及實際的情況與策略來做些調整。比如說:當你想挑戰的關鍵字很競爭時,可以試著用長一點的關鍵字,來統整自己相同性質的文章。關於這點也與 Google 的關鍵字策略有些雷同。( 你得先從容易進攻的地方下手 )
寫到這裡我也開始再一次的思考未來要怎麼 “更有效的使用關鍵字與 Hashtag” ? 於是我把 2014 年寫的 “SEO 行銷策略計畫” 再次來出來檢視,看看在過去所有的關鍵字中,有沒有什麼關鍵字已經脫離我目前的方針或是路線的、是否該繼續使用該關鍵字? 又或者在當初的這些關鍵字裡面,有哪些優先順序需要做調整的?( 當然在想怎麼操作關鍵字之前,要再次確認自己要吸引的目標族群、客戶是什麼樣的人 )
要怎麼擬定你的關鍵字策略?
如果你也在思考要怎麼擬定你的關鍵字策略,我在此也分享一些我目前的想法。雖然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我相信自己的分析;而且成長就是在不斷錯誤中做修正!總是得試了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在開始寫部落格或是建構網站之前,可以利用 心智圖軟體 稍微整理以下未來想走的方向,再把你的關鍵字置入到貼文以及網誌內容中。
mrwuli.com 的關鍵字策略
依順序從 2個字 的關鍵字開始想,再來就是 3個字、 4個字 ,以此類推
在想出來的關鍵字中找出對你的收益最有利的關鍵字、並排列順序
找一個數位筆記本把它記下來! ( Ex: Evernote 、 SimpleNote 、 Ulysses )
調查所有的關鍵字中哪幾個最熱門?
在你未來的貼文、文章中置入這些關鍵字。
好了~ 下一步就是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內容拉!不然只有想,而沒有去做;一切都只是空談對吧?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到一個段落了,如果你也對網路行銷、內容行銷、SEO 關鍵字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發表你的想法~
Save Save
Save Save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