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為什麼你該經營自媒體?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為了這件事…

為什麼你該經營自媒體?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為了這件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創作者不斷的在上傳新的內容;所以你根本就不會缺少獲得資訊的管道!你缺的是要如何更有紀律去整理現有的資訊、執行自己訂下的目標。但多數人其實很難在非常有紀律的情況下生活。因為在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分心的事情太多了;社群軟體的通知、以及手機 App 的小圓點…總是不斷的在提醒你放下手邊的工作,滑一下手機、看一下有沒有新的資訊 ( 就深怕自己會錯過了什麼? )。但這些資訊其實你並不需要…它們都只不是過眼雲煙罷了。在你眼前流動的這些自訓,其實並沒有進入你的腦袋、也沒有對你的人生帶來任何幫助。

在過去書本的年代,每一本書都是獨立的資訊個體。在書上如果看到不懂的名詞或是事件,你可能還要再上網去查找資料,再花額外的時間跟氣力來搞懂它。然而這些不在理解範圍內的資訊,也就是你目前的知識邊際以外的資訊。它超出了現階段的知識範圍,所以你無法立即架接到現有的知識樹上。而在當下這個屏讀的時代,所有的網上資料都可以輕易的找到超連結。你可以在閱讀的同時找到相關資訊;甚至你的問 ChatGPT 讓它告訴你這一切是怎麼回事。( 但如果你真的開始使用 ChatGPT 工作,你會發現它還是滿容易出現錯誤資訊的 )那…為什麼你還是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因為主動性變少了

至從手機社群軟體興起以後,我們就被養成了被動接收資訊的樣子。社群推薦什麼給我們,我們就看什麼;如果你沒有克制或是拒絕,平台就會給你更多這樣沒有營養的東西。甚至有時候我們已經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了?只是漫無目的的一直無斷的滑動手機,期待下一個新的刺激。

在這樣個過程中…當你看到一個不錯的資訊,也許會轉發或是發表評論、積極一點人也許會將該文章或是影片加入待看清單;但多少人會再去打開它、在之後空閒時再去消化一次呢?

所以…到最後只有 5% 在我們知識邊際內的資訊,會在被動的模式下被我們吸收。而那些 95% 知識邊際外得資訊將會永遠的待在待看清單之中。

為什麼我想要做自媒體、為什麼你應該分享

為什麼要分享?因為分享本身就是一個消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需要經過消化才能帶來養分;而你所看到、聽到的資訊也是一樣需要這樣的過程。In & Out 本身就是一個消化的過程。如果你只要輸入沒有輸出,你便無法更完整的理解知識的本質,它也會隨著遺忘曲線慢慢的淡出你的記憶之中。

但如果你不斷的分享,也許你會變得慢慢的越來越會寫文章。對於你寫出來的事物,你可以有更好的理解。你會因為分享影片到 YouTube 上,而變得懂得如何使用影像剪輯軟體。你口條也會因為不斷的製作影片而變得越來越好。

好用的資訊 = 你剛好需要的知訊

看到重要的資訊記得做筆記、點讚收藏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實踐目標

習慣性拖延無法實現目標的原因:Dr. John Demartini

  1. 目標不夠明確
  2. 沒有將目標階段性分化
  3. 目標沒有符合你的最高價值觀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先順序。比如說:親情、事業、愛情、友情、快樂、健康、財富 哪一個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根據你的權重比例、以及排列的不同,你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也會完全不一樣。

而你對於事物的價值觀不同,也會影響到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否感受到快樂?如果今天你給自己訂定的目標,並無法與你的價值觀一致的話;那麼你在執行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受到快樂;自然而然的很快的你就會放棄了。

「你只有在快樂的時候才會主動去做」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對一個課程永遠會比自己購買預錄課程來的有效率」因為一個好的老師會懂得激勵你!讓你在學習的過程種感受到成就感。並且幫你訂定階段性的目標,讓你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以不斷地感受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本身會讓你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便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我來說很多時候 ”工作不一定是為了錢“;而是不斷地跨出舒適圈,然後學會新的技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時,自然會擁有你本事內應當擁有的財富。

過去我曾經陷在不斷工作的循環當中。我賺到了錢… 卻失去了健康;而現在的我因為失去過健康,所以我懂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須先快樂,才能享受健康帶來的美好。當你擁有了快樂與健康,那才是你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即可開啟 Mac Safari 的待看清單摟 )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成為更好的自己:挑戰與成長的循環

成為更好的自己:挑戰與成長的循環

挑戰太難或是太簡單都不行!要剛剛好才會進步神速

最近我看了 《最高效學以致用法》這本書後真的有蠻多感觸的。回顧過去創業10年多來,每天都再面對新的學習事務。從做網站、音樂製作..再到線上教學、製作 YouTube 影片…等諸多瑣事。創業真的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如果不是一路走來一直逼自己前進,大概也無法走到現在這一步吧?

很多時候不是看到機會才去嘗試,而是應該嘗試了所有才有機會。這句話我相信大家都聽過… 而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了,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會製作網站、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編曲、混音、甚至是剪輯製作影片。但每一次都是硬著頭皮去摸、去學習。上網找練習寫 HTML 跟 CSS 語法的網站。從簡單的編曲軟體開始教學、慢慢的開始教怎麼編曲、怎麼混音。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天都在摸的東西,漸漸的也會越來越熟習。不知不覺得就會懂的越來越多。

在現在 AI 盛行的年代,我們要懂的知識永遠不夠、也永遠不會比 AI知道的還多;所以知識量已經不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反而是學會如何找到幫助自己節省時間的工具。只要是網路上找得到的資料,你根本不需要去強記、保留檔案。因為這些上網都可以找得到東西。我們該做的是學會如何思考以及整理資料的能力。

相關閱讀:文化末日:在 AI 成為作曲家、電腦繪圖師之後:人類又何必花時間去學習這門技術呢?

所幸我因為長期從事教學的關係,不知不覺的就養成了整理資訊的習慣。也透過了撰寫部落格,慢慢養成了輸出所學內容的能力。所以我很感謝十年前的自己有這樣的勇氣去嘗試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然而…學習是永無止盡的;創業也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人生總有高低潮,事業也總有新的挑戰;而現在的我要學習的正式 “如何面對新的轉變?迎向新的人生以及生活型態”。持續給自己一些小小的挑戰吧!讓自己每天都成長 1% 就好…。隨著時間的累積你的雪球便會越滾越大、開拓出屬於你自己的道路。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從紙本筆記到 Evernote 手機電腦同步… 十年下來的筆記使用心得

從紙本筆記到 Evernote 手機電腦同步… 十年下來的筆記使用心得

打從開始買文庫本來記錄筆記到現在應該也過了十幾年了吧?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想要記錄一些想法或是寫寫隨手日記什麼的…唯一的方式就是買一本隨身筆記本。而且筆記本的尺寸還必須非常講究。A4的筆記本雖然空間比較大、但其實並不方便攜帶;相對的實用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關於筆記本的尺寸

個人認為最剛好的筆記本尺寸,應該是 A6 或是可以塞進口袋的大小。這樣的話不論你是輕便的出門吃個早餐或是出門旅行,都可以隨手一抓就帶著筆記本出門。而且最好同款的一次就多買幾本,這樣未來如果要收藏過往的筆記本時也會比較好整理與擺放。

但是像這種 A6 的筆記本千萬不要貪心買到太厚的本子;因為這樣在書寫時會無法完全平放,以至於造成在做筆記時不好書寫的情況。

過去好幾年來我一直習慣使用這種尺寸的隨身筆記

Evernote 筆記本

iPhone 崛起、以及智慧型手機越來越發達的轉變下…有一陣子我非常熱衷於手機軟體版的數位筆記方式。不但可以隨時隨地記錄、還可以快速的同步到手機與電腦。等於是你可以把所有的想法都記錄在一起,而且支援快速搜尋、查找、掃描文件等功能。對於那時還有在使用掃描機掃描文件的我來說,真的是非常方便!(現在的手機掃描功能已經可以完全取代掃描機了…)

而那時在所有筆記軟體中最紅的就是一款叫做 Evernote 的數位筆記軟體。當初我和創業夥伴也都是使用這套軟體在進行資料上的交流、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唯一缺點就是當你在超出一定容量、或是想要在更多裝置同步時,就必需要支付月費來享有更多更高階的功能。

但後來蘋果幾乎把所有 Evernote 的功能都複製到他們的服務當中…現在的備忘錄不但可以繪圖、嵌入照片、還可以連結手機掃描文件。而且還可以透過 iCloud 同步於所有的蘋果裝置。這讓我突然有一個想法「是不是該取消 Evernote的訂閱、把資料都移轉到 iCloud中?」一樣差不多的功能使用越多軟體要記得功能也就越多,如果可以簡化工具簡化流程,我想在查找資料時應該也會更加精準、快速才是?

而且 Apple Store 雖然有很多很棒的軟體,但如果每一樣都要支付月費的話,長期下來也是一個不小的開銷。所以…如果內建的備忘錄功能或是 Pages 可以取代現用的筆記軟體的話。也許是該花點時間去研究如何將該軟體結合到目前的工作流程當中了。

未來我希望自己可能抓準時間,更經常性地跟大家分享一些可以讓人生變得更好的一些筆記內容。

關於 蘋果內建 的使用入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小看了太多日本人寫的資料,不知不覺對於整理資訊這件事情稍微有點熱衷…。這次也把一些常用的快捷鍵都先了解一下;這樣未來在使用時也可以更有效率些。

以下就是順便幫大家整理的快捷鍵:

快速開啟備忘錄 fn + Q

快速隱藏其他內容 Command + Option + H

新增備忘錄 Command + N

顯示總備忘錄 Command + 0

嵌入檔案: Command + Shift + A

大標題:Command + Shift + T

標題:Command + Shift + H

子標題:Command + Shift + J

內文:Command + Shift + B

文字全部等寬:Command + Shift + M

項目列表 Command + Shift + 7

破折號列表 Command + Shift + 8

編號列表 Command + Shift + 9

檢查表 Command + Shift + L

搬移列表順序:Command + Control + 上下

插入表格:Command + Option + T

新增列表的方式:

輸入*+空格

輸入- +空格

輸入數字 + .

幫文字加上連結 Command + K

最近開始導入 Mac 跟 iPhone 內建的 備忘錄 到我的工作流程中

關於筆記的整理心得

從過去到現在我也使用過不少的筆記相關軟體,像是 Day One、Markdown Composer 2 、Ulysses 、Evernote、Pages、Simplenote …等軟體 。一開始通常都是基於好奇,想要研究看看不同軟體之間的差異;但後來發現 “越多不同的軟體,資料就越散亂”,如果哪天要找一些文字相關的資訊,卻忘記寫在哪個軟體裡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

所以,未來我打算把過去的一些筆記資料做一個整理,一邊整理、一鞭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寫到 Blog 跟大家分享的。希望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筆記方式。

不曉得大家都怎麼紀錄筆記的呢?你有用過 Evernote 嗎?你覺得它現在最值得訂閱的功能是什麼?請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們分享!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Mac新手必讀! 10個提高整理資料與工作速度的快捷鍵指令

Mac新手必讀! 10個提高整理資料與工作速度的快捷鍵指令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自己每天在整理資料更新內容會經常使用到的 Mac 快捷鍵。希望這些快捷鍵可以幫助你更快的熟悉 蘋果作業系統,以及提升整理資料的速度。未來也會提供更多關於我每天在使用 Mac 電腦的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1.返回桌面

我想很多人會習慣把所有的資料都暫時放在桌面,想要要用的時候再去桌面找。雖然這樣可能會造成後續整理以及查找的麻煩。但是有時候在作業過程中難免會有些過度的暫存檔案。這時候如果你需要快速回到桌面的話。

可以按下 fn + f11 就可以快速返回蘋果的桌面了。

另外,如果你是在存擋時想要在 Finder 中快速回到桌面路徑的話,也可以看下 commad + shift + D 來快速切換至 桌面路徑 找尋你需要的資料夾。

快速顯示 Mac 電腦桌面畫面

2.儲存檔案

這應該是最常會用到的一個快捷鍵。為了避免你辛苦製作的檔案,因為軟體卡頓或是強制結束時壞檔,養成隨時紀錄檔案的好習慣可以避免事後得在從頭來過。

覆蓋存檔: Command + S

另存新檔: Command + Shift + S

快速儲存檔前檔案資料狀態
  1. 快速切換軟體視窗

如果你的工作流程需要同時開啟多套軟體,例如像我一樣會同時開啟 Final Cut Pro / Affinity Designer / Affinity Photo / ableton live / Studio One 等等的影像繪圖甚至音頻後製軟體。那麼當你需要快速切換不同軟體的視窗時就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鍵

逐步快速切換: Command + ⇥

指定切換: Command + ⇥ 按住不放 + 滑鼠左鍵點擊該軟體

快速切換不同的軟體程式
  1. 關閉軟體程式

當你工作結束後如果想要快速關閉不再使用的軟體,這個快捷鍵非常好用。

關閉當前軟體: Command + Q

關閉當前不想使用的軟體&程式
  1. 返回上一步、退回下一步 操作

不管你是編輯文字資料還是影像、甚至是音頻後製處理軟體。這樣快速返回操作階段的快捷鍵是很重要的。可以加快你在編輯、修改資料時的速度。如果是剛學習使用 Mac 請一個定要記起來,經常使用它!

返回上一步操作: Command + Z

退回下一步操作:Command + Shift + Z

快速切換檔案操作步驟
  1. 螢幕截圖

螢幕截圖是個很好用的快捷鍵功能,不管是你在看影片想要紀錄資訊、還是在製作網站或是影片時需要取得影像素材時都非常方便!

螢幕截圖:Command + Shift + 3

視窗截圖:Command + Shift + 4 + 空白鍵

快速擷取螢幕面內容
  1. 開啟新的瀏覽器分頁

當你在使用電腦瀏覽網頁時,這個功能非常方法!它可以讓你保持當前瀏覽的網頁資訊,並且快速的開啟新的網頁找尋其他網頁的資訊。

開啟新的網頁分頁: Command + T

在新的網頁分頁開啟內容: 按著 Command + 點擊超連結

(註: 再操作時請確認自己在 Safari 軟體中使用該快捷鍵 )

新增分頁的功能在 Safari 以外的軟體也同樣可以使用,例如:Finder
  1. 關閉網頁視窗

有的人可能會因為覺得關閉網頁很麻煩,所以不知不覺就累積了大量的網頁頁籤。導致後來要找內容時很難找到所需要的資訊。這時候當你瀏覽特定網頁內容後,就可以按下關閉視窗的這個快捷鍵,幫助你快速關閉該網頁的內容。

關閉網頁視窗 or 頁籤: Command + W

除了快速關閉網頁視窗外,在其他的軟體程式中也一樣有關閉當前視窗的效果。
  1. 重新整理網頁內容

有時候可能是 Wi-Fi 網路速度太慢,又或者是該網站目前網路資源負擔較大導致網頁無法正常開啟的情況。這時候可以透過重新整理網頁內容的方式,來幫助你開啟完整的網站內容。

重新整理、更新網頁內容: Command + R

按下此快捷鍵後可以快速重新整理當前的網頁內容。
  1. 強制關閉停止動作的軟體

雖然 Mac 電腦相較於 Windows 來的穩定些,但難免還是會遇到軟體停止運轉無法繼續動作的情況。當你遇到此情況後如果等候了約 5 分鐘仍沒有改善。那麼可以考慮按下以下快捷鍵強制關閉軟體後重新開啟。( 部分軟體有自動存檔功能,可以避免強制關閉後的資料損失 )

強制結束: Command + Option + Shift + ESC

注意:當您按下此快捷鍵時,當前正在使用的軟體會立即關閉!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購買 KOL 課程真的能改變你的人生嗎?探討內容創作者與課程創作者應該有的心態

購買 KOL 課程真的能改變你的人生嗎?探討內容創作者與課程創作者應該有的心態

今天想來聊聊 “知識變現” 這件事。最近非常多的網紅都在開課程,不管是影片剪輯,還是網路行銷,亦或是心靈成長。總之什麼內容都可以包裝成課程。說真的在這些買課程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可以把課程看完的;又有多少人能從購買課程後改變自己的人生。

那他們為什麼還會願意購買課程(商品)?

不可否認的賣課程確實是一個快速變現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做一次課程,然後享受課程自動販售後所帶來的成果。但每一個賣出的課程都代表著粉絲對 KOL 的信任,他們喜歡你、相信你;所以願意購買你的課程。就像那一句我們經常聽到的「你所騙到的每一個人,都是願意相信你的人」。所以,身為一位老師、或者是說身為一個內容創作著,如果真的在意未來長遠的發展,就應該認真看待自己產出的內容與課程。而不是為了趕進度、或者是草草了事。

個人對於線上課程與知識變現的看法

身為一位音樂製作課程的老師,從很早以前就有學生建議我可以把課程預錄成線上課程放在網路上販售。但我總是覺得時機還沒有到,因為我希望自己再多一些教學經驗,再更了解實體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哪些問題。又或者是等自己的口才在流利一點,再來製作線上課程。希望學生可以在真正購買課程後,獲得比較好的品質內容。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當時的學生實在太多了,所有的時間都被課程佔據,常常下班回家都已經半夜 12:00 了。實在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去製作線上課程。最近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一個全新的狀態。可以花更多時間跟自己相處、創作內容,也因此有了時間可以來好好規劃線上課程這件事情。我相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在你人生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你之所以會承擔這些事情,是因為上天希望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曾經在 iG 上看到一句演講影片。在影片中的演講者說:「Good times create weak people;Weak people create bad times;Bad times create Strong people;Strong people create Good Times」

所以我才會希望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能夠帶來更多正能量,幫助那些需要能量的人。成立一對一音樂製作課程的初衷也是如此;因為我知道有一群人,如果在適當的時機遇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他是有機會讓世界看見的。如果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到這群人少在走一些遠路,那麼一切的努力也就值得了。

關於創作者與被創作的內容

另外,最近我也觀察到了不論是 YouTube 還是其他社群都有一個現象,就是平台會根據你現有的群眾反應去判斷你的內容是好還是壞。 如果該篇內容在現有的群眾反應不佳,那麽平台就不會讓內容推廣出去,所以假設創作者希望內容能夠被推廣出去,那麽就必須討好現有的受眾;然而受眾是嗜血的、是想要被娛樂的。因此、影片中的情緒輸出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所以如果創作者本身無法堅持住的話,漸漸的內容就慢慢偏向暴力、血腥、色情、謾罵…即便是想要傳遞正能量的影片也會為了博眼球,而塞一些激進的文字在標題之中;又或者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改變一下風格才行?

當然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改變需要從自己開始做起。沒有辦法改變世界,那就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吧。至少我們可以試著時時督促自己,在每一個創作內容的當下,盡量做到最好。如此以來便可以對得起自己,也可以對得起每一位願意追蹤你、觀看你內容的人。

從極簡的角度看來…專心製造對他人有益處的內容,也是一種善待時間與環境的方法。存善念、盡本分;成功與否平常心面對。

Doubt is such a strange thing. “He adds“ there will be times where you succeed and times where you fail, so wasting your time doubting whether you will be successful or not, is pointless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