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工作流程需要同時開啟多套軟體,例如像我一樣會同時開啟 Final Cut Pro / Affinity Designer / Affinity Photo / ableton live / Studio One 等等的影像繪圖甚至音頻後製軟體。那麼當你需要快速切換不同軟體的視窗時就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鍵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選購電腦的一些想法!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我已經使用了長達七年以上的蘋果電腦系統了。在中間也曾經使用了 MacBook Pro / Mac mini / Mac Pro / iPad 等商品。在工作的應用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點小問題,想說把這些點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也可以讓想要入蘋果坑的你能有一個大概的方向。雖然每個人的狀況跟想法不同,但也許透過我的分享可以讓你更確切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該怎麼選擇才能發揮目前資金的最大效益。
首先什麼樣的人適合用 Mac 電腦?我個人覺得如果你不是自雇者,或是公司系統全都使用 Windows 系統的話,建議還是使用 Windows 或是 Pc 就好了!這不是職業歧視,而是這樣對你來說可以省下不少麻煩,而且同時也可以省下解決衝突的時間!想想如果同事之間要過檔案或是簡報專案,但你的電腦卻無法開啟..或是需要另外再裝一套 WIndows 系統在蘋果電腦中,這樣不是反而自找麻煩嗎?花了錢卻沒有比較方便,還要同時適應兩套電腦的鍵盤以及快捷鍵!(當初我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把自己的 PC 賣掉的.. 因為不喜歡打字的時候鍵盤位置不同的尷尬感 )
以我過去的經驗來說,自己算是一個重度使用者,很多時候我的電腦即使沒有在使用,也會開著轉檔影片或是音樂,甚至經常 24 小時沒有關係。也因為這樣我很擔心那個筆電的電池會膨脹或是壞掉,也因此才轉到 Mac mini 的陣營。因為這樣我就可以 24 小時的放心讓我的電腦工作,還可以避免把電腦帶出門所遇到的一些意外。
另外,使用 Mac mini 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可以很輕鬆地移動,即使今天我要出國工作,我也可以帶著我的電腦在國外繼續工作,只要有一台小的螢幕就可搞定了。2~3 年後如果想要升級新的蘋果電腦的話,也可以很輕鬆的轉售,不只是運送方便,而且多數的人比較不會介意二手 Mac mini 的外觀。
最近我自己也把 iPad mini 賣掉換了一台 iPad Pro,正在適應怎麼樣讓他可以發揮更大的效能。之前的 iPad mini 主要是拿來閱讀一些雜誌或是說明書,本來想說可以帶出門在公車上看,結果後來發現要一直交換手機跟平板真的滿不方便的,下車時經常會來不及把 iPad 收進包包中。所以乾脆就把它賣了,換一台可以使用二代 Apple Pencil 的 iPad Pro 來試試看有沒有什麼新的火花。
另外,我也錄了一集 Podcast 跟 YouTube 影片分享我自己在使用 Mac 電腦製作音樂的一些心得。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下面這部影片!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雖然最近很久沒有更新這個網站的文章了,也還在思考 Blog 與 YouTube 之間的更新平衡。如果你還是喜歡閱讀 Blog 的方式來吸收資訊的話,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畢竟有時候這個世界總是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如果有更多聲音可以參考也是件好事。
英文超爛的我最近想要來學英語了!雖然說日文也很方便,可以找到很多日本人整理好的資料;但有時候在 Google 到英文的資料時,總覺得看不懂很可惜…。為了解決這樣的困擾,我上網找了很多翻譯英文文章的工具。這篇文章就分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在 Mac 或是 iPhone 的 Safari 上快速翻譯整篇網頁的文章!
在 Mac Safari 中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以前每次看到英文網頁的時候都要先拷貝內文,再打開書籤裡面的 Google 翻譯連結,把想要翻譯的字句貼上…重複多次以後真的覺得這樣很沒效率;後來有一次在網路上翻到一個日文網站有教怎麼使用 Safari 即時翻譯,照著抄作後真的覺得超帥的!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Step.1 將翻譯連結拉到 Safari 的 [喜好項目列表]
每次看到英文的網頁還要再去 Google 網頁找翻譯工具,真的有點麻煩對吧?這裡要分享一個更快速翻譯的辦法!方法很簡單,只要將 即時翻譯網頁文章 這個連結,用滑鼠左鍵拉到你的 Safari 瀏覽器頂端的 [喜好項目列表]。
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會像我一樣覺得「每次要看 [影片] 或是[教學帶]就要把 DVD 找出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對吧? 如果可以把 DVD 轉成影像擋放在電腦裡想看就看不是很方便嗎~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 Mac ( OS X EI CPATIAN ) 內建的軟體來製作的 DVD 映像檔(iso、cdr)!
新增映像檔
首先為了將 DVD 光碟備份到 MacBook Pro 內,我們必須要先新增一個光碟的映像檔。為了達成這個任務,我們必須要使用到 Mac 內建的軟體:磁碟工具程式。
傳送門:在 Finder按下 Command + Shift + G 輸入 “/Applications/工具程式”
Step.1 將DVD 內的資料複製到 Mac 電腦中
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 DVD 的資料複製到 Mac 電腦中,利用 Mac OS 附贈的 [磁碟工具程式]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項工作。
當你把光碟放入 Mac 連接的光碟機並打開 [磁碟工具程式]時,就可以在側邊欄中看到你所放入的光碟名稱。將 DVD 放入 Mac 的光碟機、並開啟你的 [磁碟工具程式]後,請選擇頂端選單中的 [檔案]> [新增映像檔]> [來自“DVD 光碟名稱” 的映像檔]在製作映像檔的時候還有一點請特別注意,那就是關於儲存的格式必須要選擇[DVD / CD 母片]。接著只要靜靜的等待 DVD 光碟資料複製完成即可。
Step.2 開啟 .cdr 的光碟映像檔看觀看 DVD 內容
製作好的 DVD 光碟映像檔案格式為 .cdr
在 DVD 映像檔製作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在原本指定的儲存位置,看到剛才製作好的光碟映像檔案了。
如果想觀看 DVD 內的內容請點擊 VIDEO_TS 資料夾內編號數字最小的 .VOB 檔案。
接著開啟映像檔後,可以看到該資料夾內有兩個資料夾,分別是 AUDIO_TS 和 VIDEO_TS;如果想觀看 DVD 映像檔內的內容的話,只要點擊 VIDEO_TS 內的 .VOB 檔案就可以看到原本 DVD 光碟內的影片了。
影片資料整理
由於新版的 Macbook Pro 本機硬碟的容量實在太小了,像 DVD 這樣大的檔案格式,建議還是將檔案存在 “外接硬碟” 的影片資料夾中。
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自從我開始使用的 Mac 電腦以後,對於 Windows 的總總操作以及 Bug 當機的反感,就有如黃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還不斷的慫恿老爸不要再用 Windows 了,一點都不好用啊!「而且我現在沒有用 Windows 了,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我也沒法幫你…」
接著換來的結果就是:「誒, 你不是說蘋果電腦很好用,不然你幫我買一台好了…」| | Orz
沒想到買了 Mac 給老爸用以後他的問題就更多…例如:「誒,我的照片要怎放進去裡面?」、「阿我手機的錄音黨可以在電腦裡面聽嗎?」、「上次我手機要拿去修理,店員說要備份才能幫我修,你回來幫我備份一下』諸如此類的問題,等待著我回去幫她解決;但因為工作下班幾乎都快 十一、二點了,又不常回去趟望他們…只好不停地拖延老爸的招喚術。
直到前幾天我突然一個衝動,就想說:「會不會有很多老人家都像老爸一樣,不會用蘋果電腦,或是剛換 Mac 不太習慣、或是不知道怎麼用?」不然我來拍個超基礎的教學影片好了?(反正我很喜歡分享自己喜歡的知識…)
這次的教學重點放在一開始最需要熟悉的 Dock 與語言切換的功能說明。個人認為 Dock 在桌面的位置以及設定方法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你的 Dock 放在桌面的下方、或是沒有設定隱藏,那在運行某些程式的時候,畫面就會變得很擠、很小(特別是使用 Mac Air 11 的朋友,強烈建議別買 11 吋的 Mac 給老人家XD)」
只要在 Dock 中點擊 “系統偏好設定“就可以進入 細部的設定視窗,在這視窗當中當然也有 Dock 的設定。
Mac OS 基本教學 – 輸入語言的切換方法
想要切換語言的時候,請使用滑鼠點擊頂端的 選單 吧,然後在選擇你想使用的輸入語言吧!
雖然在影片中有說到 切換語言的快速鍵是 Command + 空白鍵;但最近我發現很多新買的 Mac 系統已經為了配合 Windows 用戶的習慣,已經將其更改的為 Control + 空白鍵了!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