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
歡迎你來到 Mr.Wuli 的網站!在這裡會不時分享我看到、學到、感受的一切。如果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你,我也會因此感到開心。
從紙本筆記到 Evernote 手機電腦同步… 十年下來的筆記使用心得
打從開始買文庫本來記錄筆記到現在應該也過了十幾年了吧?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想要記錄一些想法或是寫寫隨手日記什麼的...唯一的方式就是買一本隨身筆記本。而且筆記本的尺寸還必須非常講究。A4的筆記本雖然空間比較大、但其實並不方便攜帶;相對的實用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關於筆記本的尺寸 個人認為最剛好的筆記本尺寸,應該是 A6...
Mac新手必讀! 10個提高整理資料與工作速度的快捷鍵指令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自己每天在整理資料更新內容會經常使用到的 Mac 快捷鍵。希望這些快捷鍵可以幫助你更快的熟悉 蘋果作業系統,以及提升整理資料的速度。未來也會提供更多關於我每天在使用 Mac 電腦的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1.返回桌面 我想很多人會習慣把所有的資料都暫時放在桌面,想要要用的時候再去桌面找。雖然這樣可能會造成後續整理以及查找的麻煩。但是有時候在作業過程中難免會有些過度的暫存檔案。這時候如果你需要快速回到桌面的話。 可以按下 fn +...
購買 KOL 課程真的能改變你的人生嗎?探討內容創作者與課程創作者應該有的心態
今天想來聊聊 “知識變現” 這件事。最近非常多的網紅都在開課程,不管是影片剪輯,還是網路行銷,亦或是心靈成長。總之什麼內容都可以包裝成課程。說真的在這些買課程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可以把課程看完的;又有多少人能從購買課程後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他們為什麼還會願意購買課程(商品)? 不可否認的賣課程確實是一個快速變現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做一次課程,然後享受課程自動販售後所帶來的成果。但每一個賣出的課程都代表著粉絲對 KOL...
使用 Final Cut 製作影片的心路歷程:從影片製作到自我成長
自從我開始認真經營 YouTube 、剪接影片後,才發現製作影片有多辛苦、以及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去製作。還記得第一次使用 Final Cut Pro 剪接影片是幫某任女朋友的姊姊剪接婚禮影片。當時我根本沒有剪接過任何影片;只因為對方說需要幫忙,所以我就買了 Final Cut Pro 來研究。當時的 Final Cut 也不算便宜,大約 8千多新台幣。買完以後還被當時的女友罵說:「你幹嘛花罵麼多前去買啊?」可是我當時的心態是 “只要學會了,以後都會用得到”。 可能是因為我有學過...
因為滑手機感到罪惡感嗎?與你分享讓社交媒體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重拾創造力!
Hello 你好,我是 Wuli 一個創業十年的多元工作者。在這十年之中我主要的收入來源為數位音樂教學的製作、次要的工作則是設計網站、以及 Blog 的經營。非常高興你來到這個網站,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話題是:【 減少你的追蹤內容,你才可以看到你真正需要的資訊 】 關於追蹤過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近因爲疫情的關係,很多實體創業者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而我也在 2021 年的...
文化末日:在 AI 成為作曲家、電腦繪圖師之後:人類又何必花時間去學習這門技術?
AI 繪圖算是原創嗎?下指令給電腦,讓電腦畫作;以及公司下任務給繪師,請繪師畫作...這樣的作品算是公司的創作還是繪師的畫作? 最近 AI 電腦繪圖事件炎上,多數的人都覺得 AI 繪圖並不等於 “電腦繪圖”。而我透過這個事件,也突然產生了一些疑問與想法想與。 如果現有的 AI 繪圖已經畫得比你好的話.. 你還有需要學習如何用電腦繪圖嗎?如果 AI 作曲已經做得比你好的話.. 你還需要去學如何用電腦作曲嗎?又或是如果我請 AI 幫我寫文章,那是不是這篇文章也算是我的著作了呢?...
簡約生活的美學:學習在不同的階段找到真正需要的東西
今天早上起床我開始思考怎麼樣才可以活得更有元氣?而不是日復一日的被動接受手機的資訊,活在被數位資訊填鴨的生活之中。也許我該減少社群的追蹤、少訂閱一些 YouTube 頻道?嘗試著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在我們人生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興趣、導致我們開始關注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社群平台、不同的精神領袖、不同的 YouTube 頻道。但是,興趣會隨著時間改變,就像我們的身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需求一樣。...
2023 年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在流量和成長之間,我只看見…
最近我經常在思考 Mr.Wuli 這個 YouTube 頻道到底要怎麼繼續下去?其實把學會的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不但可以幫助到別人、同時自己也可以成長。並且在這過程當中我可以得到了很單純的喜悅與成就感。而這種喜悅是不需要花費任何一分金錢的。雖然這類的影片可能流量很低,觀看與分享的次數也很少...。...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其實不需要花你太多金錢。
我今天在整理電子書資料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想法。「我們會喜歡收集書籍、公仔或者是任何我們喜歡的東西。那為什麼我們不會想要收集知識放在自己的腦袋裡面呢?」 是因為知識是看不見的東西嗎?因為它沒有辦法陳列出來放在客廳裡面展示;也沒有辦法拿到朋友圈裡炫耀...? 《他的好處與優點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