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Mac新手必讀! 10個提高整理資料與工作速度的快捷鍵指令

Mac新手必讀! 10個提高整理資料與工作速度的快捷鍵指令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自己每天在整理資料更新內容會經常使用到的 Mac 快捷鍵。希望這些快捷鍵可以幫助你更快的熟悉 蘋果作業系統,以及提升整理資料的速度。未來也會提供更多關於我每天在使用 Mac 電腦的經驗分享,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1.返回桌面

我想很多人會習慣把所有的資料都暫時放在桌面,想要要用的時候再去桌面找。雖然這樣可能會造成後續整理以及查找的麻煩。但是有時候在作業過程中難免會有些過度的暫存檔案。這時候如果你需要快速回到桌面的話。

可以按下 fn + f11 就可以快速返回蘋果的桌面了。

另外,如果你是在存擋時想要在 Finder 中快速回到桌面路徑的話,也可以看下 commad + shift + D 來快速切換至 桌面路徑 找尋你需要的資料夾。

快速顯示 Mac 電腦桌面畫面

2.儲存檔案

這應該是最常會用到的一個快捷鍵。為了避免你辛苦製作的檔案,因為軟體卡頓或是強制結束時壞檔,養成隨時紀錄檔案的好習慣可以避免事後得在從頭來過。

覆蓋存檔: Command + S

另存新檔: Command + Shift + S

快速儲存檔前檔案資料狀態
  1. 快速切換軟體視窗

如果你的工作流程需要同時開啟多套軟體,例如像我一樣會同時開啟 Final Cut Pro / Affinity Designer / Affinity Photo / ableton live / Studio One 等等的影像繪圖甚至音頻後製軟體。那麼當你需要快速切換不同軟體的視窗時就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鍵

逐步快速切換: Command + ⇥

指定切換: Command + ⇥ 按住不放 + 滑鼠左鍵點擊該軟體

快速切換不同的軟體程式
  1. 關閉軟體程式

當你工作結束後如果想要快速關閉不再使用的軟體,這個快捷鍵非常好用。

關閉當前軟體: Command + Q

關閉當前不想使用的軟體&程式
  1. 返回上一步、退回下一步 操作

不管你是編輯文字資料還是影像、甚至是音頻後製處理軟體。這樣快速返回操作階段的快捷鍵是很重要的。可以加快你在編輯、修改資料時的速度。如果是剛學習使用 Mac 請一個定要記起來,經常使用它!

返回上一步操作: Command + Z

退回下一步操作:Command + Shift + Z

快速切換檔案操作步驟
  1. 螢幕截圖

螢幕截圖是個很好用的快捷鍵功能,不管是你在看影片想要紀錄資訊、還是在製作網站或是影片時需要取得影像素材時都非常方便!

螢幕截圖:Command + Shift + 3

視窗截圖:Command + Shift + 4 + 空白鍵

快速擷取螢幕面內容
  1. 開啟新的瀏覽器分頁

當你在使用電腦瀏覽網頁時,這個功能非常方法!它可以讓你保持當前瀏覽的網頁資訊,並且快速的開啟新的網頁找尋其他網頁的資訊。

開啟新的網頁分頁: Command + T

在新的網頁分頁開啟內容: 按著 Command + 點擊超連結

(註: 再操作時請確認自己在 Safari 軟體中使用該快捷鍵 )

新增分頁的功能在 Safari 以外的軟體也同樣可以使用,例如:Finder
  1. 關閉網頁視窗

有的人可能會因為覺得關閉網頁很麻煩,所以不知不覺就累積了大量的網頁頁籤。導致後來要找內容時很難找到所需要的資訊。這時候當你瀏覽特定網頁內容後,就可以按下關閉視窗的這個快捷鍵,幫助你快速關閉該網頁的內容。

關閉網頁視窗 or 頁籤: Command + W

除了快速關閉網頁視窗外,在其他的軟體程式中也一樣有關閉當前視窗的效果。
  1. 重新整理網頁內容

有時候可能是 Wi-Fi 網路速度太慢,又或者是該網站目前網路資源負擔較大導致網頁無法正常開啟的情況。這時候可以透過重新整理網頁內容的方式,來幫助你開啟完整的網站內容。

重新整理、更新網頁內容: Command + R

按下此快捷鍵後可以快速重新整理當前的網頁內容。
  1. 強制關閉停止動作的軟體

雖然 Mac 電腦相較於 Windows 來的穩定些,但難免還是會遇到軟體停止運轉無法繼續動作的情況。當你遇到此情況後如果等候了約 5 分鐘仍沒有改善。那麼可以考慮按下以下快捷鍵強制關閉軟體後重新開啟。( 部分軟體有自動存檔功能,可以避免強制關閉後的資料損失 )

強制結束: Command + Option + Shift + ESC

注意:當您按下此快捷鍵時,當前正在使用的軟體會立即關閉!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不曉得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希望在 2023 年大家也能成為正好的自己!最後~~~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也可以在 Sarari 瀏覽器按下 Command + Shift +D 加入閱讀清單收藏呦!

-關於我– 

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一對一吉他教學的工作,2012 年 6月左右租了一間工作室開始教人作曲、編曲、用電腦製作屬於自己的音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把個人工作室收起來..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各地從事遠端教學的工作、並且嘗試在 YouTube上面製作影片,在網路上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學習的事物、以及機車旅行的故事

順便推薦一個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Mac 資源整理工具:CleanMyMac

iG / FB / Twitter / YouTube

2021 年身為一個影音創作者,該如何在 macbook pro / mac mini / iPad 之間做選擇?7年經驗老實說..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選購電腦的一些想法!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我已經使用了長達七年以上的蘋果電腦系統了。在中間也曾經使用了 MacBook Pro / Mac mini / Mac Pro / iPad 等商品。在工作的應用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點小問題,想說把這些點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也可以讓想要入蘋果坑的你能有一個大概的方向。雖然每個人的狀況跟想法不同,但也許透過我的分享可以讓你更確切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該怎麼選擇才能發揮目前資金的最大效益。

首先什麼樣的人適合用 Mac 電腦?我個人覺得如果你不是自雇者,或是公司系統全都使用 Windows 系統的話,建議還是使用 Windows 或是 Pc 就好了!這不是職業歧視,而是這樣對你來說可以省下不少麻煩,而且同時也可以省下解決衝突的時間!想想如果同事之間要過檔案或是簡報專案,但你的電腦卻無法開啟..或是需要另外再裝一套 WIndows 系統在蘋果電腦中,這樣不是反而自找麻煩嗎?花了錢卻沒有比較方便,還要同時適應兩套電腦的鍵盤以及快捷鍵!(當初我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把自己的 PC 賣掉的.. 因為不喜歡打字的時候鍵盤位置不同的尷尬感 )

再來我想通常多數一開始入坑的人應該多數都是從筆電開始買起,想說出門旅行啊或是去咖啡廳之類的都可以用。對吧?但實際上會去咖啡廳大多數都是什麼樣的情境呢?開會?寫作還是製作繪圖稿?

如果你不是住在咖啡廳的平面設計師的話…我想應該多數的情況 iPad 就可以搞定了!因為現在製作網頁只要有瀏覽器就可以做了,繪圖的話 iPad 也已經支援很多可以使用的繪圖軟體,像是 Adobe 或是 Affinity Designer 之類的,簡單要修可照片也很方便;再說在外面工作其實比較容易分心,或是上廁所還要排隊種種的小麻煩。何不把這些錢省下來把家裡弄的舒舒服服的,在自己的小空間專心工作呢?(當然如果咖啡店店員很正的話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以我過去的經驗來說,自己算是一個重度使用者,很多時候我的電腦即使沒有在使用,也會開著轉檔影片或是音樂,甚至經常 24 小時沒有關係。也因為這樣我很擔心那個筆電的電池會膨脹或是壞掉,也因此才轉到 Mac mini 的陣營。因為這樣我就可以 24 小時的放心讓我的電腦工作,還可以避免把電腦帶出門所遇到的一些意外。

另外,使用 Mac mini 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可以很輕鬆地移動,即使今天我要出國工作,我也可以帶著我的電腦在國外繼續工作,只要有一台小的螢幕就可搞定了。2~3 年後如果想要升級新的蘋果電腦的話,也可以很輕鬆的轉售,不只是運送方便,而且多數的人比較不會介意二手 Mac mini 的外觀。

最近我自己也把 iPad mini 賣掉換了一台 iPad Pro,正在適應怎麼樣讓他可以發揮更大的效能。之前的 iPad mini 主要是拿來閱讀一些雜誌或是說明書,本來想說可以帶出門在公車上看,結果後來發現要一直交換手機跟平板真的滿不方便的,下車時經常會來不及把 iPad 收進包包中。所以乾脆就把它賣了,換一台可以使用二代 Apple Pencil 的 iPad Pro 來試試看有沒有什麼新的火花。

另外,我也錄了一集 Podcast 跟 YouTube 影片分享我自己在使用 Mac 電腦製作音樂的一些心得。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下面這部影片!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雖然最近很久沒有更新這個網站的文章了,也還在思考 Blog 與 YouTube 之間的更新平衡。如果你還是喜歡閱讀 Blog 的方式來吸收資訊的話,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畢竟有時候這個世界總是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如果有更多聲音可以參考也是件好事。

最後的最後也祝大家 身體健康 順心如意

也歡迎訂閱、分享、按讚唷!

如何在 Mac、iPhone、iPad 的 Safari 中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如何在 Mac、iPhone、iPad 的 Safari 中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英文超爛的我最近想要來學英語了!雖然說日文也很方便,可以找到很多日本人整理好的資料;但有時候在 Google 到英文的資料時,總覺得看不懂很可惜…。為了解決這樣的困擾,我上網找了很多翻譯英文文章的工具。這篇文章就分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在 Mac 或是 iPhone 的 Safari 上快速翻譯整篇網頁的文章!

在 Mac Safari 中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以前每次看到英文網頁的時候都要先拷貝內文,再打開書籤裡面的 Google 翻譯連結,把想要翻譯的字句貼上…重複多次以後真的覺得這樣很沒效率;後來有一次在網路上翻到一個日文網站有教怎麼使用 Safari 即時翻譯,照著抄作後真的覺得超帥的!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Step.1 將翻譯連結拉到 Safari 的 [喜好項目列表]

每次看到英文的網頁還要再去 Google 網頁找翻譯工具,真的有點麻煩對吧?這裡要分享一個更快速翻譯的辦法!方法很簡單,只要將 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這個連結,用滑鼠左鍵拉到你的 Safari 瀏覽器頂端的 [喜好項目列表]。

第一步驟只要將[本文中所附加的連結]用滑鼠左鍵拖到 [ 喜好項目列表 ] 中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的 Safari 沒有顯示這個列表,你也可以按快捷鍵 : “Command + Shift + B“ 來開啟列表。
第一步驟只要將[本文中所附加的連結]用滑鼠左鍵拖到 [ 喜好項目列表 ] 中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的 Safari 沒有顯示這個列表,你也可以按快捷鍵 : “Command + Shift + B“ 來開啟列表。

Step.2 點擊喜好項目中的 即時翻譯連結

完成上述的 Step.1 後,接著當你在瀏覽英文網頁時,只要點擊這個 [ 書籤連結 ]就可以直接翻譯成中文摟!是不是很方便呢?

另外再補充一個小技巧:所有在 “喜好項目” 中的網站連結都可以透過 Command +1 or 2 or 3 … 等快捷指令開啟連結,所以當我把 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這個連結放到喜好列表中的第一順位時,只要按下 Command +1 網頁就會自動從英文翻譯成中文摟~
(關於此功能的詳細說明可參考 :使用 Safari 瀏覽網頁時我最愛的 3 個功能!

接著只要將點擊連結就可以將網頁翻譯成中文了!也可以根據你所放的順序,按 Command +(1 or 2 or 3 .. ) 來進行翻譯唷~
接著只要將點擊連結就可以將網頁翻譯成中文了!也可以根據你所放的順序,按 Command +(1 or 2 or 3 .. ) 來進行翻譯唷~

在 iPhone or iPad 使用 Safari 快速翻譯網頁文章

既然可以在Mac Safari 中自動翻譯文章… 那當然也可以在 iPhone 中翻譯摟!但首先你必須先同步你 Mac 電腦與 iPhone 的 safari 書籤列表。

Step.1 使用 iCloud 同步你的 Safari 內容

首先你必須進到 Mac 電腦[ 系統偏好設定 ] 的 iCloud 頁面,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啟 [ 系統偏好設定 ]的話… 可以按下快捷鍵:“ Option + F3” 就可以快速開啟 [ 系統偏好設定 ] 。

按下 Option + F3 可以快速開啟 [ 系統偏好設定 ],在左上角可以搜尋想要尋找的設定在哪個分類裡面~
按下 Option + F3 可以快速開啟 [ 系統偏好設定 ],在左上角可以搜尋想要尋找的設定在哪個分類裡面~

接著請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 ] 中的 iCloud 選項,勾選 Safari 進行內容同步即可。(如果找不到 iCloud 在哪的話,可以在該視窗的右上角搜尋 “ iCloud ”)

進入 iCloud 設定後,只要勾選 Safari 內容進行同步就可以關閉[ 系統偏好設定 ]視窗了。
進入 iCloud 設定後,只要勾選 Safari 內容進行同步就可以關閉[ 系統偏好設定 ]視窗了。

Step.2 點擊書籤中的 [翻譯]連結來翻譯文章

在手機中如果想要立即翻譯 Safari 當前的英文網頁內容時,可以一樣點擊書籤中新增的翻譯連結來進行英文翻譯!雖然步驟稍微多了一點,但還是可以省下複製單字到 App 翻譯的時間。

一旦同步好以後,你就可以直接點擊手機 Safari 下方的 [書籤]圖示來進行網頁翻譯的動作!
一旦同步好以後,你就可以直接點擊手機 Safari 下方的 [書籤]圖示來進行網頁翻譯的動作!

結語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樣翻譯的網頁內容還是會有很多錯誤…;但是如果是看到翻譯的很怪的字句時,其實還是可以點擊中文翻譯觀看原文字句、甚至使用 iPhone 內建的字典功能直接查詢單字、或是朗讀發音。整體來說還算蠻方便、快速的~

以上就是我在觀看英文網頁時的即時翻譯方法,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歡迎分享給身邊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如果你也喜歡研究你的 Mac 或是網路相關資訊的話,歡迎你到 Mr.Wuli 的 FB 看看摟~

相關連結

如何把 iPhone、iPad 變成你自我學習的最佳工具

使用 Safari 瀏覽網頁時我最愛的 3 個功能!

Mr.Wuli:Mac 重度愛用者的無言亂語

如何將 DVD 光碟的內容複製儲存到 Mac 電腦中

如何將 DVD 光碟的內容複製儲存到 Mac 電腦中

首先必須要聲明:此方法只能供你自己在家中的電腦備份,一旦複製給他人或是以任何非個人使用之商業用途,將極有可能侵犯到原著作人的著作權。同時也有可以能會有法律上的相關責任問題。

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會像我一樣覺得「每次要看 [影片] 或是[教學帶]就要把 DVD 找出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對吧? 如果可以把 DVD 轉成影像擋放在電腦裡想看就看不是很方便嗎~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 Mac  ( OS X EI CPATIAN ) 內建的軟體來製作的 DVD 映像檔(iso、cdr)!

新增映像檔

首先為了將 DVD 光碟備份到 MacBook Pro 內,我們必須要先新增一個光碟的映像檔。為了達成這個任務,我們必須要使用到 Mac 內建的軟體:磁碟工具程式。

傳送門:在 Finder按下 Command + Shift + G 輸入 “/Applications/工具程式”

Step.1 將DVD 內的資料複製到 Mac 電腦中

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 DVD 的資料複製到 Mac 電腦中,利用 Mac OS 附贈的 [磁碟工具程式]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項工作。

當你把光碟放入 Mac 連接的光碟機並打開 [磁碟工具程式]時,就可以在側邊欄中看到你所放入的光碟名稱。
當你把光碟放入 Mac 連接的光碟機並打開 [磁碟工具程式]時,就可以在側邊欄中看到你所放入的光碟名稱。
將 DVD 放入 Mac 的光碟機、並開啟你的 [磁碟工具程式]後,請選擇頂端選單中的 [檔案]> [新增映像檔]> [來自“DVD 光碟名稱” 的映像檔]
將 DVD 放入 Mac 的光碟機、並開啟你的 [磁碟工具程式]後,請選擇頂端選單中的 [檔案]> [新增映像檔]> [來自“DVD 光碟名稱” 的映像檔]
在製作映像檔的時候還有一點請特別注意,那就是關於儲存的格式必須要選擇[DVD / CD 母片]。
在製作映像檔的時候還有一點請特別注意,那就是關於儲存的格式必須要選擇[DVD / CD 母片]。
接著只要靜靜的等待 DVD 光碟資料複製完成即可。
接著只要靜靜的等待 DVD 光碟資料複製完成即可。

Step.2 開啟 .cdr 的光碟映像檔看觀看 DVD 內容

製作好的 DVD 光碟映像檔案格式為 .cdr
製作好的 DVD 光碟映像檔案格式為 .cdr

在 DVD 映像檔製作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在原本指定的儲存位置,看到剛才製作好的光碟映像檔案了。

如果想觀看 DVD 內的內容請點擊 VIDEO_TS 資料夾內編號數字最小的 .VOB 檔案。
如果想觀看 DVD 內的內容請點擊 VIDEO_TS 資料夾內編號數字最小的 .VOB 檔案。

接著開啟映像檔後,可以看到該資料夾內有兩個資料夾,分別是 AUDIO_TS 和 VIDEO_TS;如果想觀看 DVD 映像檔內的內容的話,只要點擊 VIDEO_TS 內的 .VOB 檔案就可以看到原本 DVD 光碟內的影片了。

影片資料整理

由於新版的 Macbook Pro 本機硬碟的容量實在太小了,像 DVD 這樣大的檔案格式,建議還是將檔案存在 “外接硬碟” 的影片資料夾中。

我個人的整理方式是在“外接硬碟” 中新增一個[影片資料夾],然後在該資料夾內再分別新增不同類別的資料夾。例如:電影、音樂、演唱會、教學影片..等等。

畢竟平時出門應該不會用到這些映像檔,放在外接硬碟裡也沒有什麼大礙;但如果真的擔心檔案損毀或遺失的話,也可以將該資料夾與 Amazon 的雲端硬碟同步。(關於 Amazon 雲端硬碟介紹請看文末連結文章)

如果資料在龐大一點,為了幫助找尋檔案的速度,可以利用 Mac 內建的標籤來分類。
如果資料在龐大一點,為了改善找尋檔案的速度,可以利用 Mac 內建的標籤來分類。

結語

使用 Mac 也有 4~5 年的時間了吧,雖然它有點貴.. 但真的使用下來會覺得 “ Apple 的軟體真的很方便”。如果你真的去好好研究它內建的軟體,就會發現 “其實很多你想要的功能他都能幫你完成”!

未來如果有時間的話,會再分享一些個人使用中發現的 Mac 功能或是小技巧;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內容有興趣的話,歡迎經常來這晃晃,或是到 FB 聊聊瞜~

Mac 超基礎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與輸入法切換方法

Mac 超基礎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與輸入法切換方法

最新企劃:Mac 超基礎教學:作業系統篇

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自從我開始使用的 Mac 電腦以後,對於 Windows 的總總操作以及 Bug 當機的反感,就有如黃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還不斷的慫恿老爸不要再用 Windows 了,一點都不好用啊!「而且我現在沒有用 Windows 了,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我也沒法幫你…」

接著換來的結果就是:「誒, 你不是說蘋果電腦很好用,不然你幫我買一台好了…」| | Orz

沒想到買了 Mac 給老爸用以後他的問題就更多…例如:「誒,我的照片要怎放進去裡面?」、「阿我手機的錄音黨可以在電腦裡面聽嗎?」、「上次我手機要拿去修理,店員說要備份才能幫我修,你回來幫我備份一下』諸如此類的問題,等待著我回去幫她解決;但因為工作下班幾乎都快 十一、二點了,又不常回去趟望他們…只好不停地拖延老爸的招喚術。

直到前幾天我突然一個衝動,就想說:「會不會有很多老人家都像老爸一樣,不會用蘋果電腦,或是剛換 Mac 不太習慣、或是不知道怎麼用?」不然我來拍個超基礎的教學影片好了?(反正我很喜歡分享自己喜歡的知識…)

於是.. 就拍了這支影片

Mac OS 基本教學 – Dock 位置設定

這次的教學重點放在一開始最需要熟悉的 Dock 與語言切換的功能說明。個人認為 Dock 在桌面的位置以及設定方法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你的 Dock 放在桌面的下方、或是沒有設定隱藏,那在運行某些程式的時候,畫面就會變得很擠、很小(特別是使用 Mac Air 11 的朋友,強烈建議別買 11 吋的 Mac 給老人家XD)」

只要在 Dock 中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就可以進入 細部的設定視窗,在這視窗當中當然也有 Dock 的設定。
只要在 Dock 中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就可以進入 細部的設定視窗,在這視窗當中當然也有 Dock 的設定。

Mac OS 基本教學 – 輸入語言的切換方法

想要切換語言的時候,請使用滑鼠點擊頂端的 選單 吧,然後在選擇你想使用的輸入語言吧!
想要切換語言的時候,請使用滑鼠點擊頂端的 選單 吧,然後在選擇你想使用的輸入語言吧!

雖然在影片中有說到 切換語言的快速鍵是 Command + 空白鍵;但最近我發現很多新買的 Mac 系統已經為了配合 Windows 用戶的習慣,已經將其更改的為 Control + 空白鍵了!

PS:如果你想要新增更多輸入語言的話,也可以在 系統偏好設定 中的 “鍵盤” 中新增輸入語言唷!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第一單元的 蘋果電腦作業系統 – 基礎教學,因為實在是太基礎了…所以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超基礎教學,就請大家期待 筆者 的老爸還會有什麼新的招喚吧~

 

站內相關內容

8 組 mac 用戶一定要知道的快捷命令

只要七招!讓你擁有快速整理 Mac 桌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