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新手村:與你分享製作、剪輯影片與聲音後製的小技巧

YouTube 新手村:與你分享製作、剪輯影片與聲音後製的小技巧

最近我在想..在這個疫情大家都不敢外出的期間、而我又出車禍斷了一隻手…到底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人生中有很多事是無法選擇的,既然遇到了..就想辦法化阻力為助力。既然我遇到了,那就把它拍成影片放上 YouTube 跟大家分享,讓其他人可以避免和我一樣遇到這麼倒楣的事。(當然如果勁量還是以分享好事為主)

在我自己創業以及創作內容的過程中,也學到了不少新的技能,比如說寫作、如何錄製 emoji 的影片、如何結合 Podcast 和 YouTube、還有不斷練習對著鏡頭自言自語 .. 等。於是..最近開始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握學會的這些事情也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雖然這類的影片可能流量很低,但我想 “重點不是流量、重點是你想吸引哪些人?”。

所以未來如果我又學到什麼新技能,就會在空閒的時候把它拍成影片很大家分享。最近先整理一個 『 YouTube (影片製作)新手入門 』的影片是清單,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完以後如果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和我分享~

 使用 Gopro 製作影像的剪輯前置作業

如果你是使用 Mac 電腦,這樣的 GoPro 匯入流程應該可以加快你匯入以及整理的速度。對於之後的剪輯也會比較方便~

GoPro 雙機拍攝的畫面整理以及 Final Cut 剪輯流程分享

當妳出外旅遊或者是在同一時段使用兩台以上的機器拍攝時,怎麼樣整理會比較好剪輯呢?我想到這個方法跟你分享~

YouTube 影片的聲音後製小技巧(基礎篇)

這集我將會跟你介紹一個免費的混音軟體,你也可以使用它來免費完成影片的錄音(只要你有錄音介面或是麥克風)。

影片素材怎麼整理?不同的主題不同頻道的素材怎麼管理?

如果你想要讓你的影片中有一些酷酷的圖片或是 Logo ?我想這集的內容可以幫助到你~

如何將你的相機與麥克風收音的聲音分離、並且調整平衡

如果你經常在行進間或是騎車時使用 GoPro 拍攝影片,我想這集可以幫助你改善口述聲音被蓋掉的困擾~

加快影片剪輯速度!製作一個專屬於你的 YouTube 影片樣板

這集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的困擾以及我想到的解決方案!試試看~因該可以加快你剪輯以及美化影片的素度。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所有的方法都是我在學習如何當個 YouTuber 時所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果你也是剛開始嘗試做自媒體,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影片製作以及聲音處理的方法的話,也可以在影片或是這篇文章下方留言跟我說~ 也許未來我也可以研究看看怎麼樣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我是 Wuli 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篇文章見!

別讓過往的經歷阻擋你 “自我學習與成長”!

別讓過往的經歷阻擋你 “自我學習與成長”!

最近因為發生車禍..所以有些工作沒有辦法做,只能簡單的整理一下電腦。剛好過去為了做 Podcast 租用的 SoundCloud 空間也到期了,所以就想說是不是要轉移到 Soundon 平台試試看?

在移轉的過程中雖然有點不順利,但最終還是把 50 集以後的 Podcast 集數都移轉過去了。至於 50 以前的 Podcast 我在想要不要把它整理起來?雖然當初有點生澀.. 但回頭去聽聽還是有很多有趣的思考值得自己深思。

人生走到現在也快邁向 4字頭了。過去經歷過最窮的一段時光,身上只剩下 5 塊錢,那時候還在朋友的音樂工作室打雜的我連早餐、午餐都不知道在哪裡。全靠著周邊朋友與學生的幫忙。

後來自己創業,從一個學生開始,一直到了最巔峰的時期一個禮拜要教 40 個學生。每天都是不斷的工作,最誇張的時候一天只睡 2個小時。拼了那麼久想說應該也算穩定了吧?但市場會改變,競爭者也會越來越多。身為一個自僱者,永遠都沒有停下來的一天。你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事物,摸索市場的變化,提早替下一個階段想好合適的對策。這樣未來的路才能走得穩、走得長。

現在回來起來..當初會想要做 Podcast 只是想說:「反正該有的設備我都有了,為什麼不做呢?」也沒有想到怎麼盈利、或是後續太多的問題.. 只是覺得『人生就應該多嘗試』你不試試看怎麼知道自己會失敗還是成功?

就像我在第一集裡面講到的這個故事一樣,人生難免都會遇到失敗或是挫折,但如果你因為一次挫折就倒下了,或是放棄努力了.. 那才是真正的結束。這讓我想到前幾天看到 Netflix 的馬斯克登陸外太空的紀錄片.. 在那部紀錄片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他們不怕失敗、還是在每一次失敗中找出錯誤並且修正它」

祝福大家都能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一起加油吧。

剪影片的時候超卡!原來是素材沒整理?Event 素材整理 & 剪片速度改善篇 | mrwuli.com

剪影片的時候超卡!原來是素材沒整理?Event 素材整理 & 剪片速度改善篇 | mrwuli.com

最近我開始認真經營 YouTube 才發現即便我買到了 Mac Pro 的骨灰罈,還是沒有辦法很順的剪接影片!再剪接時還是會因為整合 Emoji 或是其他資料導致圖層太多,運算能力不足,導致在對影格的時候花費太多的時間!

於是我打電話問了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想詢問他否有改善的空間?在經過他的資訊後,我決定將素材移往 C 碟,每剪完一部影片就將資料刪除或是移轉到外接硬碟。看看這樣有沒有辦法加快我作業的速度,進而改善影片更新的時間。

關於我目前 Final Cut 的處理流程也一併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觀看 YouTube 影片

這集的內容是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剪輯影片的前置作業,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使用 Final Cut Pro 在剪輯影片,也許這部影片可以幫助到你!

訂閱 Mr.Wuli Channel ▸

Mr.Wuli IG ▸

FB ▸

收聽 Podcast 請參考下方連結:

Apple Podcast 收聽

Spotify Podcast 收聽

Google Podcast 收聽

Podcast 51 文字版:新的一年 試著給自己一些新目標;例如在問問題前先試著自己找答案,培養自己自我學習與分析的能力

Podcast 51 文字版:新的一年 試著給自己一些新目標;例如在問問題前先試著自己找答案,培養自己自我學習與分析的能力

又到了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呢..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什麼新的期望 ? 前陣子我有在 YouTube 看到一部影片,那部影片中的那位 YouTuber 他說了大概 100 的改變生活的習慣。而我也挑了幾個我個人滿認同的好習觀,想跟大家分享。同時也會陸續的 Po 在我的 Mr.Wuli 的 IG 跟大家分享。(我的 iG 帳號是 mrwuli.com_ )

在這一個平台呢(Podcast)。我會去分享一些,我覺得 “在新的一年裡,我想要挑戰的一些新的目標”。而這些新的目標呢,就如同這位 YouTube 的說法 “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新的目標,你的人生的運氣會怎麼改變!“ 也就是你會慢慢走向越來越好的人生。

在這邊先跟大家分享幾個已經分享在 iG 上的目標。比如說..”減少隨身行李,精簡等於增加行動力“。從前的我常常會怕自己學習的不夠快,所以我經常會找我的背包裡面放電子書、實體書、筆記型電腦.. 等等的一大堆東西。

放筆記型電腦在背包裡想說:如果有去咖啡廳的時候,可以再做一些內容的產出。但經過一陣子的實測以後,我發現包包太重對我的身體並不是很好;再加上後來有自己的工作室的關係,相對的也減少了到咖啡廳工作的時間。於是,現在的我是沒有筆記型電腦的。 在我還有租用工作室的時期,我會在我的工作室跟家裡分別各放一台 Mac 電腦,然後在通勤行動間呢,是利用手機來處理一些事情,比如說社群的 po 文啊,或是一些其他事情,像是收信、看 YouTube 或是課程等等 。

就以 Podcast 來說..過去我會在家裡先使用 Mac電腦還有錄音器材錄製好我今天要講的內容。然後錄製完後會直接上傳雲端,在通勤時我可以聽看看自己講的內容有沒有需要修剪的?到了工作室以後,再做後製的剪輯以及混音處理。當我把一些錄音時的雜訊以及底噪處理掉裡後,會檢查一下聲音的動態以及響度。最後上傳到 SoundCloud 的網站上,順便聽看看有沒有什麼音質上的問題?通常如果有問題的話,我會看看還有沒有時間修改,如果沒有有時間修改的話,我就會讓它去放水流…然後在下一次的錄音或是混音時再去做改進。

而每一次的改進我都會做新的嘗試,比如說用新軟體,或是新的插件。所以如果你是後期才開始聽我的 Podcast 的朋友們,你可能會發現我的 Podcast 是從 51 集開始到現在的 98 集,這是因為前面的 50集其實我就是在做一個測試,試試看會不會遇到什麼問題?畢盡我也不是專門做廣播電台的,所以在這 50 集走來確實也遇到很多的狀況。那在接下來的第51 集,也因為我們開始有找到一些廠商願意提供器材,供我測試、或是開箱。

另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就是 “當你有新的興趣時,就會想要買新的東西”。就像我最近買了一台重機,所以我就會想要買一些洗車用具。而當我要買這個洗車用具的時候,可能會先上蝦皮網站去做搜尋..可是在我搜尋的時候,又會很不放心。擔心現在購物網站上充斥著一大堆淘寶貨或者是中國製的東西..品質上可能會多少有些參差不齊。單由於我個人又比較喜歡買好用的東西;而不是便宜、但是會造成更多後續的困擾商品。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也是因為之前曾經在蝦皮上買過中國製的桑椹膏,但是吃起來就總覺得怪怪的?想了想食品的商品還是要小心一點比較好。而且我也還是比較傾向台灣製或是日本製的商品,心想:”如果有一個信任的人推薦那買起來就安心多了“。

所以我就在想會不會大家也會跟我一樣會有這個這樣子的想法(困擾)? 就是你不想要在網路上大海撈針,希望能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去推薦你應該購買哪個品牌的商品?他甚至他可以幫你買好、並且直接寄給你。幫助你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想…未來也許我們的這個平台可以試著朝這個方向去嘗試?去介紹一些我真正喜歡的一些商品與器材,或是我買了覺得好用的錄音相關器材才推薦給大家。並且如果你是跟我購買的話,那我也會教你怎麼安裝或者是協助你完成一些設定的的技術問題。如果有任何的問題也可以私訊問我,我會在我工作之餘的時間回覆大家。

當然如果是太深入的混音或是製作內容的應用,可能要用手機打字回答會比較困難。所以如果有這樣的需求的話,我還是建議你來參加我們的一對一課程,我會教你怎麼樣從頭到尾使用器材錄音、混音、甚至是製作歌曲、錄製 Podcast 、以及處理 YouTube 影像的聲音技巧。那如果是一些小問題…比如說像是 “為什麼沒有聲音啊?” 、“我要怎麼接線?” 之類的問題。我會用打字或是語音跟你做些說明、以及簡單的介紹。

再來要跟大家分享的另一個話題是 “為什麼我不喜歡參加 Facebook 的或是其他社群的討論區?” 這是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討論區裡面充斥著各式各樣 “想要快速獲得答案,但是卻不願意去找答案的人” 、而那些在上面回答答案的人,
有時候也不一定真的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因為每個人的經驗不一樣、情況不一樣。所以也許他猜測的答案或是解決辦法,對你並沒有辦法產生效果。

也許我們可以思考看看 “一個真的有辦法解決的問題的人,他有沒有時間可以每天在社群上面一直不斷回答問題?” 以及 “什麼樣的人會一直待在社群上面?”

而我自己呢,其實也非常少會在社群上問問題,在上面尋求解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養成了自己去找答案、會找國外資訊的習慣。只要我想要了解什麼樣的資訊,我就會在 Google 搜尋關鍵字,找看看有沒有解決方案或是相關的資訊與線索幫我我繼續深覺下去。如果沒有..我就會換一個語言去找國內資訊。雖然說現在慢慢的國內也有非常多厲害的人會在網路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但如果你真的要找解答或是你有遇到一些困難需要排除的話..我還是建議你要慢慢習慣用英文或是日文去找資料。

日文的話…我個人覺得是非常方便的一個資料來源,因為他們都會幫你整理、分析好所有的資料。至於英文的話,我就不太熟了,但目前的感覺是要在大量的資訊裡面做一些篩選?

如果你開始學會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你也可以培養自己對於事情的想法、看法。”你會知道你要怎麼樣搜尋關鍵字“、“你會知道人家都怎麼搜尋關鍵字”,甚至到未來你要產出內容時,你會知道 ”你該下哪些關鍵字“。

所以我會建議大家不要直接在社團上面問問題,也不要太期待在網路上留言就能獲得解決辦法。因為即便你問對了人,這個人如果想要協助你,他可能需要先看一下你問的問題是否精準,還有他要打一長串字來回覆你該怎麼解決,這一來一回要花的時間太多了。而他回覆你問題的這件事情的利益是單向的,在一個只有一方獲得利益的情況下,這段關係是無法持續下去的。

也因為這樣..我個人傾向也許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我會把它拍成影片或寫成文章,這樣就可以一次回答到很多人。所以我也不是不想回答你的問題,而是我希望自己能夠更有效率的來回答問題、或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更多有需要解決方案的人。

但如果你在我的影片或是文章下方留言,我有時間的話還是嘗試簡短的回覆你,或是貼我之前寫過的文章或是連結給你。因為這樣的互動、互惠關係,會比單向的索取來得更加長久、且對我們大家都好。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非常感謝你觀看這篇文章到最後,最近因為工作量越來越多的關係,我開始在思考要怎麼拿捏工作的流程以及內容。有在長期關注我們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最近網誌的更新會比 “Instagram” & “Facebook” 在稍微來得慢一些。其實這也是為了因應大家在網路上的瀏覽習慣,所做的一些調整。如果你對這這樣的文章的內容有興趣的話,也歡迎你前往我的 Podcast 收聽音訊版本的節目內容,或是搜尋 “狐狸先生的腦內雞湯” 應該就會找到更多關於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了。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我是 Wuli 期待有天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下次見

網頁設計必備前置作業 : 4個步驟找出最適合你的關鍵密碼 !

網頁設計必備前置作業 : 4個步驟找出最適合你的關鍵密碼 !

哈囉大家好我是 Wuli,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製作網站的第二個步驟第二個流程。上次我們已經有分享到

怎麼樣子去做事先的準備工作,包含如何引導對方說出他對於網站的需求、以及該怎麼進行訪問並且討論網站設計與企劃的部分。

那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的是 “第二個大流程 -網站製作前調查”!怎麼說呢?在一個網站製作前,我們必須要先去 Google 搜尋一下全世界的網頁當中,有沒有什麼相似的網站?可以最為範本供我們參考或是借鏡的。

1. 蒐集所有相似或者是參考過的網站資料

在這個步驟裡面的我會做的事情包含:1. 蒐集所有相似或者是參考過的網站資料。另如網站的風格以及設計的理念、導覽的方式;思考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去學習的?

以我的方式來說,通常我會先到這個比較知名的網站部落,去看看最近比較特殊的一些網站。例如:I/O3000 就是一個非常適合學習的一個網站設計部落。在裡面會放很多的關於網頁設計的一些優秀作品。而我會參考這些網站思考有什麼是可以變化應用的?並且從不同的版型中去思考如果是我目前要做的產業,他的風格適不適合?能不能很直覺得呈現我目前業主的內容?

2. 找到你喜歡的陳列(導覽)方式

另外,我這裡所說的樣板,不是直接買樣板來套用!而是在還沒製作網站之前,去看看 “如果是這個樣板,我要怎麼樣去設計?”

我知道有很多剛開始創業的人,他會上網去買一些網站設計套版,然後去改名字、字型、照片… 等等,但是你做到最後會發現,你喜歡的樣板之所以會漂亮;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照片拍得好看!所以我們在挑選套版的時候,要挑的並不是他的照片好不好看,而是他的功能以及它的導覽方式、佈局是不是屬於你適合使用的陳列方式。

以前我會去拆解這些樣板的程式碼,然後改變成我喜歡的樣子,但是這會非常花時間,因為你得先查找你想要更改的程式碼在哪一行、然後再去試著修改看看,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但現在你可以選擇更好的設計樣板,他甚至可以有的後台讓你去調整版型,相對來說也輕鬆很多。

3.查找相同屬性的網頁風格

我以前有一個很好的老師,他告訴我“在做任何設計前,先不要有任何想法!”,這個觀念我不只用在設計網站上、同時在我編曲、寫歌時,也很受用。比如說當你已經擬定好你的風格是乾淨大方的 “白色”、或是你要 “大畫面”?那麼你就找大量跟你目前所訂的方向相似的網站來做參考。

看一下在這麼多的網站中,有沒有什麼想法是可以激發你的?

4.尋找相同業務性質的網站

再來就是最後一個:“查找同業務、產業的網站”。比如說今天找我製作網站的是賣食品的,那我就會去找食品相關的網站。如果找我的業主是做 3C 展業的,我就會去找大量的科技類網站。總之就是去看看這個客戶的同業,看看他們的網站的優點跟缺點是什麼?優點要怎麼在我們的網站呈現,缺點要怎麼樣避免?在程式設計時有沒有辦法呈現?

以上呢都是我在做網站前,會做且必須要做的事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我是 Wuli !我們就下一篇文章再見囉~

拜拜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