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轉向使用 Google 雲端的原因主要是聽說它備份的上傳下載速度似乎是目前所有業界來說最快的;而且當我要與學生遠端同步資料時,它可以簡單的透過 e-mail 同步( 經過實驗證明,多數的人都會有一個 Google 帳號 )但過去在 Amazon 的經驗是如果要跟他人分享資料的話,就必須手動寄送檔案連結給對方,不能像 Google 一樣可以在雲段建立共享空間,只要設定一次,之後的資料都可以自動同步,不需要再一次的寄送檔案連結、或是請對方再去翻找當初你寄給他的檔案下載連結。
雖然說 Google 的雲端服務價格比 Amazon 貴了些,但因為當時我在申請網站信箱服務時有一個無限容量的 Google 雲端硬碟空間、所以就把所有上課的資料,以及講義都備份到 Google 雲端上去了,如此一來也方便跟學員之間做資料的交換。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備份硬碟不是永生的” 凡是所有你不想遺失的資料請同步傳到雲端;關於那些不想上傳到臉書公開的影片、照片就還是本地保存吧。
不同性質的服務需要不同功能的應用
另外,關於 Mac 跟 iPhone 的同步,目前也是有購買 Apple 的雲端共用空間服務,在台灣 50 G 空間的費用是新台幣 30 元,但是我覺得蘋果電腦真的是很會賺錢的攻勢!他就是要你越用空間越大然後跟你收越多的費用;這樣一來他就有更多穩定的現金流 。
會這樣說是因為蘋果的雲端備份空間呢…基本上是不能完全的放在雲端上的,你如果要預覽與使用就必須下載下來,但如此同時呢,也會佔用你電腦上面的空間(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你的 Mac 電腦左上角的 “關於我的 Mac 查看” );有的人可能會以為購買了 Apple 雲段空間就可以不用再煩惱空間的問題了,結果沒想到你必須要買更大容量的手機、更大的電腦硬碟才可以把你雲端的資料全部同步上( 最煩的是它沒事就會想盡辦法讓你把電腦的東西往雲端上傳,不知不覺你的雲端就又滿了 ;所以在點擊任何彈跳視窗前請務必讀取內容再按下確認 )
關於這一點的話呢 Google 的雲端空間是不需要下載到電腦本地,就可以瀏覽到網路上所有資料。所以我可以在離線的狀態下,觀看 Google 網路上所有的資料夾、以及不同資料夾裡面的檔案。在這一點來說,amazon drive 的經驗就不是很好,他們在手機 app 與裝置之間的瀏覽體驗很差,曾經重刷了好幾次,但看都無法同步、觀看。
在我目前的使用經驗下 Apple 的 iCloud 只租用最小的空間額度 50 G 應該就非常夠用了,主要同步的內容還是以手機 App 的資料為主,個人是不會把照片跟影片上傳雲端同步的人,主要同步的資料還是以 Pages / Numbers 等文書資料為主。
Windows 自從新增了 Outlook 的信箱服務後,在介面上的設計就比以前看起來舒服許多,增加了不少讓我想使用它的意願;不過在使用的頻度上依舊沒有 Google 的比例來得高。但由於 OneDrive 的 Mac App 無法另行設定在外接硬碟中同步,所以安裝不久後很快的就…放棄!無法使用它來當作外接硬碟的雲端備份。
空間與服務計費(OneDrive)
一般用戶 :5 GB 免費
付費用戶 :1024 GB / 1T (年繳 NT $ 2,190 / 月繳 NT $219)
iCloud Drive
iCloud 是所有 Apple 用戶都一定會使用到的雲端服務。在介面的設計上也是滿清爽的,檔案會直接同步到電腦,同時也可以直接在 Finder 中找到它的資料夾位置。(完全不需要額外安裝 App)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