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你的 WordPress 網站搬到新的伺服器?(圖文解說)

如何幫你的 WordPress 網站搬到新的伺服器?(圖文解說)

事前準備篇

現在越來越多站長、小編都在使用 WordPress 在經營自己的網站或是部落格。而 WordPress 又與原本單存只有 HTML 的網站不同,不單單只有管理語法以及圖片那麼的簡單,還要需要一些關於資料庫、DNS等相關知識;所以不管是在架站或是搬動上都比傳統的 HTML 網站再來的稍微複雜一點點..

今天剛好要幫某位客戶移轉他的網站內容,所以就順便整理了這一篇筆記,除了分享給有搬家需求的人外,也當作是給自己的一份備忘筆記。

確認環境

在搬家前請確認 伺服器 與 Plug-ins 是否相容。

WordPress / Plug-ins / theme 版本

如果你的 WordPress 、 Plug-ins 是使用舊的版本的話 ,在安全權限上有可能會遇上一些問題,為了確保搬家順利,在搬家前最好先更新到最新的版本。

網域名

在搬家前請確認,網站網址的部分是否有更動(或是是否需要更動),或是新的伺服器是否可使用多網域,亦或是附掛網域等功能;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搬家中需要更動的設定。

資料夾的所在位置

在搬家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確定:那就是在搬家後 [網站資料]所放置的位置是否需要更動?

例如
原本的網站資料是放在 /mrwuli/www

但新的伺服器則是放在 /mrwuli/htdocs/default

資料庫管理工具 phpMyAdmin

為了要搬運 WordPress 中的文章以及相關檔案資料,搬家前請確認新的伺服器是否有支援 phpMyAdmin 管理功能。

進行資料的備份

利用 ftp 下載網站內部的所有資料

為了讓網站能夠順利移轉,在在搬家(移轉)前記得將所以該網站中所有的 FTP 資料下載下來。(隨時記得做備份,養成好習慣)

下載資料庫資料

在你的伺服器管理後台找到 phpMyAdmin 的工具,然後點擊左件進入管理頁面。
在你的伺服器管理後台找到 phpMyAdmin 的工具,然後點擊左件進入管理頁面。

除了要下載 FTP 的網站資料外,資料庫的備份也是很重要的!FTP 與 資料庫的資料都是網站的一部分,如果你的網站本來就有使用資料庫,那麼只搬移 FTP 網站是沒有辦法順利搬家成功了。

  1. 選擇需要移轉資料的資料庫
    先選擇需要移轉的資料庫內容
    先選擇需要移轉的資料庫內容
  2. 選擇匯出資料庫
    再貴出之前請先選擇你要匯出的資料庫~
    再匯出之前請先選擇你要匯出的資料庫~
  3. 匯出前的設定
    如果你需要更細部的設定的話,請選擇自訂匯出選項。
    如果你需要更細部的設定的話,請選擇自訂匯出選項。
  4. 下載備份完成
    匯出後應該就可以在你的下載資料夾中發現 「(檔案名).sql 」的檔案。

移除附掛網域&關掉 Plugin

如果可以的話,當你要搬家之前可以先移除原本伺服器的附掛網域,或是關掉 WordPress 中的所有 Plugin ,這樣一來可以減少你在搬家後遇到亂碼或是無法附掛網域的機率。

新伺服器的設定

新增 FTP 使用者帳號

在真正 WordPress 搬家移轉之前,我們還需要一個 FTP 的使用者帳號,這樣才能夠透過 FTP 將之前備份好的網站資料上傳到 「新的伺服器」中。

(有個伺服器出租商會在你註冊服服時就自動幫你新增好 FTP 帳號)

上傳資料

將方才備份的資料上傳到新的伺服器的網站資料夾中,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使用 “遠振” 的服務的話,可能就必須把網站資料傳送到 /public_html` 的資料夾下。

新資料庫的設定

以下說明如何在準備搬入的新伺服器中新增 “資料庫” 與 “使用者”。

新增資料庫與使用者

點擊管理 cPanel 管理後台中的 MySQL® Database Wizard 來新增新的資料庫與使用者
點擊管理 cPanel 管理後台中的 MySQL® Database Wizard 來新增新的資料庫與使用者
這這裡請輸入你要新增的資料庫名稱,建議直接輸入網址或是網址縮寫。(方便未來辨識)
這這裡請輸入你要新增的資料庫名稱,建議直接輸入網址或是網址縮寫。(方便未來辨識)
接著輸入資料庫的使用者名稱以及密碼。
接著輸入資料庫的使用者名稱以及密碼。
勾選使用者權限的「ALL PRIVILEGES」
勾選使用者權限的「ALL PRIVILEGES」
接下看如果你看到這個畫面就表示「你已經成功了~」
接下看如果你看到這個畫面就表示「你已經成功了~」

確認 WordPress 中 wp-config.php 設定

如果你是使用的 WordPress 來架構自己的網站,那麼在搬家的時候 “請記得一定要修改 WordPress 中的 wp-config.php 設定 ”。因為新舊伺服器中的 SQL 設定有可能會不一樣,所以在上傳 FTP 備份的檔案之前,記得要先把原本網站中的 wp-config.php 設定更改新的伺服器設定。

// ** MySQL 設定 – 您可以從主機服務提供商獲取相關資訊。 ** //`
/** WordPress 的資料庫名稱,請更改 “database_name_here” */
define(‘DB_NAME’, ‘請更改資料庫名稱’);
/** MySQL 資料庫使用者名稱,請更改 “username_here” */
define(‘DB_USER’, ‘請更改資料庫使用者’);
/** MySQL 資料庫密碼,請更改 “password_here” */
define(‘DB_PASSWORD’, ‘請更改資料庫密碼’);

注意:

`DB_NAME 就是先前新增的資料庫名稱
DB_USER 則是先前新增的資料庫使用者

上傳先前備份的資料庫

點擊管理 cPanel 管理後台中的 phpMyAdmin 進入管理介面
點擊管理 cPanel 管理後台中的 phpMyAdmin 進入管理介面
選擇剛新增的資料庫名稱
選擇剛新增的資料庫名稱
匯入先前備份好的資料庫內容
匯入先前備份好的資料庫內容

更改 A 紀錄 或是 DNS 設定

等所有資料都上傳確認後,我們就可以把 網域代管商的 DNS 指向到新的伺服器位置了。(記得一定要先改 DNS 還能附掛網域!)

當資料都上傳好以後再把 網域代管商 的 DNS 指向到你的伺服器商指定的位置。
當資料都上傳好以後再把 網域代管商 的 DNS 指向到你的伺服器商指定的位置。

附掛網域

如果你使用的是附掛網域的話,就要再到 伺服器商 的 cPanel 後台,執行附掛網域的動作。

在 cPanel 後來有個附掛網域的工具,左鍵點擊附掛網域後進入附掛頁面。
在 cPanel 後來有個附掛網域的工具,左鍵點擊附掛網域後進入附掛頁面。
接著就在這畫面輸入你想要附掛的網址,以及網站的指定目錄(也就是剛才 FTP 上傳的位置)
接著就在這畫面輸入你想要附掛的網址,以及網站的指定目錄(也就是剛才 FTP 上傳的位置)

搬完收工

如此一來應該就可以完成網站搬移的動作了。如果還是不行…請向高手求救吧!! 這時候有一兩個工程師朋友真的是上輩子燒好香啊~~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是我自己架設網站、幫朋友以及客戶搬家的一些心得,跟各位分享一下,同時也向所有架站的工程師們致敬!(沒做過的人都以為輕鬆)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善待你的網管以及工程師,因為你以為很簡單的事情,其實是很麻煩的!該付的管理費、服務費千萬別少給啊~~

(畢竟就是我們不會的東西才需要人家的服務與專業知識啊~~)

Finder 快速入門:更有效率的管理你的檔案!

Finder 快速入門:更有效率的管理你的檔案!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在 MAC 中整理資料的一些小心得,首先先來聊聊 Finder 的一些基本功能,怎麼樣去只用你的 FInder 會最有效率呢?

什麼是 Finder ?

其實 Finder 就是 Windows 中的 “檔案總管“ 。一個讓你可以方便檢視、整理、彙整檔案資料的一個工具,對於 Mac 的用戶來說,這個功能可以說是與你的生活(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了解 Finder 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的管理你工作中所需的檔案,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你需要的資料。
了解 Finder 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的管理你工作中所需的檔案,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你需要的資料。

1︎⃣ 翻閱檢視過的 [瀏覽資料夾]

有點類似 Safari 中的 上一頁 / 下一頁 的的功能,可以回到你之前檢視過的 Finder 畫面。

2︎⃣ 選擇你希望的資料檢視方式

你可以利用此區幾個按鈕來選擇檔案在 Finder 視窗中的顯示方式。由左至右分別為 : 縮圖檢視、清單列表、層級式直欄、Cover Flow ..等四種檢視方式。

個人的習慣是..當需要快速找到當下需要的圖像檔案時,使用 [縮圖檢視] 可以幫助我更快速的找到需要的圖像資料;[清單列表] 則是在尋找特定檔案名稱時方便字序來快速檢視檔案名稱上的不同。

[層級式直欄] 檢視模式則可以幫助我們在需要了解 檔案 位於何處時的一個重要檢視模式,當然你也可以利用 [顯示路徑列]的功能來檢視檔案所在的位置。(快捷鍵命令:Command + Option + P)

至於 Cover Flow 的檢視功能則是比較少用到,因為一張張的翻感覺比較沒有效率;感覺比較適合欣賞照片,或是對比圖像細微差異時使用。

3︎⃣ 檔案的排序規則

當我們面臨大量資料時,要找到指定的檔案真的會有點眼花撩亂!這時就可以利用 [排序功能] 來加快篩選檔案的速度;如果是最近在找新建的檔案,用日期來排序就很方便:依照新增、修改、製作的日期排序的話,找起來就顯得更有效率。

但如果你想要找特定的檔案類型的話,用 “種類” 或是 “大小” 或許是一種不錯的篩選方式~

4︎⃣ 分享、上傳、協作

在 Mac 的 Finder 中有一個很棒的即時分享共能,當你在 Finder 或是任何軟體程式,只要按下這個按鈕就可以快速的分享所選擇的檔案!

不論你是要用 Email 、還是上傳 Facebook Twitter Linkedln 都可以利用 Mac 的即時分享功能上傳、轉寄檔案。對於從事網路相關工作,或是有協作需求的人來說真的相當方便。

5︎⃣ 跨資料夾的標籤分類

在傳統的整理思維裡資料夾是一種最常用的分類方式;但如果這個檔案橫跨了兩個專案,或是同時屬於兩個分類時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 Mac 的 “標籤” 分類功能,就可以幫助你!

有用 Evernote 的人應該已經很習慣使用標籤的方式來整理筆記了吧?想想看如果整台電腦裡的資料都能使用 “標籤” 來分類,那所有的資料就能夠快速調閱、篩選,比如說:快速調出不同資料夾內有關 “設計” 的檔案,或是依造 “重要性” 、“急迫性” 來分類標籤,當要依序處理工作時就很方便~

關於標籤的分類與管理可以在 Finder 的偏好設定中來管理與編輯。(>///<)
關於標籤的分類與管理可以在 Finder 的偏好設定中來管理與編輯。(>///<)

Finder 的進階設定

如果你想要更了解你的 Finder 記得是著打開偏好設定來看看!(快捷鍵命令:Command + ,)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 Finder 側邊來有點冷清,可以打開 Finder 的設定來勾選需要顯示的 “項目”;像是 “裝置” 中的 “硬碟” 如果沒有顯示的話,想要尋找一些系統內部資料時就會有點麻煩...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 Finder 側邊來有點冷清,可以打開 Finder 的設定來勾選需要顯示的 “項目”;像是 “裝置” 中的 “硬碟” 如果沒有顯示的話,想要尋找一些系統內部資料時就會有點麻煩…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如果你是最近剛購買 Mac 的用戶,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幫助你~

雖然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資訊,但是如果好好活用的話..應該多少會對於自身的工作帶來一些幫助吧?(例如更有效率的管理資料…)

最後,如果你有什麼關於 Finder 的祕技,或是資料管理上的小訣竅,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與我分享^^

Mac 超基礎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與輸入法切換方法

Mac 超基礎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與輸入法切換方法

最新企劃:Mac 超基礎教學:作業系統篇

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自從我開始使用的 Mac 電腦以後,對於 Windows 的總總操作以及 Bug 當機的反感,就有如黃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還不斷的慫恿老爸不要再用 Windows 了,一點都不好用啊!「而且我現在沒有用 Windows 了,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我也沒法幫你…」

接著換來的結果就是:「誒, 你不是說蘋果電腦很好用,不然你幫我買一台好了…」| | Orz

沒想到買了 Mac 給老爸用以後他的問題就更多…例如:「誒,我的照片要怎放進去裡面?」、「阿我手機的錄音黨可以在電腦裡面聽嗎?」、「上次我手機要拿去修理,店員說要備份才能幫我修,你回來幫我備份一下』諸如此類的問題,等待著我回去幫她解決;但因為工作下班幾乎都快 十一、二點了,又不常回去趟望他們…只好不停地拖延老爸的招喚術。

直到前幾天我突然一個衝動,就想說:「會不會有很多老人家都像老爸一樣,不會用蘋果電腦,或是剛換 Mac 不太習慣、或是不知道怎麼用?」不然我來拍個超基礎的教學影片好了?(反正我很喜歡分享自己喜歡的知識…)

於是.. 就拍了這支影片

Mac OS 基本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

這次的教學重點放在一開始最需要熟悉的 Dock 與語言切換的功能說明。個人認為 Dock 在桌面的位置以及設定方法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你的 Dock 放在桌面的下方、或是沒有設定隱藏,那在運行某些程式的時候,畫面就會變得很擠、很小(特別是使用 Mac Air 11 的朋友,強烈建議別買 11 吋的 Mac 給老人家XD)」

只要在 Dock 中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就可以進入 細部的設定視窗,在這視窗當中當然也有 Dock 的設定。
只要在 Dock 中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就可以進入 細部的設定視窗,在這視窗當中當然也有 Dock 的設定。

Mac OS 基本教學 – 輸入語言的切換方法

想要切換語言的時候,請使用滑鼠點擊頂端的 選單 吧,然後在選擇你想使用的輸入語言吧!
想要切換語言的時候,請使用滑鼠點擊頂端的 選單 吧,然後在選擇你想使用的輸入語言吧!

雖然在影片中有說到 切換語言的快速鍵是 Command + 空白鍵;但最近我發現很多新買的 Mac 系統已經為了配合 Windows 用戶的習慣,已經將其更改的為 Control + 空白鍵了!

PS:如果你想要新增更多輸入語言的話,也可以在 系統偏好設定 中的 “鍵盤” 中新增輸入語言唷!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第一單元的 蘋果電腦作業系統 – 基礎教學,因為實在是太基礎了…所以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超基礎教學,就請大家期待 筆者 的老爸還會有什麼新的招喚吧~

 

站內相關內容

8 組 mac 用戶一定要知道的快捷命令

只要七招!讓你擁有快速整理 Mac 桌面的能力~

使用 Safari 瀏覽網頁時我最愛的 3 個功能!

使用 Safari 瀏覽網頁時我最愛的 3 個功能!

Safari 是我最常使用的瀏覽器,除了瀏覽網站快速以外,它的還有幾個快捷鍵與功能讓我覺得相當方便。今天就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常用的幾個 Safari 功能吧!

書籤中的喜好項目

在 Safari 的書籤裡面有個喜好項目的資料夾,可以讓你放入最常瀏覽的幾個網頁,並配合快捷鍵使用,加快開啟網頁的速度!

開啟 “喜好項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按下 Command + Shift +B就可以開啟喜好項目的置頂選單。
開啟 “喜好項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按下 Command + Shift +B 就可以開啟喜好項目的置頂選單。


所有在 “喜好項目” 中的網站連結都可以透過 Command +1 or 2 or 3︎⃣… 等快捷指令開啟。以上圖的範例來舉例的話,當我按下 Command +1 的時候 ,Safari 會自動幫我翻譯網頁文章內容;按 Command + 2 的話,則會開啟 Gmail 的網站連結,節省了我不少打網址或是尋找網頁的時間!

稍後閱讀功能

除了好用的書籤“喜好項目”功能外,“將網頁加入閱讀列表” 的功能也非常方便。有別於 Evernote 擷取網頁資料的方式,有時候在通勤時看到感興趣的網頁內容,但又不是那麼確定是否重要時…我會將網頁內容加入稍後閱讀的列表中,等回到工作室、或是家裡的時候再用電腦觀看。(畢竟要用手機瀏覽長篇文章的話,對眼睛來說還真是一件 大変的事 ????????)

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可以開啟 Safari 側邊欄
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可以開啟 Safari 側邊欄

如果你在 Safari 中看不到 “稍後閱讀列表”,可以試試看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來開啟列表視窗。並透過 “全部”以及 “未讀” 兩個頁籤來篩選、分類閱讀內容;或是用搜尋關鍵字的方式來找尋曾經加入過列表的內容!(閱讀過的內容並不會自動消失,如果覺得該網頁內容已經不需要的話,可以點選標題右方的 X 按鈕來移除內容。

閱讀器

按下 Command + Shift + R 可以開啟 Safari 閱讀器
按下 Command + Shift + L 可以開啟 Safari 側邊欄

差點忘了!在 Safari 還有一個很棒的功能,那就是 “閱讀器” 功能。只要按下 Command + Shift + R 鍵就可以開啟 safari 的閱讀器功能,不但幫你移除所有的網頁廣告、還可以制定背景顏色以及字型大小,對於在乎閱讀體驗的人來說,真的是一項非常方便的功能!

感謝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其中兩個我愛用的 Safari 功能,如果你知道有什麼更厲害的功能也請留言和我分享~

站內相關內容

如何在 Safari 中快速瀏覽你的手機網頁樣貌!

遊覽網站的最佳方式

只要七招!讓你擁有快速整理 Mac 桌面的能力~

只要七招!讓你擁有快速整理 Mac 桌面的能力~

Mission Control

因為 MacBook 13 的螢幕比較小,在工作時我會習慣利用全螢幕來檢視單一程式;但很多時候光一項程式並不能幫助我完成所有的作業。

當你需要同時使用 3個以上的程式時,讓所有的視窗都擠在同一個桌面看起來可能會有點心煩?這時候你可以啟動 Mac 的 Mission Control 功能,讓你的電腦桌面變得更清爽~

按下 F3 即可以快速啟動 Mission Control 來將不同的程式拖到別各的桌面,並在需要時快速切換不同的桌面空間。
按下 F3 即可以快速啟動 Mission Control 來將不同的程式拖到別各的桌面,並在需要時快速切換不同的桌面空間。

快速切換不同的桌面

當你透過上面 Mission Control 將不同軟體與視窗分類在不同的桌面空間時,就可以使用 Control + ⬅️ ➡️ 來左右切換你的所有桌面空間。

當你有多個桌面空間的同時,也可以使用 Control + ⬅️ ➡️ 來依序切換桌面顯示內容。
當你有多個桌面空間的同時,也可以使用 Control + ⬅️ ➡️ 來依序切換桌面顯示內容。

快速切換啟動中的程式

有別於桌面空間的切換,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 Command + tab 的這組快捷鍵。利用這組快捷鍵組合你可以迅速的在不同程式之間切換,不需要在使用滑鼠點擊桌面空間,只要兩個按鍵就可以快速切換不同的程式。

按下 Command + tab 兩個組合間就可以快速切換於不同程式之間。
按下 Command + tab 兩個組合間就可以快速切換於不同程式之間。

快速結束當前的程式軟體

如果你是剛切換到 Apple 系統的人也許不太清楚,在 Mac 系統所有的軟體除了視窗旁的關閉視窗按鈕外,在該程式的選單下還有一個結速軟體的命令;這是因為在 Mac 作業系統中,光是關閉視窗是不會關閉程式的,如果你希望完全關閉該程式的話,可以按下 Command + Q 還快速關閉正在運行的程式。

利用 Command + Q 可以更快速地結束當前正在執行中的軟體。
利用 Command + Q 可以更快速地結束當前正在執行中的軟體。

結束開啟中的程式軟體

與上一組快捷鍵擁有相同的功能,差別在於可以在放開放開 tap 鍵之後按 Q 鍵來結束程式。

暫時顯示桌面

當你同時開啟好幾個視窗但想快速回到桌面找檔案時,可以按下 fn + f11 來顯示桌面。常常習慣把檔案暫存在桌面的朋友可以多多利用這組快捷鍵~

按下 fn + f11 鍵即可讓螢幕快速回到桌面,經常把檔案放在桌布的朋友,請一定要記住這組好用的快捷鍵唷。
按下 fn + f11 鍵即可讓螢幕快速回到桌面,經常把檔案放在桌布的朋友,請一定要記住這組好用的快捷鍵唷。

將檔案縮小到 Dock

簡單來說就是快速縮小視窗的功能,按下 Command + M 就可以將軟體視窗隱藏到 Dock 中,需要實在點擊 Dock 中的軟體 iCon 顯示視窗。

按下 Command + M 即可將軟體視窗縮小到 Dock 中。
按下 Command + M 即可將軟體視窗縮小到 Dock 中。

感謝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幾個我在工作時會經常使用到的 “Mac 桌面整理快捷鍵”,希望能幫助到你~

 

相關連結

8 組 Mac 用戶一定要知道的快捷鍵命令
原 Windows 用戶必看的 6 組 Mac 快捷鍵命令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