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分享新手如何申請以及經營 Apple PodCast 所需要基本工具與製作教學分享

分享新手如何申請以及經營 Apple PodCast 所需要基本工具與製作教學分享

最近開始想嘗試看看 PodCast 分享方式,所以就開始著手摸了一下怎麼樣可以開始 PodCast 的節目。

製作器材的需求&選擇

也因為製作音頻的器材對我來說本來就滿熟悉的,所以在製作器材的部分我個人其實是直接挑過的。但如果你想要了解關於如何使用音訊器材來協助你完成 YouTube 或是 PodCast 的拍攝與製作的話,可以到我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去查詢更多關於錄音器材以及剪輯軟體的相關資料。

當然在此也簡單地為大家整理一下,如果你需要從事 PodCast 或是 YouTube 節目時需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音訊器材:

  1. 麥克風 ( 有分錄音室的類比麥克風 & USB 麥克風兩種)
  2. 錄音介面 ( 簡稱 Audio Interface 負責轉換訊號以及接口 )
  3. 音訊編輯軟體 (簡稱 DAW ,相關的軟體介紹會後面補上)
  4.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麥克風的選擇

關於麥克風的選擇

首先關於麥克風的選擇上,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專業錄音室會使用的類比麥克風 、以及方便簡單的 USB 麥克風( 價位相對便宜,不需要連接錄音介面使用起來簡單快速)。

註:類比麥克風常見的入門選項有 Shure 的 SM58 或是 behringer 的 C-1電容式麥克風 ;但上述兩種都需要再另外購買 錄音介面 (Audio Interface)才可以連接電腦,關於錄音介面的資訊會在後面的文章提到。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簡單快速的做出選擇,在此先直接給出結論:

選項一
如果你想要製作音樂節目或是兩人以上的廣播節目,請選擇 Audio Interface 以及 類比訊號的麥克風。

選項二
如果你只是想要簡單的錄製 PodCast ,並且以單一主播的方式呈現,可以直接購買 USB 麥克風( 可省下購買錄音介面的錢 )

想了解更多關於上述器材的差異歡迎前往我的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搜尋 “麥克風”。或是到我另一個 YouTube 頻道 “宅男開箱吧” 的播放清單觀看相關錄音器材介紹。

關於錄音介面的選擇

簡單來說 錄音介面就是一個負責轉換 類比 & 數位 聲音訊號的機器,同時它也具有轉接不同設備接頭與接口的功用。如果你使用的是像專業錄音室所使用的 “電容式” or “動圈式” 的麥克風的話,那麼你就會需要購買這項器材。

一台好的錄音介面,可以讓你獲得更好的聲音素材;但如果你有好的音頻校正技術,也可以在後期靠音頻編輯軟體做稍微的修飾。但如果不具有音頻修正相關技術的話,建議還是購買較好的 麥克風 & 錄音介面,可以節省掉你很多修正音頻的時間;當然在這邊我也幫你整理好我推薦的錄音介面,讓你可以減少踩地雷的經驗!有興趣的話請看這篇文章:『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想了解關於更多不同音頻剪接軟體的差異請參考:https://liswei.com/tw/best-daw-software-for-2018/

取得免費的錄音編輯軟體

簡單且免費的音訊編輯軟體有很多,Windows 用戶我推薦使用 Studio One 這套軟體,它有很多種不同的版本可供選擇。但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只要製作 PodCast 的話 ,它的 Studio One 4 Prime 版本可以讓所有人免費註冊下載、安裝,而且沒有使用期限。關於不同版本的相關差異,也可以參考我另外一個網站的整理資料。

註:如果你有購買 PreSonus 公司所製作的錄音器材的話,即可免費獲得進階版本的 Studio One Artist 音頻編輯軟體。

但如果你是蘋果電腦的用戶的話,在每一台 Mac 電腦內都會附贈一套 Garage Band ,這套軟體應該可以滿足你基本的音頻剪接需求。簡單的教學入門與介紹也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網站準備的資料。

Studio One 軟體操作入門教學影片清單

GarageBand 音頻剪輯快速入門教學影片

更多其他軟體的選擇以及差異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宅錄手冊:當前所流行的 DAW 軟體 2018

想了解更多監聽喇叭的差異請參考:https://liswei.com/tw/selecting-the-right-loudspeaker/

監聽耳機以及監聽喇叭

一般來說只要是從事音訊相關工作或是音樂製作的人,都會需要一套還算標準的監聽系統。這就好像做視覺設計的人需要一台沒有色差的螢幕一樣重要!

但為了要做 PodCast 就買監聽喇叭可能有點讓人卻步,畢竟價格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在這裡簡單的做個總結..

監聽耳機推薦 PreSonusHD9

狀況一:

只想要先簡單的嘗試拍拍 YouTube 或是 PodCast ,可以買一台好的監聽用耳機。( 推薦機種: PreSonus HD9 或是 鐵三角 m50x )

上圖為我工作是的基礎設備,部分器材是因為音樂製作需求所購買的,如果你只是要經營 PodCast 或是 YouTube 只需要我上述所提到的器材即可。

狀況二:

有音樂製作需求,想要更精準的處理好你的影像聲音..
麥克風 + 錄音介面 +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個人音訊工作站。

如果你擔心不知道購買後要怎麼使用,可以參考我們的一對一課程;或是私訊找我幫你代購,這樣我會在交貨時提供你技術上的協助。

關於 PodCast 的申請方法

要聲請 PodCast 之前首先你需要先具備一個放置音訊檔案的地方( 也就是你節目內容的空間,簡稱 Host )。目前我所知道的 Host 有兩個選擇 SonudCloud 以及 WordPress。

目前的 SoundCloud 還沒有支援中文介面,英文不好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所整理的 “SoundCloud 快速入門手冊”

Host 的選擇

SoundCloud 是一個國外的音訊社群平台,有點像是 “聲音版的 YouTube”,有許多音樂人會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音樂作品,當然也有很多 PodCast 的播客會將自己的音訊內容放在上面與大家分享。

Wordpress 工具

WordPress 則是一個網站的後端工具,可以協助網站主更有效率的管理以及設計自己的網站。如果你沒有網頁相關技術的話,WordPress 對你來說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如果你想了解關於這方面的資訊的話,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許未來有時間的話,再幫大家整理一下關於 WordPress 的相關資訊。

關於這兩個 Host 該怎麼選擇? ( 也就是你的 PodCast 內容要放在哪裡 ) 我的建議是不管你是不是有使用 WordPress 的平台,SoundCloud 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原因是即使你要將音訊放在 WordPress 上的話,還需要再額外下載插件軟體 ( Blubrry ),同時也需要支付月租費用。然而花相同的錢..投資在 SoundCloud 上你也許因此會獲得更多的聽眾。(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果你有更好的提案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

註:目前的 SoundCloud 還沒有支援中文介面,英文不好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所整理的 “SoundCloud 快速入門手冊”

如何將 PodCast 的內容連結到 iTunes Store ( optional )

如果你希望你的聽眾可以直接在 iPhone 或是 iPad 上訂閱、收聽你的頻道的話,必須先向 Apple 提出審核聲請。

申請窗口:https://podcastsconnect.apple.com/

進入上方頁面時請登入你想要使用的 APPLE iD ( 如果沒有 Apple iD 就無法申請審核 )

登入帳號後請點選左上方的 + 鍵來新增你的 RSS feed 連結( 此連結你可以再 SonudCloud 上找到 ,如果沒有此連結就無法進行審核以及通知訂戶你有新增的 PodCast 內容 )接著按下 “Validate” 進行審核。

註:RSS feed 可以在你的 Podcast 帳戶中的 Settings > content 中找到。

PodCast 申請驗證方法

按下審核後需要等待約幾天到幾個禮拜的時間,有的人會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而我的經驗則是沒有收到審核通過的信件,最後還是等了很久後,耐不住性子登入後才發現原來已經通過審核了。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我個人申請 PodCast 的經驗以及一些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身邊需要此資訊的朋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音樂製作或是網頁設計等相關的話題,歡迎來收聽我的 PodCast ~

另外我也寫了以下這些關於 Podcast 相關的文章,也許你會喜歡?

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如何在在 Spotify 以及各大平台上架你的 Podcast 節目

如何在 SoundCloud 更改你的 Podcast 節目簡介內容

PS. 如果你在申請時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是問題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我有看到的話.. 有時間再幫大家整理解決方案。

我是 Wuli ,那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聊摟

獨立經營自媒體,需要什麼技能 ? (經驗分享)

獨立經營自媒體,需要什麼技能 ? (經驗分享)

在這個大家都在網路上找資訊、找產品的時代,如果你的商品或是服務無法在搜尋引擎被消費者找到,那麼你要生存下去的機率,基本上應該已經少了至少 50 % 了。( 雖然說這個數據完全沒有任何取樣基準,單純個人不負責的猜測 ..)

但是要怎麼讓自己的商品在網路上被你的目標族群,也就是客人(恩客?) 發現,進而購買你的商品或是服務?寫寫 Blog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門頁面( 粉專 )或是搞一下時下年輕人流行的 Instagram ( iG ),光是這樣就能創業了嗎?

目前主要經營的兩個網站,左邊是 MRWULI.COM 右邊是 LiSWEi.com ; 分別記載著不同的內容。
目前主要經營的兩個網站,左邊是 MRWULI.COM 右邊是 LiSWEi.com ; 分別記載著不同的內容。

算一下自己寫 Blog 的到現在,真正認真開始寫應該也有 4年了吧…。剛開始每天都寫一篇,一天只有 4 個親友來看;到後來一個禮拜寫一篇 , 直到後來一個月一篇,單月瀏覽量 78,373 up。一路走來、邊走邊試,開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和朋友合作接案,開始專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在周遭的朋友看來,你過得自在又輕鬆,但其實你一直都沒有真正下班的時間,就算沒有與人面對面工作,腦袋裡也總是想著怎麼走向下一步?

身邊的朋友們,要嘛覺得你工作很輕鬆、賺很大;不然就是覺得你怎麼每天都要工作…?( 卻很難體會背後的辛勞與開銷 🤷🏻‍♂️)

上圖為我在上傳 WordPress之前會使用的編碼軟體 Coda。目前使用的版本是 2.6.1
上圖為我在上傳 WordPress之前會使用的編碼軟體 Coda。目前使用的版本是 2.6.1

其實光是要寫好 blog ,要做的事情就不只是打打字這麼簡單了。寫文章前要先查資料、整理資料、找圖(如果不想侵權的話,最好還是自己拍照、自己做圖)學一些簡單的 HTML 跟 CSS 編碼( 而且這還只是寫程式的幼稚園等級而已)。

就以我個人的寫作流程來說..:通常我會先用蘋果電腦的 Safari 瀏覽器來找資料,因為 Safari 對 mac 電腦來說比較不會耗損電腦資源( 畢竟寫作時幾乎都會同時開很多軟體 )、接著再用 Ulysses 來撰寫文章內文,預覽圖片與文章的排版。為了確認資料的正確性;比較沒有把握的部分,通常會使用日文與英文的 Google 搜尋資料、交叉比對一下。

大部分的圖像以及照片我都在 Affinity Designer 中處理,因為多數都是插畫或是截圖,所以反而比較少看 Affinity 截圖。
大部分的圖像以及照片我都在 Affinity Designer 中處理,因為多數都是插畫或是截圖,所以反而比較少看 Affinity Photo修圖。

文章附圖的部分,盡可能自己拍;沒有實品的話就用 affinity designer 畫圖、或是採用螢幕截圖的方式( 螢幕截圖的話,基本上就不會上logo或浮水印 ;畢竟那些不是自己做的東西..)。

接著,我會把用 Ulysses 寫好的文章用 Coda 打開、調整一下圖片的排版與備註;最後才把整篇文章連同語法貼到 WordPress 的網誌頁面中。

以自己的網誌來說..比起花俏的視覺效果、我會比較在意行高以及排班的設計( 其實太難的我也還沒有時間完成.. ),所以有時心血來潮會打開 Coda 調整一下 CSS 來改變網誌的排版,希望前來觀看的人能夠更舒服的閱讀體驗。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Youtube 的經營對目前的我來說,有點吃力...希望能盡快上手。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 Youtube 的經營對目前的我來說,有點吃力…希望能盡快上手。

雖然最近也開始嘗試拍些簡單的影片上傳 Youtube ,開始摸索、了解 Youtube 的邏輯以及與寫作不同的地方;但就目前來說,似乎還是寫作比較得心應手? 啪啪啪的就可以隨手打個 1,000 ~ 3,000 字。(雖然用啪啪啪的聲狀詞來形容似乎有點奇怪?)

目前的體會是… 製作影片與寫作不同的地方在於,文字要修改很快,即使後來發現整篇文章的流動或是語意( 錯字 )有需要修改的部分,也可以迅速地做修正;而拍影片講錯字或是說錯話時,如果要一一校正修改的話,那真的需要花很大的工程,甚至有可能需要整段影片、重新拍攝。非常不適合完美主義的人以及強迫症患者,尤其是在剛入門影片剪輯的時候,需要學習剪輯影片的軟體、同時也要有整理歸檔影片素材的意識,不然很多素材就無法再利用。對後期來說可能會有點可惜,導致花上更多不必要的時間。相較於拍攝/剪輯、修改影片 / 修復音頻/上字幕/編輯影片介紹與資訊;修改文章錯字真的是小菜一碟!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非常感謝您,觀看這篇隨手寫寫的網誌,雖然在文中分享的經驗很有限,但確實是從開始到現在的一些真實感觸。社群以及自媒體的經營,真的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如果你也是同好的話,就讓我們彼此互相加油吧。( 認真對自己說 )

順便分享一下此篇所提到的幾個程式連結:

Affinity Designer & Affinity Photo

Coda 2 編碼軟體、網頁設計軟體

Facebook Business

Instagram

WordPress

YouTube Spotlight

Ulysses

 

關鍵字與 Hashtag 的策略以及整理方法

關鍵字與 Hashtag 的策略以及整理方法

在開始有了 “要認真創業” 的想法之前,我就曾經寫過一份關於網路創業的計畫書。該計畫的內容包含:”誰需要知道我是誰?” “他們要怎麼得知我是誰?” “他們為什麼需要知道我是誰?” 以及該如何建立個人或是工作室的品牌形象…等等。

但在最近看完了 “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 之後,又再一次燃起那股 “對於行銷的熱情”。就如同書中所說的:「行銷很難,而且越來越難。但我們沒有時間去緬懷過去,或自怨自哀,顧影自憐一點用都沒有」只要我們不向這些挑戰低頭,持續地保持警覺並且利用這些改變創造優勢,就能瞬間把其他行銷團隊甩得遠遠的。

沒錯,別人會追趕上你;但你得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因為你就是一個品牌,你所做的一切就代表了你自己!

所以今天抽空再次開啟 2015 年的那份計畫書,回頭檢視過去所寫下的每一字一句,思考著該如何朝下一個目標繼續前進。

關於:關鍵字 & hashtag

正因為要寫這篇文章的關係,我快速的查了一下資料:原來 Hashtag 在一開始是由一名 Twitter 用戶所提案的一項新規則 ,後來就連 Facebook 、Instagram 也都開始沿用這項功能。透過 Hashtag 我們可以標記貼文中的關鍵字,讓更多擁有相同興趣的用戶能夠探索到我們的貼文內容。有點像是 Mac 電腦裡面的 #跨資料夾標籤,可以跨越 資料夾的限制,找尋擁有相同關鍵字的資料。

而在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甚至是 Twitter 中 #hashtag 都擁有跨用戶搜尋相同話題的功能。你可以透過點擊 #Hashtag 來找尋最新的相同話題,只要該貼文是以公開的形式張貼,全世界的用戶都能夠看到該則貼文。

舉例來說,如果我看到 2018 世界盃足球賽 的貼文,而貼文中也有標記 #2018世界盃足球賽 的hashtag ,只要我點擊該 Tag 的連結,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 世界盃足球賽 的相關動態消息。

多多善用 Hashtag 不但可以激發寫作靈感,還可以相似的話題與貼文動態。
多多善用 Hashtag 不但可以激發寫作靈感,還可以發現更多相似的話題與貼文動態。

但在台灣真的會利用 Hashtag 的人好像並不多,多數的人只是會在臉書的貼文上加標籤,但是真的會用 #標籤 去找資料的人好像很少,或者是說因為標籤的濫用,導致於標籤的可信度與相關性反而變得不太高。反而有點像是個人的 分類標籤 或是 加重字體、語氣。

如何更有效的使用 Hashtag ?

為了更有效的使用 Hashtag ,我上網 Google 了一下關於 Hashtag 的資料,順便了解一下,其他人 或者是 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使用 hashtag 的?

在一份 日本 的 Hashtag 文章中有寫到 Hashtag 的活用法:

  1. 同じことに興味を持った人たちと、共通の話題で盛り上がれる
    ( 與擁有相同興趣的人,討論共通的話題 )
  2. 他のユーザーがハッシュタグで検索することで、自分の投稿を見てもらえる
    ( 讓查詢 Hashtag 的用戶有機會看見自己的貼文 )
  3. 人気のハッシュタグから旬の話題がわかる
    ( 從人氣 Hashtag 排名中,了解最近熱門的話題 )
根據不同平台的規則不同, Hashtag 的使用上也有些許的差異;例如:雖然像 Facebook 的 # 可以使用全形字體,但是一但貼文轉到 Instagram 或是 Twitter 可能就會失效了!
根據不同平台的規則不同, Hashtag 的使用上也有些許的差異;例如:雖然像 Facebook 的 # 可以使用全形字體,但是一但貼文轉到 Instagram 或是 Twitter 可能就會失效了!( 另外如果關鍵字中間插有標點符號,Hashtag 也會失效 )

以及 Hashtag 的正確使用方法:

  1. 投稿の内容に沿ったワードを選ぶこと
    ( 根據投稿的話題,選出相關的關鍵字來當作 Hashtag )
  2. ひとつの投稿にハッシュタグは多くても2~3個程度とすること
    ( 在一篇投稿中最多使用 2~3 個 Hashtag )
  3. 長すぎるハッシュタグは使わない
    ( 盡量不要使用太長的關鍵字 )

以上轉載至:BIGLBE

當然所謂的正確用法,也只是該作者的個人認知,熱心的提供給各位參考。而我個人則認為關於上述的使用方法,應該可以根據國情的不同,以及實際的情況與策略來做些調整。比如說:當你想挑戰的關鍵字很競爭時,可以試著用長一點的關鍵字,來統整自己相同性質的文章。關於這點也與 Google 的關鍵字策略有些雷同。( 你得先從容易進攻的地方下手 )

寫到這裡我也開始再一次的思考未來要怎麼 “更有效的使用關鍵字與 Hashtag” ? 於是我把 2014 年寫的 “SEO 行銷策略計畫” 再次來出來檢視,看看在過去所有的關鍵字中,有沒有什麼關鍵字已經脫離我目前的方針或是路線的、是否該繼續使用該關鍵字? 又或者在當初的這些關鍵字裡面,有哪些優先順序需要做調整的?( 當然在想怎麼操作關鍵字之前,要再次確認自己要吸引的目標族群、客戶是什麼樣的人 )

要怎麼擬定你的關鍵字策略?

如果你也在思考要怎麼擬定你的關鍵字策略,我在此也分享一些我目前的想法。雖然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我相信自己的分析;而且成長就是在不斷錯誤中做修正!總是得試了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在開始寫部落格或是建構網站之前,可以利用 心智圖軟體 稍微整理以下未來想走的方向,再把你的關鍵字置入到貼文以及網誌內容中。
在開始寫部落格或是建構網站之前,可以利用 心智圖軟體 稍微整理以下未來想走的方向,再把你的關鍵字置入到貼文以及網誌內容中。

mrwuli.com 的關鍵字策略

  1. 依順序從 2個字 的關鍵字開始想,再來就是 3個字、 4個字 ,以此類推
  2. 在想出來的關鍵字中找出對你的收益最有利的關鍵字、並排列順序
  3. 找一個數位筆記本把它記下來! ( Ex: Evernote 、 SimpleNote 、 Ulysses )
  4. 調查所有的關鍵字中哪幾個最熱門?
  5. 在你未來的貼文、文章中置入這些關鍵字。

好了~ 下一步就是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內容拉!不然只有想,而沒有去做;一切都只是空談對吧?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到一個段落了,如果你也對網路行銷、內容行銷、SEO 關鍵字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發表你的想法~

 

SaveSave

SaveSave

關於製作網頁所需的基礎技能與軟體軟體工具

關於製作網頁所需的基礎技能與軟體軟體工具

最近生活步調稍微有些改變,想說空出來的時間就順手修改一下網頁;但真的太久沒有製作網頁了,乾脆在正式開始做之前複習一下製作網站流程。

又那麼剛好..最近 udemy 在特價,隨手就買了一些教學影片來看看別人都怎麼教的?然後順便整理一下寫寫筆記

本篇目錄 :

  • 關於製作網頁的技能與軟體面
  • Photo Shop or Affinity Photo
  • illustrator or Affinity Desitner
  • HTML & CSS
  • Deramweaver or Coda

關於製作網頁的技能與軟體面:

說到做網頁大家會想到什麼呢?「那麼難的東西我才學不會呢!」、「感覺需要英文很強?」..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這樣覺得的,對於英文很爛的自己來說,要學會寫語法這件事,一直是我遲遲不敢去學寫程式的一個障礙。

但是好加在剛開始學製作做網頁的時候 Adobe 有個叫 Dreamweaver 的軟體,在界面上有中文的選單,在製作時也可以省去很多網頁語法的編輯,即使是不會英文的人,也可以輕鬆的製作一個簡單的網站。

但一但深入接觸網頁製作後,才發現… 原來做網頁不是只要學會一套軟體就夠了!在一個網站裡其實有很多元素,包含照片、文字、還有排版的美感要注意、以及按鈕功能性還有規劃便利的選單導覽 .. 等等。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啊!(但幸運的事.. 做網頁與設計,比製作音樂省多了!)

今天這篇文章想跟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自己在學習網頁製作的這段時間以來,關於製作網頁技能的想法以及工具軟體的介紹。

Painting by David Schnell (Detail) / Galerie EIGEN+ART / The Arm

Photo Shop or Affinity Photo

對於多數的人來說,一個網頁中如果只有文字是一件很無聊的事!因此不管是商品相片還是背景圖示的點綴可以說是在所難免的。(但如果文字間距與排版顧好的話,還是很有質感的~ ;關於這一點日本人真的很厲害!)

在製作網頁的時候你可能會需要一些相片以及圖像的素材,幸運的話,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些免費授權又符合你需求的圖片。但多數免費的圖片可能都不符合你的需求;而且真的要購買的話.. 又要花很多時間去挑選照片><

所以這個時候…還是自己照最快對吧!

雖然說自己照的照片是比較符合原本的概念,但如果照片一不小心沒有拍好的話,難免還是會需要用到像 Photo Shop 或是 Affinity Photo 這樣的軟體來進行編修。不論時構圖的重新剪裁也好、或是色調的調整,上述的兩套軟體都是很好的工具。

修圖軟體可以辦到的事

  • 把不需要的元素去除(例如不小心拍到的路人)
  • 調整相片的亮度與對比 (把陰天修成大晴天)
  • 將平凡的照片加上個性特效 (如 Instagram 的相片特效)
  • 在相片上添加文字或製作文字特效 (例如海報的製作)

適合學習繪圖軟體的人

  • 攝影師 or 對攝影有興趣的人
  • 網頁設計師 or 部落客
  • 一般使用者 (喜歡學習新技能的人)

 

ILLUSTRATOR or Affinity Designer or Cocoo

affinity deisginer 2015-10-19 00.34.59

Illustrator 跟 Affinity Designer 等軟體比較偏向「向量檔案」的編輯,經常應用在 插畫 、 網站架構草考製作、平面雜誌、文宣等設計上。如果你想製作一些教學文章、或是影片,也可以用 Illustrator 以及 Affinity Designer 來做一些設計上的輔助。

但如果你覺得這類軟體太難上手,也可以試著用 Word 或是 Excel 來製作網站的草稿。雖然在功能的精細度、活用度上比不上 Illustrator 跟 Affinity Desinger ,但卻適合新手在電腦上製作簡單的網頁草稿。

另外還有一套線上的網站草稿製作網站 ”Cocoo”,頁面設計得非常簡單,有興趣的人可以嘗試看看。(它是有收費的唷!)

 

HTML & CSS

seo-icon-in-macbookpro

等你製作好網站草稿後,差不多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網站內部的程式語法撰寫了(也是就是 Coding 的部分)。

HTML 與 CSS 是作為一個網頁製作新手,必須要了解的其中兩種基礎語法.. 雖然說第一次接觸時,可能會覺得有點頭暈、想放棄;但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網頁設計師!(想想周星馳說過話.. 燃燒你的小宇宙吧)

註:英文好不好,跟會不會編寫程式碼,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影響那麼大,現在很多軟體都可以協助你去記那些編碼、甚至是幫你輸入,你只要還沒有瞎、看得懂英文字母就沒有可以了!

 

Dreamweaver or Coda

如果你跟我一樣英文不好的話,可以考慮使用 Dreamweaver 或是 Coda 這兩套網頁製作軟體。Dreamweaver 是 Adobe 旗下的產品,使用的人多、網路上的教學與資源也多;價格的部分採月租制度,長期下來製作成本會稍微高一點。Cada 的話可以買斷,適合打算深度研究、又想節省軟體費用的人。

另外,有些人研究了一陣子後,可能就會比較偏向使用「程式編碼」來製作網站,不需要 Dreamweaver 或是 Coda 這樣的輔助軟體。

 

Cafe Time

以上就是關於網頁製作入門的一些基礎知識,希望幫助大家對於網頁製作的基本常識、以及所需的工具,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未來我也會繼續持續整理、撰寫一些有關於網站製作的資訊。歡迎一起學習的人與我交流~

那就 … 下次見。

 

Affinity Designer 的遮罩功能介紹

Affinity Designer 的遮罩功能介紹

HELLO 大家好我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用這一套 Affinity Designer 來製作妳的部落格的網誌封面圖片。在早期呢..我使用的是一套 aodobe 的 ‎Illustrator .. 那後來呢 ”因為 adobe 改成月費制的.. ㄜ..一個月就要繳1千多塊;所以一年下來你就要繳1萬多塊,如果你沒有..光靠設計接案的話..這樣子的資金投入會比較沒有那麼高的投資報酬率。

所以後來我就找到這一套軟體然後它只要台幣 1490 塊你就可以永久使用、並且更新。剛開始的時候它只有在 Mac 的電腦上可以使用;之後呢…它也開發了 Windows 的版本所以你只要花 1490塊就可以用這套非常高階的高階的軟體來製作網站上的圖片。

在我的這個網站上有介紹關於 Mac 好用的一些軟體、以及一些我自己在使用的一些工具。在我網站上、網誌上呢.. 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圖片,這些圖片呢,都是我使用 Affinity Designer 這套軟體來製作的。那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如何讓你的照片能夠呈現在 iphone 或著是 Mac 電腦裡面,使用 Affinity Designer 這套軟體製作這樣子的圖片的時候其實非常非常的簡單。

製作流程

Affinity Designer 的遮罩功能介紹

Step.1

首先你要有一個你的載具..比如說是相框拉.. 或著是電腦啊、手機之類等等。然後你就可以在這個圖片上面呢,用矩形工具畫一個方匡繪出一個區域,再拉一張圖片到你的工作視窗中。

Affinity Designer 的遮罩功能介紹

Step.2

接著你可以看到在右邊的圖層概念裡面呢,這張照片在這方框的上層。然後我們只要透過滑鼠拖移的方式呢,將相片拉到方框的下層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它已經跑到那個方匡的後面了。這是一個快速的遮罩的應用!

附註:
那如果你想要調整這方框的大小的話,你可以再把這長方形的這個方框旁邊的三角形,把它點開..然後選擇長方形的這個圖層,你就可以去調整,這個方匡的內容大小。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很快的完成一個將照片放到 iphone 或著是 Mac 電腦的一張封面縮圖了。

是不是非常簡單?

影片介紹:

更多的相關應用

簡單的介紹一下關於 部落客 可能會經常用得到網誌封面製作教學分享。

雖然下載了Affinity Designer 有一段時間了,但幾乎都只是拿來製作網站的圖片;如果你也對這類的文章或是教學有興趣,歡迎留言給我。未來也許也可以再多拍一些這系列的影片~

總之喜歡我的影片的朋友,歡迎訂閱本頻道????

更多相關文章:

Affinity Designer 重點特色初解與摸索小心得~

部落客與小編的新選擇 Affinity Designer & Affinity Photo

WordPress 網誌更新、離線編輯軟體工具推薦

關於製作網頁所需的基礎技能與軟體軟體工具

關於我在那些年設計網頁的心得

大約在 2014 年的時候,曾經和朋友一起為客戶設計網頁;但後來因為自己的時間分配與未來規劃的關係,決定暫停藉洽網頁企劃與設計的工作..。但最近因為該網頁的網址與伺服器都要到期的.. 打算寫一篇關於這個網站當初的設計構想、順便做個記錄。

關於網頁的設計念

當初在製作這個網頁時,我個人主要負責的是分析、文案以及網站的 Coding 工作。由於一開始我們就打算以一條龍的方式幫客戶設計網站,包含網頁製作時會用到的商品攝影的規劃、文案、視覺設計、甚至是品牌的 Logo 與 店面招牌、商品包裝.. 等等;所以最後設定以 2人團隊的形象來製作網頁。

關於網頁的文案

只有 2 個人的團隊到底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為了要傳達這點,在討論文案時我們想了很多.. (究竟我們可以做到哪些工作、擁有什麼優勢?)

首頁文案:

先分析、在規劃

有效行銷、簡單管理、商品更新輕鬆搞定

我們認為在服務上跟一般平價網站設計不同的地方在於 ”BazzDesign 會與業主進行訪談、瞭解客戶的商品、以及分析該客戶在商品上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將品牌的商品特性與品牌個性結合到網頁設計中“,我們希望做出來的不只是一個漂亮的網頁、同時也能夠是個方便閱讀,讓消費者可以快速瞭解到商品與品牌優勢的網站。

在後台的規劃上,會先考慮客戶實際的需求,在經過討潤後,設計比較好簡單的的商品管理流程。減少客戶學習操作後台的時間成本、已經避免一些過於複雜且可能不需要的外掛功能。

帶來更多價值

凡事全力以赴、創造更多可能

我想很多打算創業人或是老闆都希望設計網站的費用越低越好,最好是便宜、快、又美觀好用!但.. 聰明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阿~( 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錢一分貨 )

如果想要一個真正符合業主需求的網站,沒有充分的溝通、或是瞭解商品的特性與優劣,要如何能設計出一個有靈魂的網站呢?( 說靈魂也許有點誇張.. 但如果經歷過平價的網站設計、或是自己買過網頁版型來修改的經驗的話,我想就應該能夠理解了。)

所以好的服務重點應該放在價值、而不是價格;如果只在意價格那永遠會有更便宜的選擇。( 一隻 10 元錢的筆,和一隻 1,000 元以上的筆有差嗎? 如果覺得沒差的話,那麼就讓對方買 10 元的筆吧,因為.. 他要的只是 “有就好” ;而不是 ”值得“)

網站代表企業的臉

有趣不等於有效、便宜不等於有價值 傾聽、調查、分析是我們為你帶來更多的自信!

就如同上述所寫的 ”便宜不等於有價值“ 、 ”有趣不等於有效“ 等同 ”美觀不一定實用“ ;一個美觀的網站,如果操作、閱讀起來非常不便,無法讓瀏覽者可以快速的找到他要的答案,那就等同 ”一個好笑的廣告不一定會提高商品銷售“ 的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廣告 ”有趣不等於有效“ 的話,可以搜尋關鍵字:”David龔“ 、 ”換位思考“)

沒有經過分析就直接製作的網頁,就等同沒有寫好腳本、分鏡,就直接開拍的電影一樣;在內容品質上勢必會大打折扣。大家覺得會有片商想投入一大筆的金額在這樣的商品上嗎?

品牌、策略、行銷、設計

其實網頁製作就是包含了 ”品牌“ 、”策略“ 、”行銷“ 與 ”設計“,不管缺少了哪一項,效果都不會如預期來得好。

在現在這個什麼都在網路上搜尋的時代,網站就是消費者與你的第一個接觸點,消費者在不知道該商家(品牌)的情況下,要如何判斷該商品的可信度?( 例如:好不好用? 有沒有保障 ?)

個人覺得..一個網站要讓消費者感覺可以信賴,除了在搜尋引擎的排名外,美觀的設計也是增加消費者對商品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溝通、整合、執行、Coding

溝通是所以團隊形動的第一步,沒有兩好的溝通就不會有一個一致的方向,在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只會增加更多的衝突與修無謂的修正。

透過溝通的整合,能讓商品在製作時更有效的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及時間成本,例如品牌的所要傳來的形象如果沒有確立,就直接去執行設計,可能會造成完全相反方向的結果。

一旦有了良好的溝通、整合,才能確保工作在執行時能夠更有效、精準的完成每個階段性的任務。例如 : Logo 的發想、設計的風格、企業的識別色 與 商品包裝.. 等。

當一切的資料都整合好後不但可以減少在 Coding 時的時間,同時也能快速的套用現有的資源。例如網頁在不同的行動裝置上,需要有什麼不同的功能、使用介面與消費者體驗等等的,這些設計都必須符合一開始與業主、團隊所討論的方向一致;唯有如此才能做出讓消費者與業主都滿意的網頁與服務。

未來網站的內容規劃

關於 Mr.Wuli 這個網站,是我在結束網頁設計服務的經驗後所架設的網站。一開始的動機是為了證明自己在過去幾年的經驗,是可以快速套用在現行的網路行銷世界的。

我嘗試挑選了一個很多人都在撰寫的主題,並從中找出切入點,希望能將自己的網頁內容,用最短的時間曝光在 Google 搜尋引擎的第一頁。

經過大約三個月的時間,開始發現某些網頁的內容,已經開始曝光,並且在我不常更新的狀況下還能接到關於網路業配的工作。雖然工作的內容金額並不多,但也是我預料之外的事。

如果這在看這邊文章的你,剛好也想架設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我非常建議你可以從 WordPress 這個後台服務開始研究。這也是我目前所使用的網頁後台系統,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有點陌生,但介面都有繁體中文,只要有心想學,懂得搜尋網路上的資料,要獨立執行也並非是一件難事。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筆者在過去的一些網頁設計的經驗與紀錄,雖然不是這個業界的人、網頁設計也不是我主要的工作;但只要有心學習,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的。

如果你也有興趣架設自己的網站,可以參考看看我之前整理的 “網站設計-從企劃開始” 這篇文章與 PDF。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