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做生意,如何開始你的第一步?做網站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事

在網路上做生意,如何開始你的第一步?做網站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事

哈囉大家好我是 Wuli,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 “關於網頁設計的一些流程” 。那會想要跟大家聊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朋友之間的介紹之下認識了一位業主,他希望我能夠幫他設計他的網站。

那我本身除了從事音樂教學相關工作以外呢,我也會自己去接寫案,例如 “做一些網頁的設計”。只是最近已經間隔了一段時間沒有再接這些案子了。今天我就來稍微整理一下,跟大家聊聊「當你想要製作一個網站的時候,通常應該要做些什麼樣子的事情?」

如果是我的話呢.. “首先我會對我的客戶進行一段深度的訪談“ ,透過這一次深度的訪談呢,引導出業主內心深處的需求。因為有很多時候想製作網站的人呢,可能只是因為別人有個網站,它也覺得自己應該要有一個網站!而想這個做網站對他來說,就是只是一個念頭。但在他的心裡其實沒有什麼想法。

這是因為他沒有經驗、所以也不知道該怎麼去釐清「自己要些什麼?」所以我認為 ”一個好的設計師、或是一個好的網站設計人員,應該要能夠引導出對方說出他內心的需求“。也能夠在設計之前了客戶的需求有更深入了解,以免你做更多的白工(例如網站都做好了,客戶才說這跟他想的不一樣)。

那我的訪問呢,大概會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接對就是 ”網站設計企劃” 的部分

第二個階段則是關於 “設計的修正” 例如:“網站運作的功能”、還有 ”網站的目的性“

網站的目的性是指 “這個網站建置好了以後需要達成的目的

首先要了解的是這個網站製作的目的!這個網站製作目的到底是要 ”提升形象“ 呢?還是要 ”增加銷售“ 呢? 是否要有購物車的功能?這些都是我們網站製作人員在開始動工之前需要了解的。

那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是這個網站的目標族群有哪些?比如說:是年輕人?還是退休人士?又或者是特定專業人士..等等。

第三個階段呢,我們會針對目標族群想出解決方案。什麼意思呢?就是假設你今天的客戶是一個

上班族,他的生活習慣是什麼樣子?身為一個網站設計師,如果我們可以了解目標族群的輪廓、生活型態,去假想針對這樣子的人呢,我們要怎麼樣打動他們?

第四個階段則是針對 “企劃與內容進行討論”

例如當我們要做這個專案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合作?對方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料?供我們在設計網站的時後可以應用。或者是說我們要怎樣配合?時程以及開會的時間..等等。

然後接著的最後一步是確認、以及了解對方對於需求內容的優先順序。什麼事情是他最在意的?

什麼事情是他可以接受的?在我們開會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需要去釐清這個部分。

那如果大家對這樣子的話題有興趣的話,接下來我會再深度的介紹關於開會以後的流程。也就是如果我們真的確定要簽約、然後要製作網站的時候會怎麼樣進行、以及在做一些調查的工作時會需要注意什麼事情?

我是 Wuli 今天的文章就先到這邊了,這篇文章呢是我一開始在錄製 Podcast 的時候想到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內容。雖然剛開始在摸索期得時候音質沒有掌握得很好,但我覺得如果把這些內容隱藏起來似乎又有點可惜,所以就寫道 Blog 當中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想要瞭解更多關於網路創業、或是如果自己架設網站這樣的內容的話,也可以關注我的網站。感謝你的收看,祝福你有個愉快的一天。

如何把臉書毒藥變成強效威爾剛!

如何把臉書毒藥變成強效威爾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 facebook 演算法越來越奸詐了!不斷絞盡腦汁的把你綁在手機螢幕上,不知不覺得吃掉你 1/3 的人生。今天這邊文章就是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怎麼把虛耗你生命的 Facebook 變成幫助我們賺錢、經營品牌的工具。

首先我先自首一下… 基本上近些年來每天一起來得第一件事情,就是 “打開 iPhone 開始滑 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有時候甚至會不知不覺得就在床上滑了一個小時了,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西,這樣的習慣真的很 ”母湯“( 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多沒沒有紀律 )。

先前也成經在 Podcast 上面跟大家聊過,自己對於臉書成癮症的一些對策;而經過這些調整後,這幾週開始我發現自己的臉書內容似乎已經百分之 80 % 變成我想關注的新資訊了;而那些吃吃喝喝、腥羶色也有小幅度減少( 不小心還是會被推薦的影片 拐走… )。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改變,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作為一個參考。

取消關注不熟的朋友

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因為工作或是聚會的緣故加了不少臉書的好友,但實際上真的熟識有在交流的也不是那麼多;有時還會不小心看了某位臉友的動態,facebook 就開始不斷的推薦該臉友的最新消息。其實這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真的想關注的朋友、家人、或是新訊也會因為這樣被排除了。所以因為想更專注於工作以及好奇的資訊,我開始退關注身邊多數的好友(反正真的想看看對方最近在做什麼的時候,再去對方的版上看也是可以啊 )。

經常按讚&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臉書專頁

除了取消關注好友動態以外,我也開始養成經常按讚感興趣的動態、以及把特定的 Facebook Pages 設定成搶先看( 雖然追蹤搶先看的專頁數量有限,但也可以事後進行調整 )。而且我發現真的經常這樣 Like 想看的相關資訊後,臉書也開始向我推薦我真正需要的新訊以及貼文。

把我的珍藏設定成書籤

以前桌機會把臉書設定成書籤,一點擊連結就會跳到臉書的首頁動態,不知不覺就很直覺的開始滑起來了,腦神經與手指幾乎都已經被制約了,時間一到就想要去看看有沒有新的些什麼…。但自從今年開始書籤裡的 Facebook 已經改成自己經營的臉書專頁,這樣一來也可以改善一打開臉書就開始無限下滑的壞習慣;而再進階的設定是把桌機的 Facebook 連結設定成 “我的珍藏” ,這樣一來應該就可以慢慢開始改變習觀,讓自己在使用桌機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在通勤或是行走時想看卻沒有心情看的長篇文章。

把 “我的珍藏” 進行分類

以我的分類來說吧,基本上有 “這樣的影片才有人看” 、 “自己試著做一次” 、“學習” 、“下載” 、“想買” 、“數位音樂製作” 、“設計” 、“同業行銷文” 以及 “了不起的人生” …等分類。希望透過這樣的分類,讓自己保持在積極進取的狀態。

另外其實臉書現在也有提供 “珍藏影片” 的分類頁籤,可以幫助你在公車上觀看自己先前想看卻沒時間觀看的影片,我覺得確實是個很方便的功能,它可以讓你在想看影片放鬆、不想看文章的時候打發時間( 但卻不至於太鬆散 )。

YouTube 影片示範

你的節目看板 / Watch

這也是臉書新推出的一個功能,可以觀看你追蹤的臉書粉絲頁的影片。在電腦版上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紛絲頁觀看其影片內容,但在手機上時臉書會參雜一些熱門影片給你(基本上都是會讓你忍不住觀看的影片 … );如果沒有訂閱 Netflix 的話.. 這也許是個不錯打發時間的功能?

註:但因為 Facebook 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所以如果有訂閱 YouTube Premium 方案的話;能在 YouTube 看的影片,盡量不要在臉書上看摟。

小小的總結

基本上… 稍微研究一下以後,還是覺得 “臉書” 的推薦影片太恐怖了!害我現在越來越不敢在 Facebook 上面點擊影片觀看了…;不曉得大家對於這一兩年臉書的改變有什麼想法呢?如果你有不錯的方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說摟!

我是 Wuli ,我們下篇文章見!

分享新手如何申請以及經營 Apple PodCast 所需要基本工具與製作教學分享

分享新手如何申請以及經營 Apple PodCast 所需要基本工具與製作教學分享

最近開始想嘗試看看 PodCast 分享方式,所以就開始著手摸了一下怎麼樣可以開始 PodCast 的節目。

製作器材的需求&選擇

也因為製作音頻的器材對我來說本來就滿熟悉的,所以在製作器材的部分我個人其實是直接挑過的。但如果你想要了解關於如何使用音訊器材來協助你完成 YouTube 或是 PodCast 的拍攝與製作的話,可以到我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去查詢更多關於錄音器材以及剪輯軟體的相關資料。

當然在此也簡單地為大家整理一下,如果你需要從事 PodCast 或是 YouTube 節目時需要準備一些什麼樣的音訊器材:

  1. 麥克風 ( 有分錄音室的類比麥克風 & USB 麥克風兩種)
  2. 錄音介面 ( 簡稱 Audio Interface 負責轉換訊號以及接口 )
  3. 音訊編輯軟體 (簡稱 DAW ,相關的軟體介紹會後面補上)
  4.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麥克風的選擇

關於麥克風的選擇

首先關於麥克風的選擇上,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專業錄音室會使用的類比麥克風 、以及方便簡單的 USB 麥克風( 價位相對便宜,不需要連接錄音介面使用起來簡單快速)。

註:類比麥克風常見的入門選項有 Shure 的 SM58 或是 behringer 的 C-1電容式麥克風 ;但上述兩種都需要再另外購買 錄音介面 (Audio Interface)才可以連接電腦,關於錄音介面的資訊會在後面的文章提到。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簡單快速的做出選擇,在此先直接給出結論:

選項一
如果你想要製作音樂節目或是兩人以上的廣播節目,請選擇 Audio Interface 以及 類比訊號的麥克風。

選項二
如果你只是想要簡單的錄製 PodCast ,並且以單一主播的方式呈現,可以直接購買 USB 麥克風( 可省下購買錄音介面的錢 )

想了解更多關於上述器材的差異歡迎前往我的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搜尋 “麥克風”。或是到我另一個 YouTube 頻道 “宅男開箱吧” 的播放清單觀看相關錄音器材介紹。

關於錄音介面的選擇

簡單來說 錄音介面就是一個負責轉換 類比 & 數位 聲音訊號的機器,同時它也具有轉接不同設備接頭與接口的功用。如果你使用的是像專業錄音室所使用的 “電容式” or “動圈式” 的麥克風的話,那麼你就會需要購買這項器材。

一台好的錄音介面,可以讓你獲得更好的聲音素材;但如果你有好的音頻校正技術,也可以在後期靠音頻編輯軟體做稍微的修飾。但如果不具有音頻修正相關技術的話,建議還是購買較好的 麥克風 & 錄音介面,可以節省掉你很多修正音頻的時間;當然在這邊我也幫你整理好我推薦的錄音介面,讓你可以減少踩地雷的經驗!有興趣的話請看這篇文章:『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想了解關於更多不同音頻剪接軟體的差異請參考:https://liswei.com/tw/best-daw-software-for-2018/

取得免費的錄音編輯軟體

簡單且免費的音訊編輯軟體有很多,Windows 用戶我推薦使用 Studio One 這套軟體,它有很多種不同的版本可供選擇。但值得慶幸的是如果你只要製作 PodCast 的話 ,它的 Studio One 4 Prime 版本可以讓所有人免費註冊下載、安裝,而且沒有使用期限。關於不同版本的相關差異,也可以參考我另外一個網站的整理資料。

註:如果你有購買 PreSonus 公司所製作的錄音器材的話,即可免費獲得進階版本的 Studio One Artist 音頻編輯軟體。

但如果你是蘋果電腦的用戶的話,在每一台 Mac 電腦內都會附贈一套 Garage Band ,這套軟體應該可以滿足你基本的音頻剪接需求。簡單的教學入門與介紹也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網站準備的資料。

Studio One 軟體操作入門教學影片清單

GarageBand 音頻剪輯快速入門教學影片

更多其他軟體的選擇以及差異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宅錄手冊:當前所流行的 DAW 軟體 2018

想了解更多監聽喇叭的差異請參考:https://liswei.com/tw/selecting-the-right-loudspeaker/

監聽耳機以及監聽喇叭

一般來說只要是從事音訊相關工作或是音樂製作的人,都會需要一套還算標準的監聽系統。這就好像做視覺設計的人需要一台沒有色差的螢幕一樣重要!

但為了要做 PodCast 就買監聽喇叭可能有點讓人卻步,畢竟價格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在這裡簡單的做個總結..

監聽耳機推薦 PreSonusHD9

狀況一:

只想要先簡單的嘗試拍拍 YouTube 或是 PodCast ,可以買一台好的監聽用耳機。( 推薦機種: PreSonus HD9 或是 鐵三角 m50x )

上圖為我工作是的基礎設備,部分器材是因為音樂製作需求所購買的,如果你只是要經營 PodCast 或是 YouTube 只需要我上述所提到的器材即可。

狀況二:

有音樂製作需求,想要更精準的處理好你的影像聲音..
麥克風 + 錄音介面 + 監聽耳機 + 監聽喇叭 =個人音訊工作站。

如果你擔心不知道購買後要怎麼使用,可以參考我們的一對一課程;或是私訊找我幫你代購,這樣我會在交貨時提供你技術上的協助。

關於 PodCast 的申請方法

要聲請 PodCast 之前首先你需要先具備一個放置音訊檔案的地方( 也就是你節目內容的空間,簡稱 Host )。目前我所知道的 Host 有兩個選擇 SonudCloud 以及 WordPress。

目前的 SoundCloud 還沒有支援中文介面,英文不好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所整理的 “SoundCloud 快速入門手冊”

Host 的選擇

SoundCloud 是一個國外的音訊社群平台,有點像是 “聲音版的 YouTube”,有許多音樂人會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音樂作品,當然也有很多 PodCast 的播客會將自己的音訊內容放在上面與大家分享。

Wordpress 工具

WordPress 則是一個網站的後端工具,可以協助網站主更有效率的管理以及設計自己的網站。如果你沒有網頁相關技術的話,WordPress 對你來說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如果你想了解關於這方面的資訊的話,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也許未來有時間的話,再幫大家整理一下關於 WordPress 的相關資訊。

關於這兩個 Host 該怎麼選擇? ( 也就是你的 PodCast 內容要放在哪裡 ) 我的建議是不管你是不是有使用 WordPress 的平台,SoundCloud 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原因是即使你要將音訊放在 WordPress 上的話,還需要再額外下載插件軟體 ( Blubrry ),同時也需要支付月租費用。然而花相同的錢..投資在 SoundCloud 上你也許因此會獲得更多的聽眾。(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果你有更好的提案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

註:目前的 SoundCloud 還沒有支援中文介面,英文不好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所整理的 “SoundCloud 快速入門手冊”

如何將 PodCast 的內容連結到 iTunes Store ( optional )

如果你希望你的聽眾可以直接在 iPhone 或是 iPad 上訂閱、收聽你的頻道的話,必須先向 Apple 提出審核聲請。

申請窗口:https://podcastsconnect.apple.com/

進入上方頁面時請登入你想要使用的 APPLE iD ( 如果沒有 Apple iD 就無法申請審核 )

登入帳號後請點選左上方的 + 鍵來新增你的 RSS feed 連結( 此連結你可以再 SonudCloud 上找到 ,如果沒有此連結就無法進行審核以及通知訂戶你有新增的 PodCast 內容 )接著按下 “Validate” 進行審核。

註:RSS feed 可以在你的 Podcast 帳戶中的 Settings > content 中找到。

PodCast 申請驗證方法

按下審核後需要等待約幾天到幾個禮拜的時間,有的人會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而我的經驗則是沒有收到審核通過的信件,最後還是等了很久後,耐不住性子登入後才發現原來已經通過審核了。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我個人申請 PodCast 的經驗以及一些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身邊需要此資訊的朋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喜歡音樂製作或是網頁設計等相關的話題,歡迎來收聽我的 PodCast ~

另外我也寫了以下這些關於 Podcast 相關的文章,也許你會喜歡?

想做 Padcast 嗎?這裡教你怎麼選工具怎麼錄製高品質的聲音

如何在在 Spotify 以及各大平台上架你的 Podcast 節目

如何在 SoundCloud 更改你的 Podcast 節目簡介內容

PS. 如果你在申請時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是問題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我有看到的話.. 有時間再幫大家整理解決方案。

我是 Wuli ,那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聊摟

關於我在那些年設計網頁的心得

關於我在那些年設計網頁的心得

大約在 2014 年的時候,曾經和朋友一起為客戶設計網頁;但後來因為自己的時間分配與未來規劃的關係,決定暫停藉洽網頁企劃與設計的工作..。但最近因為該網頁的網址與伺服器都要到期的.. 打算寫一篇關於這個網站當初的設計構想、順便做個記錄。

關於網頁的設計念

當初在製作這個網頁時,我個人主要負責的是分析、文案以及網站的 Coding 工作。由於一開始我們就打算以一條龍的方式幫客戶設計網站,包含網頁製作時會用到的商品攝影的規劃、文案、視覺設計、甚至是品牌的 Logo 與 店面招牌、商品包裝.. 等等;所以最後設定以 2人團隊的形象來製作網頁。

關於網頁的文案

只有 2 個人的團隊到底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為了要傳達這點,在討論文案時我們想了很多.. (究竟我們可以做到哪些工作、擁有什麼優勢?)

首頁文案:

先分析、在規劃

有效行銷、簡單管理、商品更新輕鬆搞定

我們認為在服務上跟一般平價網站設計不同的地方在於 ”BazzDesign 會與業主進行訪談、瞭解客戶的商品、以及分析該客戶在商品上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將品牌的商品特性與品牌個性結合到網頁設計中“,我們希望做出來的不只是一個漂亮的網頁、同時也能夠是個方便閱讀,讓消費者可以快速瞭解到商品與品牌優勢的網站。

在後台的規劃上,會先考慮客戶實際的需求,在經過討潤後,設計比較好簡單的的商品管理流程。減少客戶學習操作後台的時間成本、已經避免一些過於複雜且可能不需要的外掛功能。

帶來更多價值

凡事全力以赴、創造更多可能

我想很多打算創業人或是老闆都希望設計網站的費用越低越好,最好是便宜、快、又美觀好用!但.. 聰明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阿~( 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錢一分貨 )

如果想要一個真正符合業主需求的網站,沒有充分的溝通、或是瞭解商品的特性與優劣,要如何能設計出一個有靈魂的網站呢?( 說靈魂也許有點誇張.. 但如果經歷過平價的網站設計、或是自己買過網頁版型來修改的經驗的話,我想就應該能夠理解了。)

所以好的服務重點應該放在價值、而不是價格;如果只在意價格那永遠會有更便宜的選擇。( 一隻 10 元錢的筆,和一隻 1,000 元以上的筆有差嗎? 如果覺得沒差的話,那麼就讓對方買 10 元的筆吧,因為.. 他要的只是 “有就好” ;而不是 ”值得“)

網站代表企業的臉

有趣不等於有效、便宜不等於有價值 傾聽、調查、分析是我們為你帶來更多的自信!

就如同上述所寫的 ”便宜不等於有價值“ 、 ”有趣不等於有效“ 等同 ”美觀不一定實用“ ;一個美觀的網站,如果操作、閱讀起來非常不便,無法讓瀏覽者可以快速的找到他要的答案,那就等同 ”一個好笑的廣告不一定會提高商品銷售“ 的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廣告 ”有趣不等於有效“ 的話,可以搜尋關鍵字:”David龔“ 、 ”換位思考“)

沒有經過分析就直接製作的網頁,就等同沒有寫好腳本、分鏡,就直接開拍的電影一樣;在內容品質上勢必會大打折扣。大家覺得會有片商想投入一大筆的金額在這樣的商品上嗎?

品牌、策略、行銷、設計

其實網頁製作就是包含了 ”品牌“ 、”策略“ 、”行銷“ 與 ”設計“,不管缺少了哪一項,效果都不會如預期來得好。

在現在這個什麼都在網路上搜尋的時代,網站就是消費者與你的第一個接觸點,消費者在不知道該商家(品牌)的情況下,要如何判斷該商品的可信度?( 例如:好不好用? 有沒有保障 ?)

個人覺得..一個網站要讓消費者感覺可以信賴,除了在搜尋引擎的排名外,美觀的設計也是增加消費者對商品感興趣的主要原因。

溝通、整合、執行、Coding

溝通是所以團隊形動的第一步,沒有兩好的溝通就不會有一個一致的方向,在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只會增加更多的衝突與修無謂的修正。

透過溝通的整合,能讓商品在製作時更有效的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及時間成本,例如品牌的所要傳來的形象如果沒有確立,就直接去執行設計,可能會造成完全相反方向的結果。

一旦有了良好的溝通、整合,才能確保工作在執行時能夠更有效、精準的完成每個階段性的任務。例如 : Logo 的發想、設計的風格、企業的識別色 與 商品包裝.. 等。

當一切的資料都整合好後不但可以減少在 Coding 時的時間,同時也能快速的套用現有的資源。例如網頁在不同的行動裝置上,需要有什麼不同的功能、使用介面與消費者體驗等等的,這些設計都必須符合一開始與業主、團隊所討論的方向一致;唯有如此才能做出讓消費者與業主都滿意的網頁與服務。

未來網站的內容規劃

關於 Mr.Wuli 這個網站,是我在結束網頁設計服務的經驗後所架設的網站。一開始的動機是為了證明自己在過去幾年的經驗,是可以快速套用在現行的網路行銷世界的。

我嘗試挑選了一個很多人都在撰寫的主題,並從中找出切入點,希望能將自己的網頁內容,用最短的時間曝光在 Google 搜尋引擎的第一頁。

經過大約三個月的時間,開始發現某些網頁的內容,已經開始曝光,並且在我不常更新的狀況下還能接到關於網路業配的工作。雖然工作的內容金額並不多,但也是我預料之外的事。

如果這在看這邊文章的你,剛好也想架設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我非常建議你可以從 WordPress 這個後台服務開始研究。這也是我目前所使用的網頁後台系統,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有點陌生,但介面都有繁體中文,只要有心想學,懂得搜尋網路上的資料,要獨立執行也並非是一件難事。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筆者在過去的一些網頁設計的經驗與紀錄,雖然不是這個業界的人、網頁設計也不是我主要的工作;但只要有心學習,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的。

如果你也有興趣架設自己的網站,可以參考看看我之前整理的 “網站設計-從企劃開始” 這篇文章與 PDF。

2017 的網站更新計畫

2017 的網站更新計畫

2017 年打算不時抽空更新一下網站,畢竟經過了 2 年,在語法的成熟度…應該有比之前進步吧?

在目前管理兩個網站中,一個是以音樂為主的 LiSWEi.com 、另一個則是為了進行實驗而架設的 mrwuli.com…;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該在這裡應該寫些什麼?所以就以 Mac 的一些使用心得開始整理,但後來想想:「其實 Mac 的使用者應該也都蠻精明的,可能不太需要多相同的教學內容吧?」

既然如此…還是寫些自己的東西吧?

關於 2017 的網站更新計畫

最近實在是太久沒有接觸設計相關的資訊了,為了督處自己能夠時時保持網站的更新進度,還是訂個新年計畫來趕鴨子上架吧!

網站選單修正

過去的網站選單除了改顏色以外,幾乎都直接使用 Theme 的原始設計。
過去的網站選單除了改顏色以外,幾乎都直接使用 Theme 的原始設計。

目前 LiSWEi.com 的網站除了主視覺還算滿意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的瀏覽方式與設計都需要做一些調整;不管是 menu 的內容、或是 Blog 的排版、以及陳列方式..等等,都有許多進度的空間。

關於網站選單的排列順序,我想應該會有一些差異,什麼選單應該放在前面的順位,什麼選單應該放在最後?應該還是會影響到網站的 SEO ;而且關於選單該不該分層級、或是該怎麼設計選單的動線應該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重點。

首頁

LiSWEi.com 的首頁概念主要是為了凸顯:「除了器材以外,音樂的設計與創意才是真正更值得關注的事」
LiSWEi.com 的首頁概念主要是為了凸顯:「除了器材以外,音樂的設計與創意才是真正更值得關注的事」

在 LiSWEi.com 的首頁動線部分,為了呈現簡單明瞭的網站內容,將首頁內容分成三個大重點 【服務內容】、【更新內容】與【聯絡方式】。

當初會這樣設計,是為了讓第一次來的人可以在點下 【首頁】選單後,就能快速的瞭解到這個網站的主題、以及最新消息。

因為我認為..如果一個網站的內容(選單)分類的很好的話, 其實首頁應該是越簡單越好;總之… 把自己當作使用者,想想自己在瀏覽別人網站時最討厭遇到什麼情況?而不是一股腦的想說想要給別人看什麼。如果能做到時時替使用者著想,應該網站也會慢慢受到更多人喜愛吧~

電子報頁面

為了統一網站的設計(極簡風),所有的底圖都沿用首頁的底圖來當背景。
為了統一網站的設計(極簡風),所有的底圖都沿用首頁的底圖來當背景。

關於訂閱的頁面的字體排版以及內容呈現其實…還蠻糟的;誰叫那時候還不懂怎麼寫語法,只能自己修修改改亂改語法..最後也就將將就就了????

服務頁面

早期剛接觸 PhotoShop 的時候還不是很懂它功能,幾乎都是靠著 Google 的功力使用購買來的套版來做修改。
早期剛接觸 PhotoShop 的時候還不是很懂它功能,幾乎都是靠著 Google 的功力使用購買來的套版來做修改。

在課程介紹的部分.. 其實有點偷懶(少做了一頁)!現在如果要重新設計的話,應該會在新增一頁【課程介紹】來做分流頁面。

之前有個做設計的朋友跟我說 ... 你的 iCON 也未免太牽強了吧?(但我想...網站的內容還是比較重要吧 ...所以一擱著就幾年過去了????)
之前有個做設計的朋友跟我說 … 你的 iCON 也未免太牽強了吧?(但我想…網站的內容還是比較重要吧 ...所以一擱著就幾年過去了????)

如果有時間的話… 應該也要自己畫個 icon,畢竟老是使用現成的素材難免有些 “圖不達意”!

軟體攻略(教學內容整理)

認真開始架設網站應該是在 2013 左右,然後差不多到了 2015 年中後,才開始陸陸續續的整理網誌內的教學(根據軟體的類別來做簡單的分類);但卻因為抽不出太多時間來設計,只好先簡單的用 【頁籤】 方式的進行分類。

不過..這麼做的話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很有可以會讓部分因為不知道【頁籤】可以點擊的人,因而錯過了【頁籤】內的資訊。

【頁籤】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不清楚的頁籤,很容易讓人忽略。
【頁籤】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不清楚的頁籤,很容易讓人忽略。

網誌文章列表

網誌文章列表應該是目前最滿意的編排了吧!熱門文章以縮圖的方式呈現、最新文章則以【標題】+【概述】的方式來分別層級。

我選擇把較多人感興趣的文章放在左邊、最新更新的文章則是方在右邊;透過閱讀時的視覺動線來增加文章的點閱率。
我選擇把較多人感興趣的文章放在左邊、最新更新的文章則是方在右邊;透過閱讀時的視覺動線來增加文章的點閱率。

聯絡頁面

在聯絡頁面的設計上,除了簡單的描述一下聯絡方式以外,還有基本的聯絡表單提供線上寄送訊息。

除了提供線上表單供訪客來信外,也在左下角附上 FB 的即時通訊,提供線上簡短的線上諮詢。缺點是... 表單送出按鈕的大小與表單格子不一致????
除了提供線上表單供訪客來信外,也在左下角附上 FB 的即時通訊,提供線上簡短的線上諮詢。缺點是… 表單送出按鈕的大小與表單格子不一致????

網站修改實行方案

為了升級目前的網頁內容,我先把另外架設了一個資料庫,然後將現有的網站內容都倒過去;打算等上述所有的目標都達成後再一次將網站更新。

其實在過去也沒有這樣做過,希望這次能夠一次成功;畢竟這樣一來可以拉長修改的時間,也不怕再更改的過程中,讓原有的網站服務受到影響。

另外也打算趁著這段時間補足一下載網路行銷的一些資訊,翻一下大學同學給我的原文書.. (希望可以看得完????)

 

總之歡迎喜歡網頁設計的朋友留言討論~~~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