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新手創作者的痛點: 


  • – 素材佔滿硬碟
  • – 檔案找不到

  • – 光整理就耗掉一半時間

核心原則:在拍攝前就決定哪些素材會被使用,並在拍攝後盡快篩選和刪除。

I. 拍攝階段: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素材

與其依賴後製時再來刪除,不如在拍攝當下就減少素材量。這次我花三年才體悟到的痛苦經驗!
剛開始可能只要騎車就想帶著 GoPro 拍攝影片,但後來發現自己拍了這麼多影片根本沒有時間去剪輯。( 也剪輯不完 )

到最後只會造成硬碟不夠,要一直買硬碟!硬碟越買越大的囧境..

所以才痛定思痛決定找到一個治本的方法,順便跟大家分享!
主要分成三個階段:攝影階段/整理階段/儲存階段。

1. 有目的地的拍攝(Goal-Oriented Shooting)

  • 策略:僅拍攝「內容需要」的片段。
    • 實際做法: 在騎行前,列出 VLOG 大綱
      ( 例如:開場語音介紹 → 騎行過風景區 → 特寫一個操作 → 結尾)。
    • 優勢: 當你騎過一段無聊的路段時,就關閉錄影。避免讓 GoPro 一直處於錄影狀態,大幅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素材」。至少減少 30%∼50% 的無效素材。

2. 短暫錄影時間(Clip Duration Control)

  • 策略:將連續錄影時間控制在 3-5 分鐘以內。(甚至更短 30-60 秒)
    • 實際做法: 每當遇到一個新場景、新話題或新動作時,手動啟動錄影與關閉相機。
    • 優勢: 即使單個片段內容不好,也只會丟掉一個小檔案,方便檢查和刪除。如果持續錄影 1 小時,檔案容量巨大,且難以定位要剪切的片段。

3. 位元率取捨(Bit Rate Compromise)

  • 策略:如果不是追求極致畫質,可以降低位元率。
    • 實際做法: 僅在拍攝關鍵鏡頭( 例如風景、慢動作 )時使用 Protune 的 High Bit Rate。對於語音 VLOG 或單純記錄,改用 Normal Bit Rate
    • 優勢: 降低位元率可以讓檔案大小減小約 30%∼50%,顯著節省硬碟空間,同時降低相機當機的風險。

備註.1 小時 5.3K 影片(High Bitrate)約 45GB,若改為 Normal Bitrate 約 25GB,可節省約 44%。

II. 整理階段:高效篩選與編目

當素材匯入電腦後,建議立即進行以下工作:

1. 建立一致的資料夾結構

  • 策略: 統一命名和資料夾結構,以便搜尋和管理。
    • 範例結構:
      /專案名稱/
    •     /01_原始素材_日期_地點/  <- 匯入所有未篩選的檔案
    •     /02_已篩選_使用的片段/  <- 僅放要被剪輯的片段
    •     /03_成品輸出/
    •     /99_備份_聲音檔案/
  • 優勢: 清楚知道哪些是還還沒處理的原始檔,哪些是可以刪除的廢棄檔。

2. 立即篩選(Immediate Culling)

  • 策略:素材匯入後,立即進行兩次篩選。
    • 一篩: 快速瀏覽所有檔案。直接刪除:畫面全黑、鏡頭蓋未開、過度曝光、完全無意義的長片段。
    • 二篩: 使用剪輯軟體( 如 Premiere Pro, DaVinci Resolve, Final Cut )的標記功能,僅標註出將用於剪輯的 In/Out 點
    • 關鍵步驟: 將「已標記」的素材複製/轉碼到「02_已篩選_使用的片段」資料夾,然後刪除「01_原始素材」中大部分未使用的檔案。
    • 長期維持: 避免在剪輯前才面對數 TB 的混亂素材,從原本一支影片整理需 4 小時 → 精簡流程後僅需 1.5 小時

3. 專業級檔案管理:代理檔與原始備份

  • 策略: 對於 5.3K 這種高規格檔案,如果電腦處理吃力,可以生成低解析度的代理檔(Proxy File)進行剪輯。
  • 優勢: 代理檔體積小,剪輯起來會比較流暢。完成剪輯後,再讓軟體重新連結回原始 5.3K 檔案進行輸出。
  • 【 訂閱用戶限定 】 如果你是 GoPro 的訂閱用戶,啟用 GoPro Quik App 的自動上傳雲端功能,就可以在充電時自動備份。

III. 儲存階段:區分儲存策略

1. 分層硬碟管理 (Tiered Storage)

  • 熱門素材 ( Hot Storage ): 電腦的主硬碟,僅在工作期間儲存正在剪輯的原始檔代理檔
  • 封存素材 ( Archive Storage ): 將已經完成輸出、且確認不再需要修改的原始檔,移動到大容量且低速的外部 HDD 備份硬碟中封存。
    • 原則: 正在剪輯的素材放在速度快的 SSD已完成的備份放在速度慢但容量大的 HDD
  • 硬碟空間: 釋放昂貴的 SSD 空間給當前工作,延長 SSD 壽命。

2. 雲端與本機雙重備份

  • 策略: 關鍵素材必須有至少 2 個備份( 例如:一個在電腦硬碟,一個在雲端或獨立硬碟)。
  • 確保資料安全: 這樣一來可以應對硬碟損壞、火災、或是失竊..等最壞的情況。

透過這種從拍攝前規劃到拍攝後立即刪除的流程,您可以避免硬碟被大量無效素材塞爆,將硬碟空間留給真正有價值的片段。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希望以上這篇文章的資訊可以幫助到你。如果可以早點知道,我就不會拍這麼多不需要的素材了!

想要更認真的製作騎旅生活的影片,歡迎參考我之前製作的 “機車 Vlogger 實戰篇” !下載素材、檔案快速更名神器

不想一個人摸索運動相機嗎?

知識只有在實戰中才會有意義。歡迎加入我們 GUA 一起騎車、一起記錄生活。還可以享有獨家的會員福利!

關於我

喜歡騎 機車露營與設計的 線上講師 。成立過工作室,教人如何使用電腦作曲、編曲、混音、製作音樂。現在從事線上教學,分享旅行生活中體驗到的大小事!

我是 Wuli,持續分享更多騎旅生活大小事! 記得關注我的網誌,和我一起探索騎行的樂趣~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wpDiscuz
0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