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r.Wuli | 8 月 14, 2016 | 閱讀學習, 隨手雜記 |
因為經常看日文書籍的的關係,最近又敗了一台新的 Kindle PaperWhite||| 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在使用過 Kindle 一年後的經驗,以及比較手邊日版 Kindle 與 美版 Kindle PaperWhite 的差異性~
為什麼書蟲們都需要一台 Kindle?
最近又買了一台美版的 Kindle PaperWhite ,順便分享一下自己一年多來的使用心得。
輕巧方便攜帶
一開始會想要一台 Kindle 是因為自己經常閱讀日文書籍的緣故,想說有了 Kindle 的話..就算沒辦法經常去日本逛書店、也可以在 Amazon 上購買到自己喜歡的相關書籍!除了方便購買外、價格上也便宜很多;買過日本原文書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日本的專業書籍,動不動就台幣 1,000 起跳!雖然在排版以及封面設計上都很精美、嚴格說起來也不算貴…但出國要帶一堆書回來也不是普通的重啊!
而且如果是專業的 “音樂工具書”、或是 “設計相關書籍” 通常都很厚重;如果能把他們全都裝在 Kindle 裡的話,每天出門前就不必煩惱今天要看哪一本了!也可以避免再遇到 “背了一本厚重的書出門、卻沒有時間看的窘境..”(哥只是單純健身)
Kindle 的大小其實就跟文庫本差不多大,大約是 A6 的尺寸,拿在手裡其實不會太大;臨時要收起來的話,也可以直接放到牛仔褲的口袋裡。
一台 Kindle 的重量幾乎不到 200g ,最初階版的 Kindle 比 iPhone 還輕,即使拿在手上好一段時間也不會感到手酸、不適,每天放在包包裡也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長期閱讀不傷眼
喜歡閱讀的人應該都會有經常覺得眼睛疲勞的感覺吧?尤其是長期使用平板、電腦的人應該更有感觸;因為螢幕光源的關係,就算配了藍光鏡片,其實還是蠻傷眼睛的…
這張照片是剛拿到 Kindle 還沒開機時的畫面,沒有觸碰的話,看起來真的很像再生紙的質感?
拿到第一台 Kindle 的時候,當下一個感觸是…“看起來真的蠻舒服的耶”;不但不會有反光、也沒有刺激的光源;即使長期閱讀一兩個小時下來,也不會像看平板或是電腦那樣感到強烈的不適感。
在不同的 Kindle 版本中到底有什麼差異?
照片左邊的是最近新購買的 黑色 美版 Kindle PaperWhite |右邊的則是 先前委託親戚購買的白色日版 Kindle。
版本的差異請看下圖:
此圖是針對 Kindle 的各種版本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同時還有一些個人在使用上的一些心得與觀察,提供給大家參考~
在 Kindle 的四個版本中,個人覺得差異最大的部分…應該還是在 LED 的輔助光源吧?首次購買的基本版 Kindle 雖然最輕,但是沒有輔助光源,晚上在戶外閱讀時眼睛會有點吃力…;如果你是閱讀慾望超強的書蟲的話,建議還是買 Kindle Paperwhite 的版本,這樣即使半夜走在路上沒有路燈,也可以舒適的閱讀。
Kindle PaperWhite 不只是在解析度上比之前的 Kindle 來得高一些,在想顯示上也比較不會有殘影;最重要的是有 LED 輔助光源!
因為 Kindle Paperwhite 的 LED 輔助光源與一般的手機 、平板不同,雖然一樣會有光源,但感覺不會對眼睛帶來太大的負擔;即使是在有輔助光源的情況下,Kindle 頂多也只是好像書本照到檯燈的亮度而已~
至於 Kindle Voyage 以上高階版的翻頁按鈕…到是沒有那麼吸引我;因為在 Kindle 基礎版的操作經驗中,除了在 “畫重點” 時 Kindle 的反應速度會讓人稍微惱怒以外…其他基本的滑動翻頁、或是點按畫面翻頁時,反應倒是還蠻快的~
美版的 Kindle PaperWhite 在質感上… 比 Kindle 基礎版再扎實一點、外觀以及觸感上也比較細緻!(上圖為美版盒裝內的所有內容物)
除了 Amazon 的電子書外的應用
Kindle 除了可以閱讀在 Amazon 上購買的電子書外、你也可以把 PDF 以及 Instapaper 的文章放到 Kindle 裝置中閱讀!
在 Kindler 中閱讀 PDF 檔案
在閱讀 PDF 的部分,Kindle 的表現有點弱…。因為一般的 PDF 在 Kindle 中只能滿版閱讀、以及局部放大;但偏偏 Kindle 在縮放畫面的操作反應很慢,所以你如果要在 Kindle 中愈讀 PDF 的話要有點耐性,等待他反應過來…。
如果你把 PDF 放到 Kindle 中閱讀的話,感覺大概就是像上圖這樣;字體會比較小,然後如果要放大或是調整畫面位置的話,速度會比較慢一點點..
與 Instapaper 合體!稍後閱讀不間斷~
但是!如果是網路上的文章的話~ Kindle 可已結合 Instapaper 使用,變成你的隨身學習利器!不但可以設定自動同步稍後閱讀清單,還可以即時將你查詢過的單字列入 “單字帳” (學習單字列表),方便你在通勤、等車的時候還可以順便背單字!
在 Instapaper 中輸入你的 Kindle 信箱後,就可以定期在 Kindle 中收到 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文章。
Kindle 的免費字典與單字學習功能
Kindle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你購買了 Kindle 之後,就可以直接在選單中下載 5本免費的英、日文電子字典”。
購買 Kindle 後可以直接下載免費的電子祭典!日文的部分是附贈 ”大辞泉”。
當你在閱讀 Amazon 購買的電子書或是 Instapaper 的網路文章時,只要觸碰螢幕選取詞彙,Kindle 就會自動幫你查詢單字語意、或是透過 Wi-fi 查詢維基百科看看有沒有相關資料說明、甚至是直接網路連線取得線上翻譯!
除了支援內建的字典與線上翻譯、還有維基百科外、Kindle 還有內建單字學習的功能!
而且、所有你在閱讀中查詢過的單字,都會自動加入 Kindle 的單字學習列表中,你可以在閒暇之餘打開單字本還複習不熟悉的單字!
所有 Kindle 中查過的單字,都會自動加入單字列表;在閱讀時還會以字卡的方式顯示、同時可以查詢該單字是在哪篇文章中的哪一句話,藉此來加強記憶!
Kindle 的試閱功能
不管你有沒有實體的 Kindle ,現在不論是 手機、平板、或是 Mac、Windows PC 都可以下載 Kindle 的 App 來購買 、試閱 Amazon 上的所有電子書籍。
雖然目前還沒有台灣的書籍可以購買,但是你也可以自行去一些較大的電子書籍網站,購買電子書後再將檔案放到 Kindle 中閱讀。
不同國家販賣的 Kindle 有什麼不同?
目前手邊的兩台 Kindle 剛好是 1台美版(Kindle Paperwhite)、 1台日版(Kindle),除了日本有附紙本說明書外…包裝內容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照片左邊是美版的 Kindle ,盒子裡面除了 Kindle 以外還有一張黑色卡片說明;右邊的日版 Kindle 還有附贈一本各國語系的基本操作說明手冊。
在 Kindle 選單語言的部分,在第一次開機後就可以選則你習慣的選單語言,目前至少有:Deutsch、English、Espanyol、Francois、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等語言選項。
初次開啟 Kindle 時就會有選取語系的步驟,即使外語能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先用簡體中文撐一下~
註:即使沒有紙本說明書也沒有關係,因為 Kindle 在設定好語言後,也可以下載電子的說明書!
使用約一年後的心得
雖然 Kindle Paperwhite 價格稍微高了一點;比起 Kindle 來說 Paperwhite 在夜間閱讀時還是比較便利!
另外,由於 Kindle 的觸控反應速度沒有平板來得敏捷、像是 PDF 這類的檔案還是在平板或是電腦上閱讀會比較方便一些;不然光是在那邊調整閱讀範圍就會讓人肝火上升…。
相較起 PDF 檔案;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就強大許多!目前的使用習慣還是把所有想看的文章直接加到 Instapaper 的閱讀清單為主,等到它們自動同步到 Kindle 後再來閱讀。
如果你有有畫重點的習慣,也配合 Kindle 的 highlight 功能來整理重點,將文章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加到 ”マイクリップ”(剪貼簿);或是將喜歡的字句及時分享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甚至是結合 iThoughtsX 或是 Evernote 等軟體來做重點整理。
相關連結
Kindle 產品介紹
Amazon 日本官方網站介紹
Amazon 美版官方網站介紹
Youtube Kindle Oasis vs Kindle Voyage 比較影片
Amazon 電子書讀到飽方案
Kindle 的 PDF 檔案閱讀實境影片示範
Kindle App 下載
台灣電子書下載
Readmoo.com
Google Play 圖書
iRead eBook
by Mr.Wuli | 7 月 10, 2016 | 軟體推薦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運用 iPhone 與 Mac 來協助自己學習的方法;以及我正在使用,覺得還不錯的 App 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由於個人語文偏好的關係,下述的 App 以及說明範例會有部分日文介面,還請大家督多見諒..m(ˊㄦˋ)m )
記錄自己成長的過程:Study plus
過去我也用過 anobii 書本整理軟體,但是有一段時間他們的更新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才跳槽到 Studyplus。使用後覺得除了目前沒有英文版以外,基本上都還蠻不錯用~
Study Plus 是一個可以幫助你記錄自我閱讀目標的網站。除了可以自行用手機掃描 ISBN 來更新書庫外,如果你購買的是非日本出版的書籍的話,也可以用手機自行拍下書本封面上傳;同時記錄下每天的閱讀進度(時間、頁數)。
在 StudyPlus 的書本整理介面中,你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登入的書籍!
另外,Study Plus 不管是網頁版、還是 iPhone 、 iPad 的 App ,都可以替書庫裡的書進行分類、管理;同時也可以觀看自己學習的時間的分配與記錄。
如果不想要給自己壓力的話,也可以利用碼錶功能來計時,看多少就記錄多少~(這樣才更有壓力吧!)
另外還有一個很方便的碼錶紀錄功能,可以在開始閱讀前就按下計時,來記錄自己閱讀的時間。避免手動輸入上的煩雜步驟與統計困擾。
一步一步突破語言上的障礙:大辭泉
大辭泉是我目前主要在使用的日文電子字典,雖然後來也有買 “漢辭海” 但實際上卻很少用到..
在個人目前學習的資訊中,日文書籍佔了 80% 的比重,會看日文書籍不是因為自己的日文有多厲害;而是因為我英文非常的爛…如果想要學習到更多的資訊,比起英文來說,日文可以減少學習上的時間成本。
雖然如此…在閱讀日語書籍的過程中,每天還是都會遇到一堆不懂、或是不會念的漢字;在初期的學習過程中,我曾經很迫切地想去查出那些不懂的單字的含義、或是讀音,但後來發現…這樣的學習方式不但沒有學習效率,還會破壞讀書的步調,反而更容易分心。
大辭泉有內建手寫輸入功能,可以讓你查詢不知道怎麼讀的漢字!(然後亂買一隻觸控筆…)
為了改善上述的那些問題,我開始準備一本小本子,先把不懂的單字寫在筆記本上,等待看完的書本後,再把他們用 “大辭泉” 電子字典去統一查出字意、或是讀音。
稍後閱讀的資訊清單:ReadKit、Newsify
不管你想要自學的是什麼,在網路上一定會有很多你可以看的資料,只要有心收集、整理、閱讀,一定會有所成長。
在 ReadKit 裡可以以搜尋任何已讀或是未讀的文章,同時還可以下標籤或是加入最愛(星號)。
在收集的部分,我會利用 ReadKit 來整理我的網路訂閱,不管是部落客的文章、還是 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清單; Readkit 都可以統一匯整、搜尋,讓你不需要購買 Instapaper 的付費服務,也能夠搜尋所有的文章清單 (包含 Instapaper 、Reedly、Reeds、Readability )
手機上的 RSS 閱讀軟體有很多,會選擇 Newsify 是因為他不需要月租費用,可以直接購買進階功能;瀏覽上也算舒適方便。
可惜的是 ReedKit 目前還沒有 iPhone 版本,所以在手機上我會用 Newsify 來取代 ReedKit 閱讀訂閱文章。雖然介面的設計稍有不同,但如果你有設定好 Instapaper 帳戶的話,一樣可以搜尋 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清單。
購買、閱讀海外的專業書籍:Kindle
Kindle 強調的就是輕薄、以及舒適的閱讀體驗,比起 iPhone 、iPad 的藍光螢幕來說,Kindle 算是睡前最舒適的閱讀工具了。
閱讀的方法與管道有很多,不論是看實體書、還是電子書,都一樣能夠獲得許多專業資訊。但實體書雖然閱讀起來舒適;在攜帶上卻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常常會遇到那種 ”想帶本書出門,包包重的要死,卻沒讀到的窘境“。
這時候Amazon 的 Kindle 就是非常方便攜帶的一種新選擇!不但擁有幾乎比 iPhone 還要輕的重量,還可以讓你很輕巧地帶上 10 本以上的電子書籍!不需要煩惱今天出門要看哪一本書。
Kindle 除的輕巧舒適外,個人覺得他的字典功能也是蠻強大的!內建的字典..基本上比 iPhone 內建的都還要準確~(在日文方面,不管是辭書型、還是變化型都可以查得到!)
使用 Kindle 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 ”它會幫你自動彙整你查詢過的單字“ ,讓你可以在通車或是等車通勤時,複習那些自己曾經查過的單字。
iPhone 、iPad 上的最強閱的網頁讀工具: Safari 閱讀應用
Safari 的夜間閱讀模式就跟 Instapaper 一樣深得我心!
自從 Safari 加強了閱讀模式後,用手機閱讀網頁資訊就變得越來越方便、舒適了!你可以利用 Safari 的閱讀模式來過濾網站上的橫幅廣告,讓看網頁資訊就像看電子書一樣,提升閱讀上的舒適感、同時還可以自行設定喜歡的頁面設定與字型大小!
在 Safari 的中選取單字後,會跳出閱讀以及定義單字的選項,可以快速確認單字發音~(非常便利)
而且!你還可以透過 iPhone 內建的 “朗讀” 與 “定義” 功能,來查詢日語、或是英文單子的發音、查詢單字的字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利用 Mac 、iPhone 、iPad 來學習語文~✨
網頁自動翻譯功能: Microsoft Translator
如果你的手機有下載安裝 Microsoft Translator 的 app ,可以透過該 App 的內建設定來翻譯手機中的網頁內容。
另外,如果你的手機有下載 Microsoft Translator 的 app 的話,也可以透過設定來替網頁文章翻譯;雖然翻譯內容會有點弱差,但是如果自己本身有一點外語基礎的話,應該也是可以看得懂幾乎 8 成左右吧。
關鍵字搜尋功能
iPhone 的網頁關鍵字搜尋功能也是我最近才發現的,設定方法很簡單,只要在 safari 下方按一下最中間的按鈕,接著滑到最右邊選[更多],然後把 [在網頁尋找]的選項拉到上面的順位即可~
我是用了 iPhone 很久才知道原來 Safari 還有這樣的 “網頁搜尋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在手機、或是平板上的 Safari 進行搜尋關鍵字!
結語
以上這些都是個人在使用 iPhone 這幾年來,覺得很方便的學習工具,分享給大家參考!
你都怎麼使用 iPhone 、iPad 在學習呢?如果你有更方便、或是不錯的學習工具,也歡迎你留言、跟我分享唷~
「在自學的路上,重點不是爆發力有多麼強大;而是我們能持續多久..」
相關連結
StudyPlus 官方網站
下載大辭泉 App
ReadKit 官方網站介紹與下載連結
Newsify 官方網站介紹與下載連結
Kindle日本官方網站介紹與機種比較
Kindle美國官方網站介紹與機種比較
Microsoft Translator 翻譯 App 下載連結
by Mr.Wuli | 1 月 17, 2016 | 網站經營 |
Ulysses 文字編輯軟體
最近發現了一套軟體叫做 Ulysses ,是一套專門為文字編輯工作者所開發的w文字編輯軟體。Ulysses 的介面非常的簡潔,不但支援 HTML、PDF…等多種文件預覽,同時還支援快速編碼以及夜間編輯、專注撰寫..等編輯模式。(在那之前我也用過 Alternote 以及 Evernote 與 Simplenote …等文字編輯軟體,但 Ulysses 就像是這些軟體的加強精簡版。)
快速編碼
支援快速編碼功能
以往在 Html 文件中的 標題標籤 必須使用 <h2> </h2> 來標記註明,但在 Ulysses 中可以改用 # 取代,例如 <h1>編題1</h1> 可以改 Key 成 #標題1 ,如此一來就少了許多步驟,編輯起來也變得更加快速了。
插入圖片
插入圖片與輸入連結網址
Ulysses 還有一個好用的地方就是圖片的編輯管理功能。以往我的習慣是在文章全部編輯完以後,再將圖片上傳到圖床,最後再將圖片拖移到文字中做編排;但在 Ulysses 中你可以一次完成這些步驟。
在 Ulysses 這套軟體中,你可以直接將圖片拖移到編輯畫面中,Ulysses 會要求你輸入圖片網址 標題 圖片說明 等內容並在之後自動轉成 Html 的對應程式碼。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只需要輸入好註解與網址後,將轉碼過後的檔案貼到網誌的編輯後台即可。
建立與管理文書資料
資料夾管理模式
另外,他也可以將你編輯好的文章進行管理,同步你的 Finder 資料夾,幾乎可以等同 Evernote 筆記本管理功能(因為它也可以雲端同步);雖然進一步的使用方式,可能還要再研究一陣子,但如果結合雲端同步的話,應該可以取代 Evernote。
使用心得
目前使用 Ulysses 寫了兩篇文章下來感覺來不錯,新增標題跟圖片都蠻快速的;可惜新增圖片沒有快捷鍵命令(關於這點可以在系統偏好設定裡面去新增快捷鍵,如果有需要之後再寫教學..)。至於快速編碼的功能…如果一時不習慣的話,在軟體右上方的選單中也有小抄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基本上,這套軟體開發商設想的滿周到的,在一打開軟體的同時就可以看到 28 小篇幅的教學引導,讓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摸索就可以馬上上手這套軟體;而且在看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體驗軟體的功能與操作方式!
看到這邊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下載試用版本測試看看,雖然官網說可以試用7小時,但我發現如果你不把程式放進應用程式資料夾的話(就一直放在下載資料夾)好像就可以延後試用期限?雖然這只是我的猜測,但我確實一直使用試用版到現在….Otz
相關連結
Ulysses 官方網站介紹
Alternote 官方網站介紹
Evernote 官方網站介紹
Simplenote 官方網站介紹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