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Page

2017 的網站更新計畫

2017 年打算不時抽空更新一下網站,畢竟經過了 2 年,在語法的成熟度…應該有比之前進步吧?

在目前管理兩個網站中,一個是以音樂為主的 LiSWEi.com 、另一個則是為了進行實驗而架設的 mrwuli.com…;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該在這裡應該寫些什麼?所以就以 Mac 的一些使用心得開始整理,但後來想想:「其實 Mac 的使用者應該也都蠻精明的,可能不太需要多相同的教學內容吧?」

既然如此…還是寫些自己的東西吧?

關於 2017 的網站更新計畫

最近實在是太久沒有接觸設計相關的資訊了,為了督處自己能夠時時保持網站的更新進度,還是訂個新年計畫來趕鴨子上架吧!

網站選單修正

過去的網站選單除了改顏色以外,幾乎都直接使用 Theme 的原始設計。

目前 LiSWEi.com 的網站除了主視覺還算滿意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的瀏覽方式與設計都需要做一些調整;不管是 menu 的內容、或是 Blog 的排版、以及陳列方式..等等,都有許多進度的空間。

關於網站選單的排列順序,我想應該會有一些差異,什麼選單應該放在前面的順位,什麼選單應該放在最後?應該還是會影響到網站的 SEO ;而且關於選單該不該分層級、或是該怎麼設計選單的動線應該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重點。

首頁

LiSWEi.com 的首頁概念主要是為了凸顯:「除了器材以外,音樂的設計與創意才是真正更值得關注的事」

在 LiSWEi.com 的首頁動線部分,為了呈現簡單明瞭的網站內容,將首頁內容分成三個大重點 【服務內容】、【更新內容】與【聯絡方式】。

當初會這樣設計,是為了讓第一次來的人可以在點下 【首頁】選單後,就能快速的瞭解到這個網站的主題、以及最新消息。

因為我認為..如果一個網站的內容(選單)分類的很好的話, 其實首頁應該是越簡單越好;總之… 把自己當作使用者,想想自己在瀏覽別人網站時最討厭遇到什麼情況?而不是一股腦的想說想要給別人看什麼。如果能做到時時替使用者著想,應該網站也會慢慢受到更多人喜愛吧~

電子報頁面

為了統一網站的設計(極簡風),所有的底圖都沿用首頁的底圖來當背景。

關於訂閱的頁面的字體排版以及內容呈現其實…還蠻糟的;誰叫那時候還不懂怎麼寫語法,只能自己修修改改亂改語法..最後也就將將就就了????

服務頁面

早期剛接觸 PhotoShop 的時候還不是很懂它功能,幾乎都是靠著 Google 的功力使用購買來的套版來做修改。

在課程介紹的部分.. 其實有點偷懶(少做了一頁)!現在如果要重新設計的話,應該會在新增一頁【課程介紹】來做分流頁面。

之前有個做設計的朋友跟我說 … 你的 iCON 也未免太牽強了吧?(但我想…網站的內容還是比較重要吧 ...所以一擱著就幾年過去了????)

如果有時間的話… 應該也要自己畫個 icon,畢竟老是使用現成的素材難免有些 “圖不達意”!

軟體攻略(教學內容整理)

認真開始架設網站應該是在 2013 左右,然後差不多到了 2015 年中後,才開始陸陸續續的整理網誌內的教學(根據軟體的類別來做簡單的分類);但卻因為抽不出太多時間來設計,只好先簡單的用 【頁籤】 方式的進行分類。

不過..這麼做的話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很有可以會讓部分因為不知道【頁籤】可以點擊的人,因而錯過了【頁籤】內的資訊。

【頁籤】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不清楚的頁籤,很容易讓人忽略。

網誌文章列表

網誌文章列表應該是目前最滿意的編排了吧!熱門文章以縮圖的方式呈現、最新文章則以【標題】+【概述】的方式來分別層級。

我選擇把較多人感興趣的文章放在左邊、最新更新的文章則是方在右邊;透過閱讀時的視覺動線來增加文章的點閱率。

聯絡頁面

在聯絡頁面的設計上,除了簡單的描述一下聯絡方式以外,還有基本的聯絡表單提供線上寄送訊息。

除了提供線上表單供訪客來信外,也在左下角附上 FB 的即時通訊,提供線上簡短的線上諮詢。缺點是… 表單送出按鈕的大小與表單格子不一致????

網站修改實行方案

為了升級目前的網頁內容,我先把另外架設了一個資料庫,然後將現有的網站內容都倒過去;打算等上述所有的目標都達成後再一次將網站更新。

其實在過去也沒有這樣做過,希望這次能夠一次成功;畢竟這樣一來可以拉長修改的時間,也不怕再更改的過程中,讓原有的網站服務受到影響。

另外也打算趁著這段時間補足一下載網路行銷的一些資訊,翻一下大學同學給我的原文書.. (希望可以看得完????)

 

總之歡迎喜歡網頁設計的朋友留言討論~~~

心得分享:如何用公司的概念來整理你的電腦檔案資料!

距離自己規定的更新時間已間隔兩週了…有點嚴重拖稿;總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在規劃的 “數位資料分類與管理”。

為什麼你必須要好好整理你的電腦資料?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幫別人重灌電腦的經驗呢?會這樣問..是因為在進入這次的主題之前,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以前我每次幫家人重灌 Windows 電腦時都有一個困擾,那就是被當事人詢問 “誒?啊我的某某檔案怎麼都不見了!” (阿溫丟咖雖小優????)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重新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之前,“一定要先備份好電腦裡的資料”,不然所有檔案就會在重灌後消失殆盡了????(除非你是非常厲害的工程師..或是使用 Mac 的 Time Machine 功能,才有可能將檔案救回來~)

定期使用 Mac 的 Time Machine 功能可以減少重灌後檔案遺失的風險!

但即使我每次都有問說 「你有什麼資料是要留著的?」,對方也說不清楚;為什麼說不清楚呢?因為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整理電腦資料的習慣,整個桌面都是滿滿的臨時檔案,想要的影片、圖片全部都抓下來,也不知道下次還會不會再打開來看,總之就先放在桌面吧~(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呢?)

因為這樣的習慣,很容易導致再大的電腦空間都不夠用的情況、想要備份的時候,分不清楚什麼檔案是需要留下的、或是電腦內留了一大堆垃圾而不自知… ????

為了避免上述的這些困擾,今天開始就一起好好整理一下電腦內的資料吧?

什麼樣的人需要定期整理電腦內的資料?

嚴格說起來,每個人都應該養成定期整理資料的習慣、即使不是天天整理、每隔一段時間也要稍微整理一下;就像家裡的環境…如果你一個人住,又不自己動手整理?那一年後應該會變成日本黃金傳奇節目中的垃圾堆吧 ????

自己的電腦、當然要自己整理啊!不會連電腦都要老媽幫忙整理吧?(這對男孩子來說…應該會有點尷尬吧????)

話說回來好像只要是主管、講師、或是頂尖的從業人員.. 都非常有一套自己整理方法…

雖然 Mac 電腦已經幫我們做好簡單的分類了,但在檔案越來越多的同時,確實還是需要定期整理的!

整理好電腦內的資料會帶來哪些好處?

有經過整理的資料、除了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率的工作外,也可以幫助我們的思緒變得更加清晰;在重灌電腦的時候不會忘記備份需要的資料、當需要調出相關檔案時,也可以快速地找出相對應的資料。

以我個人的情況來說,之前在教課時經常會有 … 「啊、我那個檔案忘記放在哪裡了.. 讓我找一下 .. 等我一下唷~」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一再的發生、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因此開始有了想要好好整理檔案的想法..

上圖是我在教課時所使用的講義資料分類方式;除了依照領域的內容進行分類外,還有用編號的方式在修正資料夾的排列順序。

話雖如此… 但是該怎麼整理呢?

雖然下定決心想要好好整理電腦內的資料;但對於從來沒有整理資料的人來說…也許會有點難度? 所以才想說在這裡跟大家聊一下自己曾經使用過的一些方法..????

公司部門分類法

過去曾經看過一本關於設計的書,該書的作者是以公司的部門在分類電腦內的資料;比如說 企劃部門、研發部門、財務部門、廣告部門、檔案室 .. 等等。

於是我開始效仿這樣的方式在進行電腦的資料分類,在 ”企劃部門“ 中我放了大學的 PDF 報告、還有自己整理的筆記 與 MindMap 檔案。

”研發部門“ 內則放一些設計相關的參考資料、或是收集到的一些文字排版相關資訊..再延伸一點其實也可以放一些教學影片或是自學的講義。

”財務部門“ 裡放的當然就是一些金流相關的資料了;不過後來很多 ”房租收據“ 或是 ”管理費收據“ 以及 ”Apple 相關產品發票“ 我都會直接用 Evernote 掃描後,統一放在一個文件裡,文件名稱就分別命名為 ”房屋收據“、”管理費“、”發票“ .. 等等。

另外 ,”檔案室“ 裡面則是一些比較散亂的檔案 … 像是 “文書資料” 啦或是 “側錄音檔” 、”影像檔案“、”設計或音樂素材“ .. 等等。

用公司部門來分類還有一個小小的好處.. 那就是會有一種自己是大老闆的自我良好感????。(資料夾盡量不要超過 5 ~ 10 個)

不要依檔案的類型來分類資料

還有一點小小的心得是.. 「雖然照著上述的分類方式整理了好長一段時間,但似乎還是有點怪怪的?」

後來我發現 ”資料夾的分類,不應該根據檔案類型來分!“、也就是說,不應該分成這些檔案是用 Photoshop 開的、還是這些檔案是 Illustrator 檔..這樣的分類方式;而是根據檔案的領域來進行分類。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曾經用檔案類型的方式來分類電腦繪圖的資料.. 但後來發現這樣的分類方式並不是很方便~

比如說如果是工作上的資料,可以按照客戶或廠商的名字來進行分類、而自己的筆記或是紀錄資料則可以依照相關的領域名稱來分,如:設計、音樂、或是英文、日語課程 .. 之類的資料夾名稱。

以我的案例來說,過去我會把電腦內的樂譜檔案分成 PDF 檔案或是 JPG 檔案,有一天突然驚覺這樣的分類很沒有意義???? ;因為當我要開啟樂譜檔案的時候, Mac 其實會自己幫我選擇要用什麼程式開啟…那幹嘛還要去分類檔案的格式呢? 而且在 Finder 裡也有依據檔案格式來排列的顯示模式、甚至可以搜尋特定檔案格式與名稱啊~ (真是傻傻的????)

後來我把所有的 PDF 都放到 iBook 來統一管理,再用藏書的方式來進行 PDF 的分類。

多使用跨資料夾的標籤來進行分類

在 Mac 裡還有一個很方便的標籤功能,可以讓我們進行掛資料夾的分類;也就是說如果你將資料以不同的客戶或是廠商進行分類時,也可以在相似的檔案中下一個相關的標籤… 例如:#合約 #請款單 #發票與收據 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跨資料夾的分類。

以我的案例來說,我有下過的標籤有包含 #客戶資料 #購買憑證 #報價單 #行銷策略 #套版素材 #音樂理論 .. 等等的跨資料夾標籤。????

利用標籤可以透過跨資料夾的方式來瀏覽檔案;標籤下的好真的很重要,我自己也還在學習如何下一個 “好標籤” ..

跨裝置的檔案整理方法

除了資料夾的分類外,現在的行動裝置越來越多了,甚至還有雲端的資料… 究竟什麼資料應該放桌機、什麼資料應該放筆電或是外接硬碟呢?

以我的案例來說.. 目前的裝置有一台 MacBook Pro、三顆外接硬碟(兩顆桌上型的 WD 2T 硬碟、一個隨身攜帶的 thunderbolt 2T 硬碟),在雲端空間服務中,目前有使用 iCloud、DropBox 、還有 Amazon Cloud。

MacBook Pro & iMac or Mac mini 應用

在 MacBook Pro 裡我會放經常使用的檔案、以及應用程式必須要用的相關資料;以及臨時性的檔案.. 例如:當週新增、尚未分類的檔案。

學會利用 Mac 的內建搜尋功能 Spotlight 功能搜尋檔案,可以挖出很多未分類、或是想不起來放在哪裡的資料。

隨身的外接硬碟應用

在 thunderbolt 硬碟中則是放置 ”備份檔案“ (像是 Time Machine 資料夾、或是需要備份的文件)以及需要跨不同電腦使用的檔案。

硬碟的類型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合適的硬碟;想要享受超高速的快感可以選 SSD 、如果想要便宜又大碗可以選擇 HDD 的傳統外接硬碟!

雲端空間服務應用

關於雲端硬碟的部分… 過去曾經想過把它當作 “雲端備份” 用,但後來發現,即使使用光纖網路.. 要將全數的檔案上傳到雲端真的太花時間了,而且在整理資料夾時也不是很方便?(但如果你有更方便的整理方式也請告訴我 ????)

在所有的雲端空間服務中,我比較喜歡 DropBox 與 Amazno 的服務與介面,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文末的連結文章:“懶人包:5 大雲端硬碟服務、價格總整理”

所以..後來我想還是把雲端硬碟定位在跨裝置應用服務比較假檔,例如把 ”需要隨時取用得資料“、或是 ”絕對不能遺失的檔案“ 先上傳到雲端硬碟中;如此一來即使沒有帶隨身碟出門,也可以透過網路下載、瀏覽需要隨時取用的資料、同時達到雙重備份的效果。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我在資料分類的一點點小小心得,如果你剛好看到這篇文章,認為這些資訊有點幫助,歡迎你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如果你覺得有更好的資料分類方法,也歡迎你在下面留言跟我分享~

再次感謝你的閱讀 ~ 祝 平安 順心????

註:喔對了! 如果你對於電腦音樂的製作流程也感到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我另一個網站: LiSWEi.com ,在那有很多關於電腦音樂製作的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連結

分享:如何讓 iBook 內的 PDF 檔案自動同步到 iPhone 與 iPad 中?

如何將 DVD 光碟的內容複製儲存到 Mac 電腦中

懶人包:5 大雲端硬碟服務、價格總整理

Finder 快速入門:更有效率的管理你的檔案!

身為 Mac 用戶,你不可不知道的 24 個 Spotlight 搜尋技巧!

關閉 iPhone 手機 App 訊息與聲音通知的方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如何使用你的 iPhone 手機,才能獲得更多時間的方法。

不曉得你會不會和我一樣經常覺得自己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了?但是又總是會忍不住去看呢?不管是 ”Facebook“ 、還是 ”電子郵件“ 又或是其他的 App ,總是消耗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很多時候…其實根本就不需要花大麼多時間去關注那些 ”雜音“。

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自己的時間,或是嘗試不被手機干擾.. 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招,我想這個方法會比把 FaceBook 刪除更加有效,而且賞心悅目!(因為我試過了…????)

過去我曾經嘗試著把 FaceBook 這個 App 從手機中刪除,雖然真的可以省下 (忍住) 很多時間不去翻臉書,只有在電腦前的時候才會去看;但有時候當人在外面,會遇到一些資訊,就是必須要連結臉書才能觀看..這時又要在手機的 Safari 輸入密碼..(真的很麻煩????)。

後來我學到一個好方法,那就是關掉所有的 App 通知!

手機有這麼多 App ,而這些 App 都想獲得你我的關注,所以他們發明了一種很機車的方式去提醒你去打開它們,不只是在我們的螢幕跳出通知訊息而已喔,它們還會在 App 的右上角新增個有數字的小紅點提醒你:「你好久沒有打開我了~ 快點進來看看!」

尤其是 Line 、 Email 、WeChat 這類的軟體,有時總是不停的跳出通知,如果你不小心加入了某些群組…那手機可真是震到沒完沒了啊~

現在就關掉 App 所有的手機通知吧!

說了那麼多.. 如果你也想換個方式生活、更有自主的使用你的 iPhone 的話,希望下面的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到你!

移除 App 上的小紅點與數字通知

對於有強迫症的人來說… 最大的敵人應該就是手機 App 上的小紅點跟通知數字了吧?現在就教大家如何關掉手機裡的所有通知:

Step .1

打開手機進入 [設定] 然後點擊 [通知]並選許你想停止接受通知的 App

解開手機螢幕鎖以後,請先找到設定…再如上圖進入通知設定選項。

Step .2

將 [允許通知]的綠色開關關掉!

Mac 小技巧

只要七招!讓你擁有快速整理 Mac 桌面的能力

原 Windows 用戶必看的 6 組 Mac 快捷鍵命令

如何在 Safari 中快速瀏覽你的手機網頁樣貌!

身為 Mac 用戶,你不可不知道的 24 個 Spotlight 搜尋技巧!

WordPress 網誌更新、離線編輯軟體工具推薦

今天這篇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在撰寫部落格的一些流程、以及常用的軟體以及使用方法!雖然過去也曾使用 Sublime Text、Alternote、MultiMarkdown .. 等軟體來協助撰寫網誌 “文章” 與 ”語法”,但經過一段一段時間的磨合後、新歡舊愛之中總是有來有去…

近期使用的主力軟體

iThoughtsX

iThoughtsX 是一套 MindMap 的製圖軟體,也是目前使用過的 MindMap 軟體中介面設計最簡潔好用的。

最近在寫網誌文章前都會先使用 iThoughtsX 來整理該主題要寫的內容,透過繪製心智圖的方式來思考要從什麼切入點來寫這次的主題、或是利用 iThoughtsX 整理收集一些相關資訊或是素材;讓寫作前的思緒能夠更集中,到了真的開始撰寫內文時也會更加流暢些。

iThoughtsX 也是目前使用過的所有的 “心智圖” 軟體中最簡潔、、美觀、快速的軟體。除了可以完全使用鍵盤快捷鍵來繪圖外還可以自訂自己的 MindMap 主題套版,省去不少排版以及修改主題的時間。

除了 iThoughtsX 以外,SimlpeMind 算是用的最久的 MindMap 軟體了!其最大特色是 Map 彼此之間可以建立超連結、但如果該 Map 檔案被移除或遺失的話… 連接也會跟著出現錯誤,(當初也是因為檔案忘記備份遺失後才發現 iThoughtsX 的)

而且,使用 iThoughtsX 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可以直接使用 iCloud 同步到你的所有行動裝置上,例如 iPhone 或是 iPad ;當然你也可以把在通勤時繪製的 “心智圖” 同步到你的 “iMac” 桌機或是 ”MacBook Pro” 筆記型電腦上。

另外,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將 iThoughtsX 繪製的 “心智圖” 透過 E-Mail 的方式傳送給你的同事或是朋友,iThoughtsX 會直接將該檔案轉換成 PDF 以及 文字,即使對方沒有安裝 iThoughtsX 也可以閱讀你繪製的心智圖。

Ulysses

在 Ulysses 裡你可以直接利用 # 字符號來區分標題級數、也可以直接坎入貼圖,甚至啟用 iCloud 同步資料。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在撰寫網誌的前一個禮拜開始整理資料,等待繪製完成後再利用 Ulysses 來撰寫內容。

Ulysses 真的是一套非常方便好用的文字撰寫軟體,在 mrwuli.com 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推薦過這套軟體。它的方便之處就是 “你可以直接使用快速標記語言( Multimarkdown)來進行文字排版;在不使用 HTML 的情況下,避免一些語法編輯上的錯誤。

不只是這樣,現在 Ulysses 也支援 WordPress 同步撰寫模式。只要在 Ulysses 軟體中登入你的 WordPress ,就可以將在 Ulysses 上撰寫完的文章,直接上傳到 WordPress 中;包含所有圖文格式以及資料,都會和你在 Ulysses 中所編排的相同。

另外、如果你會一些簡單的 Css 編碼的話,還可以將網站中的 CSS 編碼,直接寫入到 Ulysses 中的 Style 模式中;如此一來就可以在離線時 ”預覽文章在網站中的排版以及樣貌“!非常方便。

Affinity Designer

Affinity Designer 是一套非常好用的向量繪圖軟體、幾乎可以取代 illustrator 在所有網頁製作、與數位編排的工作需求中(雖然早期只有 Mac 版本、但現在也出了 Windows 版本)。

過去 Affinity Designer 經常都是被我拿來做一般的上字啊..製作網誌插圖或是坎入 Logo 等工作;但近期我開始用它來統一網誌內的圖文大小比例、讓網誌文章內的編排看起來在清爽一點(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偷懶用舊圖)。

目前的做法是將檔案版面設定在 1080 x 534 ,再將每一張圖以圖層的方式個別編輯、並依造文章插圖順序給予編號;這樣一來輸出圖片的時候就會自動依造編號排列,在重新命名時檔案也不會亂掉(例如:mac-info-o1.png、mac-info-o2.png .. 依序命名)。

最後再將從新命名好的圖檔直接拖移到 Ulysses 中進行編排、Key 上圖片描述與連結。

Coda

Coda 是一套介面設計精美的 “編碼軟體” ,你可使用它來製作網頁、上傳 FTP 或是下載額外的 Plugin 加強軟體功能。(圖片為日文版說明書)

Coda 是一套程式撰寫軟體,而我現在則用它來取代 Adobe 的 Dreamweaver ,進行一些基本的網頁 CSS 編碼、以及圖床的 FTP 上傳工作。

個人覺得 Coda 不論在介面的設計或是使用上都還算是非常優秀的軟體,價格也不貴:只要 $99 美金 :大約新台幣 NT 3,000 左右。

基於考量 ”自己真正會用到的 Dreamweaver 功能並不多“;所以相較於整套 Adobe 的長期租用費用,買斷整套 Coda 軟體似乎划算許多。

但其實真正好用划算的編碼軟體也有很多,也不一定要使用 Coda ;像 Sublime Text 、ATOM、Brackets 都是非常不錯的免費程式撰寫軟體!

對了!你還可以將 Ulysses 中編輯好的文字直接用 Coda 開啟編輯唷;如果你和我一樣,有另外使用一個圖床的話…利用 Coda 來統一修改連結、編碼,還是比在 WordPress 或是 Ulysses 中來得方便許多。

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以上就是近幾個禮拜的網誌作業流程與主力軟體介紹,如果你也想試試看上述的這些軟體的話,都可以先下載試用版本的安裝檔來研究一下~

覺得軟體好用的話也請購買正版軟體,以實際行動來支持好的開發廠商,好讓我們的未來能有更好的軟體功能,進行更有效率的工作!

再次感謝你的閱讀與分享~
本篇所提及的軟體,在下方都有整理好連結,如有需要請自行點擊服用!

相關連結

Affinity 系列軟體官方網站介紹

免費下載 Affinity Designer Windows beta 版本

ATOM 官方網站介紹 & 軟體安裝檔下載

Brackets 官方網站介紹 & 軟體安裝檔按下載

iThoughtsX 官方網站介紹/p>

Ulysses 官方網站介紹

Coda 官方網站介紹

經驗分享:不同版本的 Kindle 到底差別在哪裡?

因為經常看日文書籍的的關係,最近又敗了一台新的 Kindle PaperWhite||| 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是想分享一下,自己在使用過 Kindle 一年後的經驗,以及比較手邊日版 Kindle 與 美版 Kindle PaperWhite 的差異性~

為什麼書蟲們都需要一台 Kindle?

最近又買了一台美版的 Kindle PaperWhite ,順便分享一下自己一年多來的使用心得。

輕巧方便攜帶

一開始會想要一台 Kindle 是因為自己經常閱讀日文書籍的緣故,想說有了 Kindle 的話..就算沒辦法經常去日本逛書店、也可以在 Amazon 上購買到自己喜歡的相關書籍!除了方便購買外、價格上也便宜很多;買過日本原文書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日本的專業書籍,動不動就台幣 1,000 起跳!雖然在排版以及封面設計上都很精美、嚴格說起來也不算貴…但出國要帶一堆書回來也不是普通的重啊!

而且如果是專業的 “音樂工具書”、或是 “設計相關書籍” 通常都很厚重;如果能把他們全都裝在 Kindle 裡的話,每天出門前就不必煩惱今天要看哪一本了!也可以避免再遇到 “背了一本厚重的書出門、卻沒有時間看的窘境..”(哥只是單純健身)

Kindle 的大小其實就跟文庫本差不多大,大約是 A6 的尺寸,拿在手裡其實不會太大;臨時要收起來的話,也可以直接放到牛仔褲的口袋裡。

一台 Kindle 的重量幾乎不到 200g ,最初階版的 Kindle 比 iPhone 還輕,即使拿在手上好一段時間也不會感到手酸、不適,每天放在包包裡也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長期閱讀不傷眼

喜歡閱讀的人應該都會有經常覺得眼睛疲勞的感覺吧?尤其是長期使用平板、電腦的人應該更有感觸;因為螢幕光源的關係,就算配了藍光鏡片,其實還是蠻傷眼睛的…

這張照片是剛拿到 Kindle 還沒開機時的畫面,沒有觸碰的話,看起來真的很像再生紙的質感?

拿到第一台 Kindle 的時候,當下一個感觸是…“看起來真的蠻舒服的耶”;不但不會有反光、也沒有刺激的光源;即使長期閱讀一兩個小時下來,也不會像看平板或是電腦那樣感到強烈的不適感。

在不同的 Kindle 版本中到底有什麼差異?

照片左邊的是最近新購買的 黑色 美版 Kindle PaperWhite |右邊的則是 先前委託親戚購買的白色日版 Kindle。

版本的差異請看下圖:

此圖是針對 Kindle 的各種版本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同時還有一些個人在使用上的一些心得與觀察,提供給大家參考~

在 Kindle 的四個版本中,個人覺得差異最大的部分…應該還是在 LED 的輔助光源吧?首次購買的基本版 Kindle 雖然最輕,但是沒有輔助光源,晚上在戶外閱讀時眼睛會有點吃力…;如果你是閱讀慾望超強的書蟲的話,建議還是買 Kindle Paperwhite 的版本,這樣即使半夜走在路上沒有路燈,也可以舒適的閱讀。

Kindle PaperWhite 不只是在解析度上比之前的 Kindle 來得高一些,在想顯示上也比較不會有殘影;最重要的是有 LED 輔助光源!

因為 Kindle Paperwhite 的 LED 輔助光源與一般的手機 、平板不同,雖然一樣會有光源,但感覺不會對眼睛帶來太大的負擔;即使是在有輔助光源的情況下,Kindle 頂多也只是好像書本照到檯燈的亮度而已~

至於 Kindle Voyage 以上高階版的翻頁按鈕…到是沒有那麼吸引我;因為在 Kindle 基礎版的操作經驗中,除了在 “畫重點” 時 Kindle 的反應速度會讓人稍微惱怒以外…其他基本的滑動翻頁、或是點按畫面翻頁時,反應倒是還蠻快的~

美版的 Kindle PaperWhite 在質感上…  比 Kindle 基礎版再扎實一點、外觀以及觸感上也比較細緻!(上圖為美版盒裝內的所有內容物)

除了 Amazon 的電子書外的應用

Kindle 除了可以閱讀在 Amazon 上購買的電子書外、你也可以把 PDF 以及 Instapaper 的文章放到 Kindle 裝置中閱讀!

在 Kindler 中閱讀 PDF 檔案

在閱讀 PDF 的部分,Kindle 的表現有點弱…。因為一般的 PDF 在 Kindle 中只能滿版閱讀、以及局部放大;但偏偏 Kindle 在縮放畫面的操作反應很慢,所以你如果要在 Kindle 中愈讀 PDF 的話要有點耐性,等待他反應過來…。

如果你把 PDF 放到 Kindle 中閱讀的話,感覺大概就是像上圖這樣;字體會比較小,然後如果要放大或是調整畫面位置的話,速度會比較慢一點點..

與 Instapaper 合體!稍後閱讀不間斷~

但是!如果是網路上的文章的話~ Kindle 可已結合 Instapaper 使用,變成你的隨身學習利器!不但可以設定自動同步稍後閱讀清單,還可以即時將你查詢過的單字列入 “單字帳” (學習單字列表),方便你在通勤、等車的時候還可以順便背單字!

在 Instapaper 中輸入你的 Kindle 信箱後,就可以定期在 Kindle 中收到 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文章。

Kindle 的免費字典與單字學習功能

Kindle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你購買了 Kindle 之後,就可以直接在選單中下載 5本免費的英、日文電子字典”。

購買 Kindle 後可以直接下載免費的電子祭典!日文的部分是附贈 ”大辞泉”。

當你在閱讀 Amazon 購買的電子書或是 Instapaper 的網路文章時,只要觸碰螢幕選取詞彙,Kindle 就會自動幫你查詢單字語意、或是透過 Wi-fi 查詢維基百科看看有沒有相關資料說明、甚至是直接網路連線取得線上翻譯!

除了支援內建的字典與線上翻譯、還有維基百科外、Kindle 還有內建單字學習的功能!

而且、所有你在閱讀中查詢過的單字,都會自動加入 Kindle 的單字學習列表中,你可以在閒暇之餘打開單字本還複習不熟悉的單字!

所有 Kindle 中查過的單字,都會自動加入單字列表;在閱讀時還會以字卡的方式顯示、同時可以查詢該單字是在哪篇文章中的哪一句話,藉此來加強記憶!

Kindle 的試閱功能

不管你有沒有實體的 Kindle ,現在不論是 手機、平板、或是 Mac、Windows PC 都可以下載 Kindle 的 App 來購買 、試閱 Amazon 上的所有電子書籍。

雖然目前還沒有台灣的書籍可以購買,但是你也可以自行去一些較大的電子書籍網站,購買電子書後再將檔案放到 Kindle 中閱讀。

不同國家販賣的 Kindle 有什麼不同?

目前手邊的兩台 Kindle 剛好是 1台美版(Kindle Paperwhite)、 1台日版(Kindle),除了日本有附紙本說明書外…包裝內容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照片左邊是美版的 Kindle ,盒子裡面除了 Kindle 以外還有一張黑色卡片說明;右邊的日版 Kindle 還有附贈一本各國語系的基本操作說明手冊。

在 Kindle 選單語言的部分,在第一次開機後就可以選則你習慣的選單語言,目前至少有:Deutsch、English、Espanyol、Francois、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等語言選項。

初次開啟 Kindle 時就會有選取語系的步驟,即使外語能力不好的人,也可以先用簡體中文撐一下~

註:即使沒有紙本說明書也沒有關係,因為 Kindle 在設定好語言後,也可以下載電子的說明書!

使用約一年後的心得

雖然 Kindle Paperwhite 價格稍微高了一點;比起 Kindle 來說 Paperwhite 在夜間閱讀時還是比較便利!

另外,由於 Kindle 的觸控反應速度沒有平板來得敏捷、像是 PDF 這類的檔案還是在平板或是電腦上閱讀會比較方便一些;不然光是在那邊調整閱讀範圍就會讓人肝火上升…。

相較起 PDF 檔案;Instapaper 的稍後閱讀就強大許多!目前的使用習慣還是把所有想看的文章直接加到 Instapaper 的閱讀清單為主,等到它們自動同步到 Kindle 後再來閱讀。

如果你有有畫重點的習慣,也配合 Kindle 的 highlight 功能來整理重點,將文章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加到 ”マイクリップ”(剪貼簿);或是將喜歡的字句及時分享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甚至是結合 iThoughtsX 或是 Evernote 等軟體來做重點整理。

相關連結

Kindle 產品介紹

Amazon 日本官方網站介紹

Amazon 美版官方網站介紹

Youtube Kindle Oasis vs Kindle Voyage 比較影片

Amazon 電子書讀到飽方案

Kindle 的 PDF 檔案閱讀實境影片示範

Kindle App 下載

台灣電子書下載

Readmoo.com

Google Play 圖書

iRead eBook

Pin It on Pinterest

Exit mobile version