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購買 KOL 課程真的能改變你的人生嗎?探討內容創作者與課程創作者應該有的心態

購買 KOL 課程真的能改變你的人生嗎?探討內容創作者與課程創作者應該有的心態

今天想來聊聊 “知識變現” 這件事。最近非常多的網紅都在開課程,不管是影片剪輯,還是網路行銷,亦或是心靈成長。總之什麼內容都可以包裝成課程。說真的在這些買課程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可以把課程看完的;又有多少人能從購買課程後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他們為什麼還會願意購買課程(商品)?

不可否認的賣課程確實是一個快速變現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做一次課程,然後享受課程自動販售後所帶來的成果。但每一個賣出的課程都代表著粉絲對 KOL 的信任,他們喜歡你、相信你;所以願意購買你的課程。就像那一句我們經常聽到的「你所騙到的每一個人,都是願意相信你的人」。所以,身為一位老師、或者是說身為一個內容創作著,如果真的在意未來長遠的發展,就應該認真看待自己產出的內容與課程。而不是為了趕進度、或者是草草了事。

個人對於線上課程與知識變現的看法

身為一位音樂製作課程的老師,從很早以前就有學生建議我可以把課程預錄成線上課程放在網路上販售。但我總是覺得時機還沒有到,因為我希望自己再多一些教學經驗,再更了解實體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哪些問題。又或者是等自己的口才在流利一點,再來製作線上課程。希望學生可以在真正購買課程後,獲得比較好的品質內容。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學生實在太多了,所有的時間都被課程佔據,常常下班回家都已經半夜 12:00 了。實在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去製作線上課程。最近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一個全新的狀態。可以花更多時間跟自己相處、創作內容,也因此有了時間可以來好好規劃線上課程這件事情。我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在你人生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你之所以會承擔這些事情,是因為上天希望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曾經在 iG 上看到一句演講影片。在影片中的演講者說:「Good times create weak people;Weak people create bad times;Bad times create Strong people;Strong people create Good Times」

所以我才會希望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能夠帶來更多正能量,幫助那些需要能量的人。成立一對一音樂製作課程的初衷也是如此;因為我知道有一群人,如果在適當的時機遇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他是有機會讓世界看見的。如果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到這群人少在走一些遠路,那麼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關於創作者與被創作的內容

另外,最近我也觀察到了不論是 YouTube 還是其他社群都有一個現象,就是平台會根據你現有的群眾反應去判斷你的內容是好還是壞。 如果該篇內容在現有的群眾反應不佳,那麽平台就不會讓內容推廣出去,所以假設創作者希望內容能夠被推廣出去,那麽就必須討好現有的受眾;然而受眾是嗜血的、是想要被娛樂的。因此、影片中的情緒輸出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如果創作者本身無法堅持住的話,漸漸的內容就慢慢偏向暴力、血腥、色情、謾罵…即便是想要傳遞正能量的影片也會為了博眼球,而塞一些激進的文字在標題之中;又或者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改變一下風格才行?

當然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改變需要從自己開始做起。沒有辦法改變世界,那就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吧。至少我們可以試著時時督促自己,在每一個創作內容的當下,盡量做到最好。如此以來便可以對得起自己,也可以對得起每一位願意追蹤你、觀看你內容的人。

從極簡的角度看來…專心製造對他人有益處的內容,也是一種善待時間與環境的方法。存善念、盡本分;成功與否平常心面對。

Doubt is such a strange thing. “He adds“ there will be times where you succeed and times where you fail, so wasting your time doubting whether you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is pointless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使用 Final Cut 製作影片的心路歷程:從影片製作到自我成長

使用 Final Cut 製作影片的心路歷程:從影片製作到自我成長

自從我開始認真經營 YouTube 、剪接影片後,才發現製作影片有多辛苦、以及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去製作。還記得第一次使用 Final Cut Pro 剪接影片是幫某任女朋友的姊姊剪接婚禮影片。當時我根本沒有剪接過任何影片;只因為對方說需要幫忙,所以我就買了 Final Cut Pro 來研究。當時的 Final Cut 也不算便宜,大約 8千多新台幣。買完以後還被當時的女友罵說:「你幹嘛花罵麼多前去買啊?」可是我當時的心態是 “只要學會了,以後都會用得到”。

可能是因為我有學過 “數位音樂製作” & “電腦繪圖” 的關係,所以在學習影片剪輯時,很快就可以理解 ”時間線“ 與 ”圖層“ 的關係。即便對於一些進階的功能不是很能了解,還是可以拼拼湊湊的剪接出一步婚影影片、並且幫他配上配樂。

註:在這邊特別提醒大家,在婚禮上使用的音樂如果沒有購買版權,公開播放也是會觸法、甚至被罰款的唷~

在那次婚禮影片製作的經驗之後,其實我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剪輯影片了。一直到了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才想到要好好經營 YouTube 的頻道。開始研究「怎麼製作出更專業的影片?」、希望可以製作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所以在教電腦編曲、混音以外的時間,我花了很大量的時間在看 YouTube 影片 ,研究「如果不上鏡頭的話要怎麼拍攝影片?」然後再想辦法實踐在自己的影片作品上。

雖然製作影片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而且有時候可能花了很多小時製作的影片,上傳後反應也不是很好。但每次的製作都是一次成長,在每一次的影片製作過程中,我也會想要放一些新的元素進去,或是針對最近發現的缺點進行一些改進。

有一次有位觀眾在留言區問了我一個問題「請問你怎麼對YouTube 和 Podcast 那麼有熱誠的看你都更新很勤奮呢!」當下的我很直覺的就寫下了以下的回答:「人生很短,如果每星期只更新一次… 一年我也只能更新48次。所已我每次都盡量做到當下最好的狀態,即便沒有太多觀看,也對得起自己的人生了」會寫下這樣的回答是因為,我在之前就有想過這樣的問題「一檔節目要做 100 集,你需要花多少時間?」、「我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假設男性的平均壽命約 77 歲,而我可以繼續工作的年紀可以到 70 歲。即便我現在才 40 歲的話,也只剩下 10,950 天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對於他的人生目標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可以透過這個工作幫助別人、然後靠著這份工作的薪水照顧你關心在意的人。」當下看完這句話的時候,心中非常有感觸。於是在當下我便拿了一張小卡片寫下這句話以及當時的目標,把卡片放在皮夾裡。直到後來 iPhone 出來以後我還把這些目標設定成了手機桌布。

就在今天我在滑手機時看到一個影片,影片中 Kobe Bryant 說到:「Doubt is such a strange thing. “He adds“ there will be times where you succeed and times where you fail, so wasting your time doubting whether you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is pointless」突然間我意識到… 有時候成功與否並不是絕對的,如果你正在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你是否能獲得成長、以及心靈上的滿足? 才是最重要的。畢竟 “人生只有一次”。

所以「如果你寫要學會怎麼寫歌、那就開始你的第一步吧!」、「如果你想要學習製作影片、拍攝出自己的生活與想法,那就立即開始吧!」


以下我整理了 “如何快速的學會 Final Cut Pro 剪接影片的幾個步驟” 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1. 先了解 Final Cut 介面佈局、瞭解主要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學會導入各種媒體素材,包括視頻、音頻、圖像等。
  3. 學習基本的剪輯技術,包括切割、剪切、修剪、分割等。
  4. 調整音頻,以確保視頻的音頻質量達到最佳效果。
  5. 學習如何輸出和導出影片,以便分享和發佈。
  6. 添加轉場和特效,以便將來需要增強影片的視覺效果。
  7. 學習顏色校正和調整,以改善視頻的色彩和光照效果。
  8. 學習更高級的編輯技術,例如多攝像頭編輯、音頻混音、合成和動畫等。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因為滑手機感到罪惡感嗎?與你分享讓社交媒體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重拾創造力!

因為滑手機感到罪惡感嗎?與你分享讓社交媒體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重拾創造力!

Hello 你好,我是 Wuli 一個創業十年的多元工作者。在這十年之中我主要的收入來源為數位音樂教學的製作、次要的工作則是設計網站、以及 Blog 的經營。非常高興你來到這個網站,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話題是:【 減少你的追蹤內容,你才可以看到你真正需要的資訊 】

關於追蹤過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近因爲疫情的關係,很多實體創業者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而我也在 2021 年的 7月收起了位於士林的個人工作室。現在的我將所有的教學事業移轉到線上。也因為這樣多了很多在家裡工作的時間,在沒有上課的時候我就得安排自己該做的工作。

對於一個自由工作者來說自制能力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如果沒有辦法要求自己有紀律、有效率的工作的話… 基本上一天很快的就過去了。但我也是凡人,有時候真的會不知不覺就滑著手機一小時就過去了… 。

但我知道 ”如果照著這樣的發展下去,對於一個自由工作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此有天在遛狗散步時我就突然有一個想法:「 既然控制不了滑手機的慾望,那是不是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划手機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效率呢?」

減少追蹤內容的好處以及應對方案

假如滑手機已經成為了一種難以戒除的習慣,那麼是否有辦法可以把這種負面的行為轉化為正向的影響呢?比方說,將滑手機的過程轉變成一個放鬆的時刻,同時也注入一些有益的養分進去。這就像是食物如果只是健康,並不會讓人特別想去吃它;但是如果加上一些美味的元素,不僅能夠讓我們享受到美食,同時還可以獲得健康。

然而,就像之前我們在 Podcast 中所提到的一樣,“你的胃就那麼大”,即使你有足夠的資源,也需要懂得如何選擇合適的食物,才能夠獲得最大的營養價值、同時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對於社交媒體追蹤的數量,也是如此。就像在夜市裡看到的各式各樣的美食一樣,你可能會每一樣都想嘗試看看;但這麼做 “只會讓你因為吃太多食物而感到胃不舒服”。同樣的:“過多的社交帳號追蹤也會讓你的時間被大量消耗、甚至影響你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所以,如果你想要讓划手機這個行為帶來正向的影響,那麼就會需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追蹤數量,並選擇對你有益的事物。例如:像我就可能會追蹤一些能夠提供自己靈感的 KOL 、音樂家、設計師或是愛好機車旅行者的社交帳號,這樣不但可以幫助我了解如何經營自己的自媒體、也可發現一些新的旅遊景點。在提高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可以看看別人是如何經營以及生產內容的。當然你也可以關注一些能夠提供你放鬆和娛樂的內容。例如:音樂創作者的帳號、或者是 1 到 2 個喜歡的電影、書籍想關的社群內容。

總而言之,我認為 “要想讓划手機這個行為帶來正向的影響” 的話,就必須學會 “有效的管理追蹤內容”!這樣才可以幫助我們把有限的時間,關注在對我們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就如同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雖然你有很多的選擇,但是在這些選項中也許只有少數是你真正需要的。亦或者在這些想要的美食中也有權重之分,到底哪一個才是你最想要品嚐的呢?

當我們能謹慎的挑選有價值、有助於我們成長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從 “划手機” 這個負面行為中獲得正向的影響。例如,如果想要學習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事業,那麼就可以關注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或專業人士的社交帳號。這些帳號上的內容可能都會是有關於成功、創新、生產力等相關的資訊。這些資訊也會對我們有所啟發、幫助你產生一些新的想法與創意,也能激勵你堅持下去並且適時的修正當前的應對方法。

但如果追蹤比例中太多生硬且與工作相關的專業內容、又可能會導致我們產生心理上的抗拒;因此,適量的關注一些能夠帶來快樂、放鬆、娛樂和正能量的內容也許也是不錯的配套方案。例如…像我就還是會關注一些分享美食、露營、機車旅行等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會帶給我一些期待感,提供我在達到工作目標後的激勵。

如果你也認同我上述的想法,就讓我們一起把 “划手機”這件事情從負面行為轉變為正向能量吧!首先、我們需要清理掉那些不必要的內容,然後選擇那些能夠為我們帶來價值和快樂的內容。但突然要做出這樣的改變可能會有些吃力,畢盡以前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數量的追蹤帳號了,要一個一個去取消追蹤也相當耗費時間與精力…。

這時我的應對方法是 “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慢慢整理現有的追蹤內容”;也就是從現在開始 “只要當自己滑到違背上述準則的內容時,就立即取消關注、或是屏蔽內容”,時間久了你的追蹤清單也就會越來越符合你真正的需求。另外、對某些人來說,追蹤性感美女帳號或許是一種快樂來源;但對我來說,關注這樣的帳號並不會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也不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只有當你成為更好的人時,才能遇到更好的人。所以除非你們真的在生活中有交集,不然建議還是儘早取消關注吧。

其次,除了清理和選擇關注內容外,我們也可以學習如何適當的使用社群媒體。舉例來說,也許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具有結構性的追蹤清單,透過這樣的清單來分類我們所追蹤的內容、或是利用 Instagram 的關鍵字標籤進行追蹤。這樣不僅能讓我們更有效率的找到我們所需要的內容外,也可以避免在追蹤過多帳號時,讓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被無意義的內容所佔據。

另外,所有的追蹤內容都是有時效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興趣和關注內容也會跟著改變。因此,適時的整理和刪除不再需要的追蹤內容,可以大大的幫助你更快找到所需的內容。

總之,對我來說社群就像是藥物一樣。適當的使用可以協助我們改善現狀,但更多的濫用卻可能帶來長期負面的影響。很抱歉..今天因為感冒的關係沒有辦法用 PodCast 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所以改用文章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這週感受的事物與想法。希望這篇文章內容可以幫助到你。另外,如果你對於社群軟體的使用上有什麼不同的想法與建議也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2021 年身為一個影音創作者,該如何在 macbook pro / mac mini / iPad 之間做選擇?7年經驗老實說..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選購電腦的一些想法!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我已經使用了長達七年以上的蘋果電腦系統了。在中間也曾經使用了 MacBook Pro / Mac mini / Mac Pro / iPad 等商品。在工作的應用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點小問題,想說把這些點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也可以讓想要入蘋果坑的你能有一個大概的方向。雖然每個人的狀況跟想法不同,但也許透過我的分享可以讓你更確切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該怎麼選擇才能發揮目前資金的最大效益。

首先什麼樣的人適合用 Mac 電腦?我個人覺得如果你不是自雇者,或是公司系統全都使用 Windows 系統的話,建議還是使用 Windows 或是 Pc 就好了!這不是職業歧視,而是這樣對你來說可以省下不少麻煩,而且同時也可以省下解決衝突的時間!想想如果同事之間要過檔案或是簡報專案,但你的電腦卻無法開啟..或是需要另外再裝一套 WIndows 系統在蘋果電腦中,這樣不是反而自找麻煩嗎?花了錢卻沒有比較方便,還要同時適應兩套電腦的鍵盤以及快捷鍵!(當初我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把自己的 PC 賣掉的.. 因為不喜歡打字的時候鍵盤位置不同的尷尬感 )

再來我想通常多數一開始入坑的人應該多數都是從筆電開始買起,想說出門旅行啊或是去咖啡廳之類的都可以用。對吧?但實際上會去咖啡廳大多數都是什麼樣的情境呢?開會?寫作還是製作繪圖稿?

如果你不是住在咖啡廳的平面設計師的話…我想應該多數的情況 iPad 就可以搞定了!因為現在製作網頁只要有瀏覽器就可以做了,繪圖的話 iPad 也已經支援很多可以使用的繪圖軟體,像是 Adobe 或是 Affinity Designer 之類的,簡單要修可照片也很方便;再說在外面工作其實比較容易分心,或是上廁所還要排隊種種的小麻煩。何不把這些錢省下來把家裡弄的舒舒服服的,在自己的小空間專心工作呢?(當然如果咖啡店店員很正的話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以我過去的經驗來說,自己算是一個重度使用者,很多時候我的電腦即使沒有在使用,也會開著轉檔影片或是音樂,甚至經常 24 小時沒有關係。也因為這樣我很擔心那個筆電的電池會膨脹或是壞掉,也因此才轉到 Mac mini 的陣營。因為這樣我就可以 24 小時的放心讓我的電腦工作,還可以避免把電腦帶出門所遇到的一些意外。

另外,使用 Mac mini 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可以很輕鬆地移動,即使今天我要出國工作,我也可以帶著我的電腦在國外繼續工作,只要有一台小的螢幕就可搞定了。2~3 年後如果想要升級新的蘋果電腦的話,也可以很輕鬆的轉售,不只是運送方便,而且多數的人比較不會介意二手 Mac mini 的外觀。

最近我自己也把 iPad mini 賣掉換了一台 iPad Pro,正在適應怎麼樣讓他可以發揮更大的效能。之前的 iPad mini 主要是拿來閱讀一些雜誌或是說明書,本來想說可以帶出門在公車上看,結果後來發現要一直交換手機跟平板真的滿不方便的,下車時經常會來不及把 iPad 收進包包中。所以乾脆就把它賣了,換一台可以使用二代 Apple Pencil 的 iPad Pro 來試試看有沒有什麼新的火花。

另外,我也錄了一集 Podcast 跟 YouTube 影片分享我自己在使用 Mac 電腦製作音樂的一些心得。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下面這部影片!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雖然最近很久沒有更新這個網站的文章了,也還在思考 Blog 與 YouTube 之間的更新平衡。如果你還是喜歡閱讀 Blog 的方式來吸收資訊的話,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畢竟有時候這個世界總是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如果有更多聲音可以參考也是件好事。

最後的最後也祝大家 身體健康 順心如意

也歡迎訂閱、分享、按讚唷!

如何把臉書毒藥變成強效威爾剛!

如何把臉書毒藥變成強效威爾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facebook 演算法越來越奸詐了!不斷絞盡腦汁的把你綁在手機螢幕上,不知不覺得吃掉你 1/3 的人生。今天這邊文章就是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怎麼把虛耗你生命的 Facebook 變成幫助我們賺錢、經營品牌的工具。

首先我先自首一下… 基本上近些年來每天一起來得第一件事情,就是 “打開 iPhone 開始滑 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有時候甚至會不知不覺得就在床上滑了一個小時了,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西,這樣的習慣真的很 ”母湯“( 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多沒沒有紀律 )。

先前也成經在 Podcast 上面跟大家聊過,自己對於臉書成癮症的一些對策;而經過這些調整後,這幾週開始我發現自己的臉書內容似乎已經百分之 80 % 變成我想關注的新資訊了;而那些吃吃喝喝、腥羶色也有小幅度減少( 不小心還是會被推薦的影片 拐走… )。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改變,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作為一個參考。

取消關注不熟的朋友

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因為工作或是聚會的緣故加了不少臉書的好友,但實際上真的熟識有在交流的也不是那麼多;有時還會不小心看了某位臉友的動態,facebook 就開始不斷的推薦該臉友的最新消息。其實這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真的想關注的朋友、家人、或是新訊也會因為這樣被排除了。所以因為想更專注於工作以及好奇的資訊,我開始退關注身邊多數的好友(反正真的想看看對方最近在做什麼的時候,再去對方的版上看也是可以啊 )。

經常按讚&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臉書專頁

除了取消關注好友動態以外,我也開始養成經常按讚感興趣的動態、以及把特定的 Facebook Pages 設定成搶先看( 雖然追蹤搶先看的專頁數量有限,但也可以事後進行調整 )。而且我發現真的經常這樣 Like 想看的相關資訊後,臉書也開始向我推薦我真正需要的新訊以及貼文。

把我的珍藏設定成書籤

以前桌機會把臉書設定成書籤,一點擊連結就會跳到臉書的首頁動態,不知不覺就很直覺的開始滑起來了,腦神經與手指幾乎都已經被制約了,時間一到就想要去看看有沒有新的些什麼…。但自從今年開始書籤裡的 Facebook 已經改成自己經營的臉書專頁,這樣一來也可以改善一打開臉書就開始無限下滑的壞習慣;而再進階的設定是把桌機的 Facebook 連結設定成 “我的珍藏” ,這樣一來應該就可以慢慢開始改變習觀,讓自己在使用桌機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在通勤或是行走時想看卻沒有心情看的長篇文章。

把 “我的珍藏” 進行分類

以我的分類來說吧,基本上有 “這樣的影片才有人看” 、 “自己試著做一次” 、“學習” 、“下載” 、“想買” 、“數位音樂製作” 、“設計” 、“同業行銷文” 以及 “了不起的人生” …等分類。希望透過這樣的分類,讓自己保持在積極進取的狀態。

另外其實臉書現在也有提供 “珍藏影片” 的分類頁籤,可以幫助你在公車上觀看自己先前想看卻沒時間觀看的影片,我覺得確實是個很方便的功能,它可以讓你在想看影片放鬆、不想看文章的時候打發時間( 但卻不至於太鬆散 )。

YouTube 影片示範

你的節目看板 / Watch

這也是臉書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觀看你追蹤的臉書粉絲頁的影片。在電腦版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紛絲頁觀看其影片內容,但在手機上時臉書會參雜一些熱門影片給你(基本上都是會讓你忍不住觀看的影片 … );如果沒有訂閱 Netflix 的話.. 這也許是個不錯打發時間的功能?

註:但因為 Facebook 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所以如果有訂閱 YouTube Premium 方案的話;能在 YouTube 看的影片,盡量不要在臉書上看摟。

小小的總結

基本上… 稍微研究一下以後,還是覺得 “臉書” 的推薦影片太恐怖了!害我現在越來越不敢在 Facebook 上面點擊影片觀看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一兩年臉書的改變有什麼想法呢?如果你有不錯的方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說摟!

我是 Wuli ,我們下篇文章見!

自我學習法:你覺得自己是個有紀律的人嗎?

自我學習法:你覺得自己是個有紀律的人嗎?

今天我們來聊聊自學進修這件事情,經過這麼多年來的自學、以及教學經驗,我可以很確定的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學的…(但只要你有心,還是可以試試)
怎麼說呢?
兩個字 – 紀律
你覺得自己是個有紀律的人嗎?
Yes – 也許你可以透過自我學習的方式來進修
No – 你需要一些激勵,推動你前進的力量(去上課、或找個好老師)

當你擁有紀律以後,還需要3種很重要能力..

1. 搜尋的能力
2. 分析的能力
3. 統整的能力

先說說第一個 「搜尋的能力」好了

自學與參與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 “沒有人會主動告訴你答案” ,你必須自己問自己問題,自己和自己對話;同時也要懂得如何去找尋答案。所以搜尋的能力是你必須具備的。但是在茫茫的 Google 大海中,你該如何確定什麼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呢?哪個才是正確答案? 這時你就需要辨識與分析的能力了。

關於分析的能力

在自學的階段,你需要大量的分析能力,分析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該搜尋些什麼關鍵字?搜尋到的網頁中資料中哪些內容是你需要的、適合你的? 除了要搞清楚自己的狀態外,同時你也會需要去分析哪些方法是適合你去實踐的,或是能夠在現狀幫助到你的。
所以 搜尋 》分析 》整理(統整)就是你在自學時會不斷重複的一個流程。

整理以及統整的能力

比如說,你想創作音樂、學作曲編曲好了;那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彈奏樂器的能力? 寫譜的能力?操作軟體的能力? 還是辨識、操作器材的能力?
不管你的問題是什麼,這時你就得開始找答案…而 Google 就是你最好的好朋友、一位好老師。只是..在開始找答案之前,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態 “需要什麼” ?
因為就跟一開始我們所提到的問題一樣,每個人需要的答案都不同。如果你喜歡的是 電音 、饒舌、夢想是當個 DJ ,那麼學習寫五線譜可能就不是你的當務之急;反而是學會怎麼去找尋不同的音樂素材、使用一套 DAW 軟體去整理、拼貼會更有幫助。
  • 這就是分析》分析什麼是最需要的,可以先解決的問題。
  • 然後搜尋適合你的解決方案 (搜尋的能力)
  • 在眾多資訊裡面,找出重點,並比對自己的狀況(統整的能力)
  • 不斷的重複這樣的流程,然後堅持下去…
這就是自學、一條孤獨的路
但想要成功,有時必須享受孤獨..?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如果你還在自學與報名課程之間迷惘的話,希望上述的資訊能幫助到你;另外,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建議,也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
下邊文章見摟!
祝平安 順心
學習寫歌編曲 請點擊此連結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