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生成內容普及的時代,Blog 內容該如何調整以突顯優勢?

在 AI 生成內容普及的時代,Blog 內容該如何調整以突顯優勢?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 隨著 ChatGPT 等 AI 工具的發展,部落格 ( Blog ) 內容的價值和撰寫方式該如何調整?」以補足 AI 的缺點並提升競爭力。以下是幾個關鍵以及值得思考的方向:

一、內容策略調整方向

1.個人化與故事性

    AI 的弱點:

    AI 生成的內容往往是中立、無個人情感且基於已有資訊的總結,缺乏個人經驗與真實故事。

    真人的優勢:

    • 分享親身經歷,如「我如何從零開始建立 7 千粉絲的 IG 帳號?」

    • 強調你的觀點和情緒,例如「我曾經犯過這 3 個錯誤,讓我的 YouTube 頻道成長停滯!」

    ✅ 行動建議:

    • 在文章中加入你的個人經歷、決策過程與心得,讓讀者產生共鳴。

    • 使用敘事方式,如「一位學員的轉變故事」,而非單純的資訊羅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r.Wuli |ウリ|우리|露營機旅🏍️⛺️(@mrwuli.com_)分享的貼文

    2. 獨家深度見解

      AI 的弱點:

      AI 只能基於已存在的數據產生內容,無法提供最新趨勢、業界內幕或專家深度分析。

      真人的優勢:

      • 撰寫「2025 最新音樂製作趨勢,這 5 種技術將改變產業!」

      • 分析最新的 [ 某品牌 ] 產品,並提供使用心得,而不只是基本介紹。

      • 訪問產業內人士,提供 AI 無法產出的第一手觀點。

      ✅ 行動建議:

      • 撰寫具有前瞻性的內容,如趨勢預測、深度市場分析、獨家見解。

      • 訪問專家或內部人士,製作 AI 無法仿造的「獨家專訪」。

      3. 社群互動與即時更新

        AI 的弱點:

        AI 文章是靜態的,無法即時與讀者互動,也無法在社群中建立真實關係。

        真人的優勢:

        • 在文章內嵌入 IG、YouTube 影片,邀請讀者留言互動。

        • 撰寫「讀者 Q&A 欄目」,直接回應讀者問題,提升參與度。

        • 建立讀者社群,如 Telegram 群組或專屬 Discord,深化粉絲關係。

        ✅ 行動建議:

        • 在文章結尾加入「你怎麼看?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 定期更新文章內容,例如「2024 vs. 2025 的音樂製作工具比較」。

        4. 提供即學即用的價值

          AI 的弱點:

          AI 內容通常是「泛泛而談」,缺乏實戰可執行的步驟與具體案例。

          真人的優勢:

          • 提供具體的「 5 步驟打造爆款 IG 影片 」,讓讀者立刻行動。

          • 分享「 免費 電子書、 下載資源包 」,提升用戶黏著度。

          • 撰寫「一週 IG 貼文計畫表」或「音樂人變現地圖」,讓讀者直接套用。

          ✅ 行動建議:

          • 文章內提供免費下載資源,如 PDF 指南、模板、工作表等。

          • 撰寫「從 0 到 1 的完整指南」,幫助新手輕鬆上手。

          例如:學習如何從零開始用電腦作曲、編曲

          二、寫作方式的調整

          1. 條列式 & 容易閱讀

            現代讀者習慣快速掃描內容,因此文章應該具備:

            • 短句、短段落:減少閱讀負擔,避免冗長敘述。

            • 條列式:讓重點一目了然,如「5 個音樂製作新手常犯的錯誤」。

            • 重點標註:加粗關鍵詞,方便讀者快速抓住重點。

            ✅ 示例(改進前 vs. 改進後)

            ❌ 傳統文章風格:

            「音樂製作需要耐心和創意,並且應該學習如何使用不同的軟體,然後選擇適合的風格來創作。」

            ✅ 最佳化後:

            「✅ 音樂製作成功的 3 大關鍵:

            • 耐心:每位製作人都會經歷挫折,不要急於求成。
            • 創意:打破框架,嘗試新的音色和風格。
            • 工具選擇:從 Ableton Live、Logic Pro 到 FL Studio,選擇最適合你的 DAW。」

            2.結合視覺內容


            • 插入圖片、GIF、影片,提升閱讀體驗。
            • 加入關鍵統計數據或圖表,讓內容更具權威性。

              ✅ 示例

              「根據 2024 年的數據,IG Reels 平均互動率比靜態貼文高 22%。👉 因此,短影音應該成為你的內容策略核心!(見下圖)」

              「或是嘗試將短影片跟輪播貼文結合在一起?」

              3.SEO 最佳化

                即使 AI 內容泛濫,搜尋引擎仍然重視 E-E-A-T(經驗、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你的部落格應該:

                • 提供 深入的專業內容,確保文章長度和細節超越 AI 產出的資訊。

                • 內部連結與外部權威連結,提升可信度。

                • 撰寫有針對性的標題和 Meta 描述,例如:

                • 標題優化:「 2024 年最推薦的 5 款音樂製作 App(內含免費下載)!」

                • Meta 描述:「想知道哪款音樂 App 最適合你?這篇文章詳細解析最新 5 款工具,並提供下載連結!」

                三、結論:Blog 如何脫穎而出?

                ✅ 你的 Blog 應該專注於 AI 無法取代的價值

                • 個人化 + 故事性:用真實經驗吸引讀者,而非單純資訊整理。
                • 獨家深度見解:提供趨勢預測、專家訪談,讓內容更具價值。
                • 高互動社群經營:建立讀者社群,透過 Q&A、即時更新強化黏著度。
                • 行動導向內容:提供具體的學習指南、工具、資源,讓讀者能馬上應用。
                • 易讀 + 視覺化:運用短段落、圖像、表格、影片提升內容吸引力。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點..部落格與網站在未來的定位應該是怎麼樣的?該如何做調整?如果你也在撰寫部落格或是經營網站,也歡迎你在下方討論與分享更有效的方法!

                最後,如果你也喜歡騎摩托車旅行,歡迎加我的 iG 跟我分享一些台灣不錯的景點跟餐廳!對機車露營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有需要摩托車手機架或是旅行頸枕的朋友們,也歡迎你使用我的優惠折扣碼【 MRWULI 】喔!最高好像可以再折抵 800 元以上的優惠唷!

                關於我

                喜歡騎 機車露營與設計的 音樂老師 。成立過工作室,教人如何使用電腦作曲、編曲、混音、製作音樂。現在從事線上教學,分享旅行生活中體驗到的大小事!

                我是 Wuli,持續分享更多騎車大小事! 記得關注我的網誌,和我一起探索騎行的樂趣~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其實不需要花你太多金錢。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其實不需要花你太多金錢。

                我今天在整理電子書資料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想法。「我們會喜歡收集書籍、公仔或者是任何我們喜歡的東西。那為什麼我們不會想要收集知識放在自己的腦袋裡面呢?」

                是因為知識是看不見的東西嗎?因為它沒有辦法陳列出來放在客廳裡面展示;也沒有辦法拿到朋友圈裡炫耀…?

                《他的好處與優點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

                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資訊累積的量並不多,自然也沒有辦法帶來什麼顯而易見的好處。就像一隻小小的公仔放在櫃子上…看起來並不壯觀、甚至會有點孤單。但隨著時間的累積,慢慢的堆滿了整個櫥櫃。放眼望去便成為整個客廳最大的亮點。這就像我們學習了越來越多的新資訊以後,不斷輸入、輸出;學以致用。最終轉化成為真實世界的生活轉變。在累積的過程當中雖然並不是那麼輕鬆,但隨著時間的累積、資訊的堆疊。當你發現他為你的生活帶來改變的時候,驀然回首心中也會湧現滿滿的成就感。

                《你願意付出多少時間累積知識?》

                此時此刻被大量的速食影音文化填滿了我們…已經逐漸被餵養成:一部兩個小時左右的電影最好可以在5分鐘內看完、一首5分鐘的歌被裁切成只有30秒放在時限時動態的背景中。只要一天沒有拿出什麼成果出來在社群上炫耀…今天就好像白活了?

                在這樣速食的影音薰陶下,我們還有辦法耐著性子去創作一首歌、一篇文章抑或是一部紀錄片嗎?再10年後的網路生態會變成什麼樣貌呢?長片內容還會有人看嗎?我想應該還是會吧?在我心中依舊深信好作品是需要時間歷練的。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如果你覺得這篇分享的資訊對你有幫助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